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功能区不断演变、发展,成为直接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也为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做出了杰出表率。目前,新区和开发区正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重点从河北省范围内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入手,以省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以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采用比较研究法,通过与国内其他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自身发展的优劣势。同时,对省内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最后,对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将为持续深化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经济发展理论,助力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张娟; 孟姣; 徐俊辉; 赵伟丽, 统计与管理 发表时间:2021-08-27
关键词: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城市功能区;瞪羚企业;辐射水平;石家庄;唐山;保定;承德;秦皇岛;邯郸;雄安新区
基金项目:河北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课题“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发展状况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历经数年的城市功能区发展,顺应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时代需求,先后经历了 1984 年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九十年代末大城市地区新城规划、新世纪以来国家级新区设立等一系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作为地方乃至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举措,推动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经过时间的历练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机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城市功能区 1.0 时代——198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下发的《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也就是著名的 [ 中发〔 1984〕13 号文 ],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青岛在内的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对这些城市放宽政策,扩大地方权限,并允许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强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实力。自此,全国开始陆续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掀起了开发区建设热潮。
城市功能区 2.0 时代——1990 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宣布中央允许在上海浦东地区实行部分经济特区的政策。此后,又先后设立了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这三大新区均被列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享有级别较高的行政管理权限。2011-2016 年间又陆续增设了浙江舟山群岛等 15 个承担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的国家级新区。
城市功能区 3.0 时代——2017 年,批复设立的河北雄安新区,该新城型新区的设立不仅承担着综合性经济改革任务,同时也担当了更多的社会建设发展使命。
从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种城市功能区的出现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它是多种力量催生的复杂产物,其演化阶段不同,工作的着力点也不同。但无外乎都是集聚到扩散的过程。
目前,河北省范围内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共计 12 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6 个(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山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 个(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廊坊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新区 1 个(雄安新区)。
二、河北省范围内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发展状况
因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山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廊坊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尚未开展独立核算,本部分内容仅包含河北省范围内的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雄安新区八个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
(一)在全省范围内的影响力比较
石家庄高新区和雄安新区在全省范围内的竞争影响力较强——从四经普法人单位个数和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全省的比重来看,石家庄高新区分别以 1.2% 和 1.4% 位列全省独立核算的八个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第一。具体从 19 个分行业门类法人单位个数占全省比重来看,石家庄高新区有 10 个行业门类位列第一,雄安新区有 7 个行业门类位列第一。
(二)对所在市的区域辐射带动力比较
秦皇岛经开区对其所在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从四经普法人单位个数和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所在市的比重来看,秦皇岛经开区分别以 13.6% 和 22.1% 位列全省独立核算的七个国家级开发区第一。具体从 19 个分行业门类法人单位个数占全市比重来看,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 17 个行业门类位列第一。
(三)法人单位分行业聚集情况比较
行业聚集共性和个性并存——一是从四经普法人单位个数占各自内部行业的比重来看,八个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法人单位个数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个行业的聚集程度较高。其他行业中,石家庄高新区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 15.3%,唐山高新区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 12.0%,承德高新区在建筑业占比 13.3%,分别在省内独立核算的八个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中处于领先位置。二是从四经普法人单位个数产业分布情况来看,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个数占比优势明显,均超 60%,除廊坊经开区和雄安新区以外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个数占比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分组织机构类型的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比较
