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新形势下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行业的资金投入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0-06-17
简要:摘要:金融科技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行业,在实现金融行业高质量服务、高效率运作及防范金融机构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非常重要的影响。新形势下,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行业的资金

  摘要:金融科技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行业,在实现金融行业高质量服务、高效率运作及防范金融机构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非常重要的影响。新形势下,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行业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可以更好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金融科技行业的技术提升,更好地为金融机构提供各项技术的支出。基于此,本文基于新形势下,概述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金融机构对于金融行业的投资现状,发现投资过程中金融科技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故提出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等层面加强对于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最终实现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科技行业更好的投入。

  关键词:新形势下;金融机构;金融科技行业;资金投入;现状;发展趋势

金融论文发表

  一、新形势下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现状

  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逐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下,进入到改革发展的深水区,也在国际当中面临着一超多强的格局,和平共处与发展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正在不断追寻的目标,故新形势也被称之为新常态。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其中就包括新形勢下中国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与前进。

  金融机构属于金融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从事与金融行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金融结构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样具有放贷的功能,帮助部分公司解决财务问题,实现资金周转,但相较于银行的利息来说,金融机构的利息较高。但金融机构对于用户借贷的手续简单,不需要烦琐的借贷手续或者相关文件证明。金融机构按照地位与功能可以分为四大类,央行、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金融科技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通过依托各类科技手段不断对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展开创新与升级,进而提升金融行业的做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主要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推动,为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新的业务和服务模式、新的技术应用等。金融科技也因此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使得金融行业、学科的研究边界不断被突破与重构。

  新形势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都会为金融行业机构带来新的变革与持续发展,为国家、社会与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对此,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科技行业的投入是当前维持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抉择,也是时代对于金融机构转型升级的硬性要求。金融机构投资金融行业,不仅可以维护国家金融发展的安全,也是助力中国金融行业崛起,实现弯道超车、普惠民生、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关键渠道。

  二、新形势下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行业的资金投入存在风险

  (一)合规风险

  金融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的积累与支撑,实现数据可持续地提供也是金融机构运作的基础,也是金融机构运用科学技术展开风险管控的前提。早在2015年开始,央行已经同意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涉及金融的机构可以试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并于2018年央行为8家结构共同作为股东的百行发放相关征信的牌照,3年的有效期,由这8家机构为个人办理征信业务。通过上述案例可以发现,国家对于机构的数据合规的使用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当前金融机构投资金融科技行业,在获取相关外部数据过程中,若使用、存储、使用时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将会使相关金融机构面临合规风险。而且,由于外部数据信息对金融机构需要对风险预判、预警等方面的要求特别高,验证时易出现风控模型不可靠问题。数据获取也会面临着监管法规不完善等导致数据获取的不稳定。金融机构在使用金融科技技术存在与监管法规不匹配的技术合规。一方面监管往往是对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进行监督,所以无法做到提前监管;另一方面金融科技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但新技术也会出现负面影响与滞后性,监管法规也无法保证全程监控。因此,金融机构使用科技对业务的升级与创新发展中容易与监管合规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二)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金融科技行业在对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的使用、开发与测试过程中,在某一环节可能出现的技术错误,从而造成信息泄露,及被病毒入侵等风险。例如在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使用过程中,由于收集与存储的客户数据信息较为庞大,且有着加强的依赖性,一旦技术在开发、测试与使用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将会导致大量的客户信息被泄露出去,极易威胁到客户的人生与财产安全。而且多数金融机构都使用外部金融科技公司或者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信息技术,若第三方公司或平台出现技术、破产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金融机构运作出现停摆,加大外部风险和系统风险的入侵。

  (三)操作风险

  多数操作风险的产生都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相关。例如安全意识淡薄、操作缺乏规范与标准及管理层面缺失等问题都会导致出现风险。金融机构若是出现操作不规范,操作口令失误,以及对于规章制度的漠视与不管不顾都会出现操作风险。对于金融机构交易对手、竞争对手与合作对手来说,若是出现操作程序不了解、陌生,只会程序化、简单的操作,则会出现“非恶意与不知情违约”等的风险,不仅会进一步加大风险不确定性,也会出现信用风险。据相关数据统计,金融机构出现的数据泄露,30%都是有内部人员道德缺失与操作不规范造成。

  (四)数据安全风险

  当前很多互联网、支付、物联网等所有金融科技行业使用基础技术实现金融机构运转,都严重依赖着数据、网线与光缆等基础设施,而这些设施与技术若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则会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数据信息安全。而且据相关报告显示,当前在金融行业的数据安全方面,多数金融机构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重点放在测试、运维与上线阶段,而在设计与编码等的阶段非常缺乏安全的考虑。金融机构在对金融科技行业投入过程中,由于技术本身存在的缺陷问题会被恶意攻击,或者金融科技行业安全意识跟不上技术的进步及金融机构盲目投入金融科技行业,都会使自身被恶意病毒攻击造成新的泄露。

  推荐阅读:国家级期刊金融发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