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有效的消毒工作,应该做到一方面依据养殖场自身的实际环境制定合理的消毒方案,另一方面做好充分详细的消毒记录工作,做到有数据可查。这些数据包括:养殖场内所有消毒药剂的品种、浓度、消毒方法、消毒时间、剂量等。
关键词:畜禽养殖场消毒;消毒误区;畜产品;污染
众所周知,做好养殖场的疫病预防管理,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消毒。虽然现在养殖场对消毒工作很重视,也在具体工作中花费了很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消毒,但其效果却不太好,没有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究其原因,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 盲目购药,对消毒药物主要成分、功效和含量不清楚
部分养殖场为了省点钱,只看价格,几乎不顾质量如何,或者听从他人推荐,没有自己的判断,一方面对产品性能不了解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又不联系本地具体情况,以致盲目购药,甚至乱用消毒药物,以致消毒效果较差,严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对环境和畜产品造成污染,致使畜产品药残超标。
养殖场的从业人员应该在专业兽医指导下,根据场内具体情况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有目的地到合法经营的单位购买质量过关的消毒药物,否则一切免谈。
2 消毒药物品种少被长时间使用
有些养殖场在使用某一品牌消毒药物时,发现其消毒效果不错,就武断地决定将这个品牌的消毒药物指定为专用消毒药,但需要指出的是,消毒药剂需要化学制剂,长期单一使用会让病原产生耐药性,其消毒性能会相应降低,进而造成药物残留过多,影响畜产品质量。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要注意根据情况不同进行不同品牌消毒药物的轮换使用。
3 养殖场选择的消毒方法不得当
部分养殖场消毒方法不当,在预防性消毒、环境消毒、禽畜消毒、进雏前消毒、终末消毒和发生疾病时的消毒,均用喷洒方式消毒,他们觉得这样简单易操作、省事,殊不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4 配制消毒药不科学,具体消毒时超量和超范围使用消毒药
刚买来的化学消毒药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配制相应的浓度,然后才可以进行消毒。但有些养殖场无视化学消毒药剂在规格、剂型、含量上的不同,为了效果直接快速有效,错误地超量使用消毒药剂,到最后甚至会产生毒害的副作用。
有的消毒人员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剂混合使用,造成拮抗现象,消毒效果也明显降低,严重的甚至有毒害作用。还有的为了图方便,不看说明书,将消毒药大量配制,并多次使用,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不行的。
5 消毒工作缺乏科学考量
消毒和清洁卫生应同时进行,避免因污物覆盖在消毒物上阻碍消毒药剂作用于病原体,达不到有效的消毒作用。但确实有这样的养殖场存在,他们重视消毒工作,却无视环境的清洁卫生。不过也不能先清理污物再消毒,像圈舍的鸡屎、猪粪便等,如果有病菌存在,盲目清理,易造成病原体扩散,造成新的污染。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先用稀释好的消毒药剂直接消毒,等药物作用一段时间后,再清理污染物,最后再次用消毒剂消毒一次即可,科学有序,消毒效果棒。
6 消毒工作不够全面
消毒工作要全面,不仅要对养殖场内进行严格的消毒,还要对过往的人员、车辆、货品的进出等及时消毒,这样才能保证养殖场内良好的消毒效果。不能只是在进出口设置消毒槽,对进出的人员、车辆和货品等也没有进行彻底消毒。有的养殖场,消毒槽内的消毒药都挥发掉了,也没有及时更换,完全忽视了这方面的消毒工作,有的甚至让专门收购贩卖死畜禽的商贩随意进出而不消毒,极有可能造成疫情传播,引发严重的后果。
7 消毒工作无规律、无记录
科学有效的消毒工作,应该做到一方面依据养殖场自身的实际环境制定合理的消毒方案,另一方面做好充分详细的消毒记录工作,做到有数据可查。这些数据包括:养殖场内所有消毒药剂的品种、浓度、消毒方法、消毒时间、剂量等。
一些养殖场在做消毒工作时,没有职业操守,完全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有的三分钟热度也只是为了敷衍上级检查。部分员工对近期消毒液品种、浓度、消毒方法几乎不清楚,更说不出所以然。如此没规律,毫无科学操作的消毒工作,很可能造成养殖场内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8 只注重养殖区的消毒,忽略了生活区的消毒
有些养殖场消毒工作不注重细节,草草了事。很多时候只对养殖区的棚舍、饲养工具和周边环境消毒,但养殖场人员的生活区域有生活垃圾、杂草丛生,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如果这里不进行消毒,对养殖区的畜禽也会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不可消极面对。因此,消毒工作细节要注意,每个区域都不能忽视,不能留死角。
最后,建议养殖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消毒程序,选用由正规厂商生产的合格消毒药物。对待消毒工作要专业、科学、谨慎,在掌握好消毒方法的同时,力避误区。大的疫情不会出现并有好的经济效益,和配套的科学技术分不开。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