企业法人主体作用明显——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营商环境的逐步优化,省内独立核算的八个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企业法人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均超 80%,企业法人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比重均超 70%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对冗余——机关事业法人单位个数占比均保持个位数,但机关事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占比相对较高,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其机关事业法人单位个数比重。其中,承德高新区的机关事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占比高达 20.3%,高于其机关事业法人单位个数占比 16.8 个百分点。
三、河北省范围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状况
(一)从全国角度分析省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体发展情况
从科技部《2019 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获悉,2018 年,河北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计 5 个,分别是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廊坊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内工商注册企业数 43309 个,入统火炬统计企业个数为 2314 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个数为 1031 个。下面我们从两方面对河北省范围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1、河北省内国家级高新区科技部火炬口径企业排名情况企业数量多,但平均经济发展实力弱——从表 6 数据看出,2018 年,河北省范围内国家级高新区在企业个数相关指标中排位在 20 位之前,而涉及到国家级高新区企业相关财务平均指标均在 20 位之后。
高新技术企业个数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从表 7 数据看出,河北省范围内国家级高新区在东部地区 10 个省(直辖市)中,除了高新技术企业占入统企业比例排在中部第 5 位以外,其余指标均处于中后位置。
2、省内国家级高新区瞪羚企业个数排名情况
瞪羚企业相对欠缺——“瞪羚企业”也被称为“高成长企业”,是指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期的创新创业企业,作为“新经济”企业的典型代表,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 年末,河北省国家级高新区瞪羚企业个数为 28 个,在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中排第 19 位,在东部地区 10 个省(直辖市)中排第 9 位,省内瞪羚企业相对较少。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立的大背景下,北京、天津的相对优势有望给省内瞪羚企业的培育和成长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从河北省内部分析省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情况
本部分依据四经普数据,对独立核算的省内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产业结构、行业分布、企业法人相关指标排名、技能人员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1、产业结构比较
产业优化升级是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没有产业支撑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从省内四个独立核算的国家级高新区的产业结构角度分析,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二、三产业双轮驱动型,代表是石家庄高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 0.1:54.8:45.1,唐山高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 1.0:58.2:40.8,保定高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 0.3:43.0: 56.8,二、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相差不大。其中,工业和批零业增加值占比均较大,共同成为拉动高新区快速发展的引擎。三个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二产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 94.9%,96.4%,81.6%,尤其是唐山高新区,对工业的依赖程度最高,这跟其主打焊接、机器人等特色制造产业密切相关。而保定高新区三次产业结构是河北省四个高新区中唯一一个“三二一”结构,在产业优化升级方面领先一步。第二种类型是第二产业主导型,代表是承德高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 1.0:63.2:35.9,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总量占比较大,其中建筑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区别与其它三个高新区排在第二位,这与其面积宽广,大力发展道路工程建设关联密切。
财政是经济结构的“晴雨表”,财政收入的态势与经济运行质量是正相关的。经济结构合理,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就越高。2018 年,保定高新区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为 37.1%,高于省内其它三个独立核算的国家级高新区。原因主要在经济结构上,即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是在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应居主导地位,而第三产业作为税源最广的产业导致相应的财税收入占比增高。
此外,省内独立核算的四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管辖面积都不到所在地市的 1%,常住人口占所在市的比例也较小,但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市的比重均高于以上两个占比,尤其是石家庄高新区 GDP 占全市 GDP 的比重达到了 6.7%,充分说明省内高新区发挥了其辐射带动、引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工业发展状况
从具体行业来看,工业是四个高新区占比最高的行业,石家庄高新区、保定高新区、唐山高新区和承德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分别为 52%、35%、56.1%、52.6%,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除了保定高新区占 72.2% 以外其余均在 87% 以上,具有代表性。因此,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四个高新区规上工业具体行业的情况。
医药制造业产业特色鲜明——石家庄高新区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四分之一,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不仅在企业运行管理能力、获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整体规模效应显现。而且户均收入超 25 亿,远超其他三个高新区,充分说明石家庄高新区石药、以岭、石四药等医药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并对本行业发展展现引领、示范作用。此外,在人才方面,本行业规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该行业期末从业人员的 33.2%,高出整个规上工业行业技术人员平均占比 10 个百分点,同时高于其他三个高新区该占比,说明石家庄高新区在医药行业领域技术人才也处于领先地位,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各具特色——该行业是石家庄高新区增加值占比排名第二的工业行业,也是保定高新区的最大优势行业,在获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方面,石家庄高新区占据优势,而且税收贡献也较高,说明企业竞争力较强。从户均和人均收入来看,石家庄高新区分别达 8 亿元 / 户和 14 万元 / 人,高于保定高新区,但因本行业涵盖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两地各具特色,石家庄高新区以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占比最高,特别以格力空调为代表,保定高新区则以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和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为代表,以新能源与能源装备产业为特色,拥有国内变压器单厂产量最大的天威保变电气公司。
汽车制造业已初具规模——该行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高到低分别是唐山高新区、保定高新区、承德高新区、石家庄高新区,其中唐山高新区占比超 10%,全部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户均收入超 8 亿元,说明已初步具备影响该行业发展的规模效应,技能人员占比超 19%,人才密集。另外,唐山高新区分行业增加值占比最高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以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和机器人制造为主,远超其他三个高新区的该占比,而且该行业效益水平高,抗风险能力强,人均收入超 10 万元,技能人员占比近 17%,人才吸引力强,充分说明唐山高新区初步形成了焊接、机器人、汽车零部件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而且整体竞争实力较强。保定高新区汽车制造业还包括了汽车整车制造,这是区别与其他三个高新区的一大特色,户均收入近 7 亿,规模效应彰显,技能人员占比超 15%,人才密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承德高新区特色鲜明,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为代表,其中以河北露露股份、河北四海集团为主的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业为特色,该行业具备规模效益,抗风险能力较强,年人均薪酬较高超 10 万元,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也是承德高新区和唐山高新区的一大特色,总量较大,行业效益好,抗风险力强。
3、服务业内部结构比较
石家庄高新区高技术服务业优势凸显——从第三产业内部分行业增加值占比情况看,省内独立核算的四个国家级高新区在批发和零售业占比均占二位数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超二位数的区域有石家庄高新区、唐山高新区和保定高新区,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超二位数的区域有承德。而石家庄高新区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占比一枝独秀,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国家级高新区。
4、企业法人相关指标排名情况
石家庄高新区企业综合实力强——从四经普平台企业数据上报情况来看,2018 年,省内独立核算的四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石家庄高新区企业综合实力较为突出,企业规模偏大,财务风险相对较小,成本率低,利润率高,税负轻,企业发展环境相对较好。
5、技能人员比较
第二产业技能人员密集——分行业来看,技能人员主要聚集于第二产业,占比均超半壁江山。其中,制造业技能人员占比除承德高新区以外均在 40% 以上。分登记注册类型来看,技能人员主要聚集于民营企业(除国有及国有控股以外的企业)。省内独立核算的四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民营企业技能人员占比除承德高新区以外均超 80%,承德高新区民营企业技能人员占比较低(49.6%),主要是由于其民营企业的整体从业人员占比仅为 67%,远低于其它三个省内独立的核算的高新区 90% 以上的占比。
(三)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状况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石家庄高新区)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区东部,是 1991 年 3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 26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河北省省委、省政府,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将其确定为城市副中心的地位。截止 2018 年末,高新区下辖两个街道、两个镇和科技创业园区,共 25 个行政村、20 个社区居委会,实际管辖面积 78.65 平方公里,开发面积 50.22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16.5 万人,常住人口 27.3 万人,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对外开放的主导区和创新试验的先导区 [2]。
1、发展历程
从 1991 年至今,石家庄高新区建设经历了三大发展时期,分别为“初创”时期(1991-2000 年起步阶段),“二次创业” 时期(2001-2012 年探索和转型升级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期(2013- 至今提升阶段)[5]。经过了这三个时期的快速发展,法人单位个数从 1991 年入区的 175 个到 2018 年四经普法人单位 13607 个,增长了 77 倍,石家庄高新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简政放权成效显现——法人单位数量增长态势强劲。2018 年末,石家庄高新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 13607 家,比 2013 年末 [1](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增长 276.4%,快于全市平均增速(180.7%)95.7 个百分点,在全市法人单位中所占比重为 5.8%,比 2013 年末 [1](4.3%)提高 1.5 个百分点;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18.3 万人,比 2013 年末 [1] 增长 51.6%,快于全市平均增速(4.8%)46.8 个百分点,在全市法人单位中所占比重为 7.4%,比 2013 年末 [1](5.1%)提高 2.3 个百分点;个体经营户数量倍增,2018 年末个体户户数共 11641 户,与 2013 年末 [1] 第三次全省经济普查相比增加了 7891 户,是 2013 年末 [1] 的 3.1 倍,占全市个体经营户的比重为 3.8%,较 2013 年末 [1](1.2%)提高 2.6 个百分点;机关事业单位法人数量虽然略增 32 个(由 2013 年末 [1] 的 106 个增至 2018 年末的 138 个),但占法人单位的比重由 2013 年末 [1] 的 2.9% 降至 2018 年末的 1.0%,明显下降。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数量的增加,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法人占比的下降,从侧面印证了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持续升级——从 1991 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45 家到 2018 年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480 家,增长了 10.7 倍。经历“二次创业”跨越发展,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2018 年,高新区设立了全省首家医疗器械类诺奖工作站,引进了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柴火创客空间北方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共有企业技术中心 53 个,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6 个;博士后工作站 9 个,院士工作站 23 家;各类孵化器 17 个;众创空间 30 个。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总收入由 1996 年的 0.58 亿元增加到 2018 年的 73.45 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 24.58%。
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全区实际利用外资由 1996 年的 4776 万美元增加到 2018 年的 25177 万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 7.85%。
行业集中度高——2018 年,石家庄高新区按照企业营业收入排序,对总量贡献排前三位的行业大类分别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是 2013 年三经普 [1] 的 1.8 倍,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 83.3%。其中,制造业营业收入是 2013 年三经普 [1] 的 1.4 倍,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 39.8%;批发和零售业营业收入是 2013 年三经普[1]的 2.5倍,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 31.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是 2013 年三经普 [1] 的 2.6 倍,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 12%。
2、企业发展情况
企业法人数量快速增长——2018 年末,石家庄高新区共有企业法人单位 13286 个,比 2013 年末 [1](3436 个)增长了 2.9 倍,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为 6.2%,比 2013 年末 [1] (5.3%)提高了 0.9 个百分点;共有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17.3 万人,比 2013 年末 [1](11.2 万人)增长了 54.4%,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为 9.7%,比 2013 年末 [1](5.9%)提高了 1.8 个百分点。
企业辐射带动力增强——四经普数据显示,2018 年,石家庄高新区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比 2013 年 [1] 增长了 2.5 倍,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为 13.7%,比 2013 年(7.8%)[1] 提高了 5.9 个百分点;企业法人单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比 2013 年 [1] 增长了 58.5%,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为 8.8%,比 2013 年(5.8%)[1] 提高了 3 个百分点。
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好——四经普数据显示,2018 年,四上企业流动资产占比为 56.9%;非流动资产占比为 43.1%,流动资产占比相对较高。且 67.9% 的四上企业资产负债率在省内独立核算的四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明显低于保定高新区和承德高新区,略高于唐山高新区(67.5%),总体上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
高技术服务业企业领先锋——从四经普企业上报数据情况看,2018 年末,石家庄高新区企业共计 13286 家,占全市企业法人总数的 6.2%。分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其内部行业门类企业法人个数的比重为 15.6%,仅次于批发和零售业企业(27.5%)位居第二位,占全市该行业企业法人个数的比重为 12.4%,位居其行业门类企业法人个数占全市比重的榜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其内部行业门类企业法人个数的比重为 11.8%,位居其内部行业结构占比的第四位,占全市该行业企业法人个数的比重为 11.7%,位居其行业门类企业法人个数占全市比重的榜眼。
科技研发影响力显著提升——2018 年末,石家庄高新区开展 R&D 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市比重为 24.6%,较 2013 年末 [1] 提高 1.3 个百分点。拥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市比重为 31.5%,较 2013 年末[1]提高 12.2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R&D 人员占全市比重为 37.3%,较 2013 年末 [1] 提高 13.6 个百分点;R&D 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市比重为 38%,较 2013 年末 [1] 提高 14 个百分点。
3、生物医药产业经济实力雄厚,全国领先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创新招商引资,石家庄高新区特色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特色优势显现,生物医药方面优势突出。
从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多个榜单排名情况看,2018 年,石家庄高新区在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排名中荣列第八位,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创新药物潜力指数十强园区中位列第五位。此外,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石家庄高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现代化综合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收入占全市生物医药行业总收入的 70%,占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收入的 50% 以上,共拥有全国医药百强企业 4 家,上市挂牌企业 7 家,高新技术企业 83 家,位居全国生物医药开发区的前列。显然,生物医药已成为石家庄高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支撑作用明显。
从四经普企业上报数据情况看,2018 年,石家庄高新区以石药集团、石四药、以岭药业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该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7.7%。其中,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制造业企业单位个数占全市该行业单位个数的比重为 17.2%,主营业务收入在石家庄市、河北和全国的占比分别为 62.7%,45.5% 和 1.7%。不难看出,生物医药企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4、从创新体系看,科技创新实力雄厚
从创新能力情况看,2018 年末,全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 480 家,占石家庄市 37%,占全省 10%,是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的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 1984 家,占全市的 17.8%,占全省 3%,在 23 个县(市、区)中位居首位。
从研发机构情况看,2018 年末,开展 R&D 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企业研发机构数占全市比重为 34.1%,较 2013 年 [1] 提高 14.1 个百分点。企业研发机构人员占全市比重为 46.5%,较 2013 年 [1] 提高 20.1 个百分点。其中,企业研发机构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全市比重为 64.0%,较 2013 年 [1] 提高 24.5 个百分点。
从科技创新平台情况看,高新区有企业技术中心 53 个,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6 个,博士后工作站 9 个,院士工作站 23 家,各类孵化器 17 个,众创空间 30 个。2018 年设立了全省首家医疗器械类诺奖工作站,引进了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柴火创客空间北方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
5、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的排名情况
科技部负责对全国高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并且每年开展一次综合评价排位。截止 2018 年末,全国共有 169 个国家级高新区(含苏州园区)。
(1)从综合评价来看,石家庄高新区竞争实力排名靠前
2018 年,石家庄高新区评价综合排名第 16 名,主要四个一级指标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双重影响拉动其综合排位靠前,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相对排名靠后,尤其是国际化与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方面亟待加强。
(2)从企业发展水平看,石家庄高新区凸显四大特征
以下依据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中心公布的 2018 年 169 个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企业单体规模不大,排位靠后——2018 年,石家庄高新区上报科技部火炬统计的 1305 家企业中,平均每个企业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和资产,分别较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低 1.4 亿元、 62人和 1.6亿元,在169个高新区中分别排144位、157位、96位。
企业经营收益略好,资产收益低——2018 年,火炬统计企业利润率(净利润 / 营业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5 个百分点,排第 47 位;净资产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1 个百分点,排 119 位。
技术收入占比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018 年,火炬统计企业技术收入排第 16 位,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1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 个百分点,排第 10 位。
企业研发力度强,参与国际竞争力弱——2018 年,R&D 经费内部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7.2 亿元 ,排第 27 位。企业出口总额排第 63 位,户均出口 0.06 亿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0.24 亿元,排 139 位,出口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7 个百分点,排 112 位。
综合以上分析,石家庄高新区在企业经营收益、技术收入和研发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在企业规模、资产收益和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表现不足。
6、与济南、郑州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对标分析
石家庄高新区在省内国家级高新区中的各项指标排名占据明显优势,综合实力排第一位。这里选取地理位置和发展水平相近的济南高新区和郑州高新区进行对比分析,重点从综合评价指标和企业发展指标进行比较,寻找差异。
(1)综合指标比较
科技部评价体系综合排名比较——石家庄高新区优劣势泾渭分明。综合竞争实力排第 16 位,落后于济南高新区,领先于郑州高新区。从四个单项排名来看,石家庄高新区虽然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突出,领先于济南高新区和郑州高新区,但在产业升级、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均劣于济南高新区、郑州高新区。
(2)企业发展相关指标比较
①科技部火炬口径企业发展相关指标比较
企业均值比较——石家庄高新区入统企业部分户均值明显低于济南高新区,从企业运行效率、获利能力、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劳动生产效益等多角度折射出石家庄高新区企业的发展短板。
企业相关指标占比比较——从人员构成来看,石家庄高新区科技活动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比重和 R&D 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比重与济南高新区不相上下;从技术效能来看,虽然石家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占比低于其余两市,但是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拔头筹;从企业竞争力来看,石家庄高新区利税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综合市场竞争力略有优势,但出口占营业收入比重与其他两市差距较大,国际影响力尤显不足。
②四经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关数据比较
从规模以上工业单位个数占全市比重看,2018 年末,石家庄高新区 5.4%,低于济南高新区(13.6%)8.2 个百分点;从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看,石家庄高新区 16%,低于济南高新区(23.7%)7.7 个百分点。石家庄高新区工业企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③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比较
经过近 30 年来的建设发展,国家级高新区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发展级,有力支撑和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从四经普统计口径的国家高新区 GDP 占其所在城市 GDP 的比例来看,2018 年,石家庄高新区该占比为 6.7%,领先于郑州高新区(3.3%)3.4 个百分点,落后于济南高新区(12.4%)5.7 个百分点。石家庄高新区经济发展“头部效应”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④瞪羚企业发展比较
在 2018 年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榜单中,石家庄高新区仅有 13 家瞪羚企业,明显落后于济南高新区 38 家、郑州高新区 37 家瞪羚企业。说明石家庄高新区在引领新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方面有待加强。
7、支持石家庄高新区加快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在给予其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城区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从石家庄高新区整体经济看,工业经济占据绝对主体地位,而且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经济总量、企业效益等方面增长迅速,对园区经济带动作用明显,但与其相配套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尚需加快发展,城区服务功能尚不完善,服务类、总部类经济发展有待加强,金融服务经济总量偏小。
(2)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有待加强
产品出口、与境外交流方面偏弱,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占火炬口径企业营业收入比例为 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7 个百分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不多,全区 307 家外贸企业中,2018 年新注册国际商标的仅有 1 家,进行国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仅有 5 家;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有差距,2018 年,全区外贸企业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的仅有 9 家,企业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主动性不足。国际竞争力俨然已成为石家庄高新区的短板。
(3)土地空间利用率有待提高
石家庄高新区产业空间用地不足,用地面积仅 78.65 平方公里,远低于济南高新区 318 平方公里,在产业空间受限的影响下,进一步加快落实“亩产论英雄”改革措施,提高剩余土地容积率,坚持依法用地、高效用地、择优扶持,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4)产业生态理念有待完善
在构建产业生态的企业层面,要尤其关注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大力扶持“瞪羚”企业,促使其在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和资金链支持下健康发展,加速进化成为“独角兽”,增强产业辐射带动力,从而更好地把单一产业链的关联扩展到不同产业链之间的关联,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最终实现跨界融合。
(5)多措并举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石家庄高新区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但单体规模较小,存在龙头企业少、知名度不高等问题,缺少高质量、高知名度品牌。因此,帮助企业提升品牌、推广产品,打造众多“高新精品”,促进企业品牌提升和产品推广是企业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品质企业落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
综上所述,石家庄高新区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聚焦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创新性特色园区,积极布局前瞻产业,厚植发展优势,补足发展短板,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不断破解创新发展中的疼点和难点,加强创新政策和落实,提升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土地集约利用,优化空间布局,不断提升有园区形态,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四、促进省内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建议
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坚持省内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一盘棋。要把省内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看做一个整体,统筹做好区域顶层设计,明确各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创新合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深化拓展重点领域合作,实现区域间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
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大力引进外来瞪羚企业。对于不同经济实力的企业分梯度进行管理,建立潜在瞪羚企业培育库,定期监测培育库,实行跟踪服务;针对有意落户本地的瞪羚企业和潜在瞪羚企业,可采用“一事一策”的方式给予支持;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对于具有潜在实力的瞪羚企业,在企业研发费用方面给予补贴,引导并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优秀专利,并在本地完成技术转移转化。
鼓励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力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对企业参加全国性、国际性知名展会进行产品推广的,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对于企业在区内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等大规模活动,要根据其活动的影响力和产生的效益进行合理评估后给予适当补贴;编定技能人才专项培养规划,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解决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难题。
科学规划精心管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充足的土地供应也是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因此,各城市功能区土地资源是其开发中最为宝贵和不可复制的财富,应提早明确土地开发战略,优化土地长期经营策略,规避短期全面铺开的方式,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确保“先规划、后建设”的开发理念和高质量、有目的的土地开发战略,实现土地开发经营策略的不断优化。
坚持科技经济结合,实现开发区融合发展。目前,河北省国家级开发区已经基本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省内国家级高新区要立足科技体制改革,开拓孵化创业创新,培育优化产业集群生态链,推动区域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省内国家级经开区要加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视程度,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创新不动摇,增强其实体经济的发展后劲。此外,两类开发区也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国家级高新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产业的招商引资,实现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良性互动,国家级经开区也应积极孵化和扶持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