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阻碍很多,除了自身关键领域的创新与经营能力落后外,外部的打压也十分激烈,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国家和社会的坚定决心,国内市场的繁荣稳定,将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持久推动力。鉴于零售是衔接产研和营销的关键环节,且我国的网络零售业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本文就网络零售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零售对我国制造业升级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样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制造业升级要充分利用网络零售带来的发展动力,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在新的全球贸易网络格局定型前,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占据主导权。
本文源自商业经济研究,2020(18):176-179.基金:2018年度河南科技智库调研课题“河南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HNKJZK-2018-15);2018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新时代河南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18JC14);2018年度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学”(教高[2018]119号)《商业经济研究》Journal of Commercial Economics(旬刊),创刊于1982年,曾用刊名:商业时代;1982年创刊,是专业理论刊物。研究社会主义商业经济理论,介绍企业改革和营销经验。主要读者对象为商业、供销系统管理和工作人员、经济理论工作者及经济院校师生等。主要刊发经济类稿件,尤以研究流通理论而独树一帜。
制造业升级本质就是要将我国制造业重心,从微笑曲线的中间组装环节,转移到两头的研发设计和品牌。零售业是链接供需两端的枢纽,在网络零售环境下,将传统串行产业链条转变为高度融合的一体化网络。网络零售对竞争迭代、技术外溢、规模化、品牌运营、研发牵引、需求挖掘等的能力都是传统零售无法比拟的,在网络零售的带动下,生产制造流程、制造企业管理运营模式、生态合作、价值链、全球格局等都会发生革命性变化。面对高端突破阻力和低端“流失”,研究如何充分借助网络零售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关文献综述
与传统零售的最大区别在于,网络零售是基于互联网及网络信息技术,真正实现了制造业以需求为导向、充分信息互换及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整合等革命性变化,因此研究网络零售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必须清晰认识其对制造业产业链端到端的影响。
宏观视角下,严北战(2019)基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电商业-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形成机理,双向融合发展的动机、模式,并基于电商业-制造业双重集聚与双向融合互动,研究了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效应,认为双向集聚与双向融合具有互动与强化作用,两者互动形成合力具有产业价值链重构效应、协同效应与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升级;胡俊(2019)运用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制度改革等领域相对滞后,正向效应有所降低。同时,互联网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我国制造业在GVC(国际价值链)的低端锁定效应。
中观视角下,潘晨涛等(2019)以阿里与福特合作为例,研究数字经济促进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认为数字经济带动汽车产业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圈的途径包括进行数字化生产、推广“新零售”模式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三个方面;许红妹等(2018)以无锡出口贸易为对象,研究跨境电商对无锡外贸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境电商促进了无锡外贸结构的调优、交易对象多样化、外贸服务部门和出口制造商服务升级及进口消费结构升级。
微观视角下,卞亚斌等(2019)研究认为“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包括知识外溢引发企业的开放并快速迭代的创新、基于信息化的生产要素全流程整合创新以及采购效率的提升三个方面;胡少东等(2018)基于粤东481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互联网+”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结果表明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教育程度、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研发投入与企业采用“互联网+”行动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已采用“互联网+”的企业与未采用“互联网+”的企业相比,其领导者、员工的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企业规模比较大,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研发投入,能够更好地享受政策优惠,能获得更多的财政扶持资金。
我国制造业升级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结构、品牌化显著改善
按行业分,制造业中机械、电气、交通运输及其他设备等制造比重逐年上升,自2005年起已超过以原材料、资源和劳动为主要投入的制造行业(见图1)。
表12009~201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重
图11999~2018年我国制造业大类归集出口额比重
图22018~2019年度全球创新百强企业与机构
同时,中国制造品牌随跨境电商“出海”,成为制造业“微笑曲线”改善的重要契机。《2019年BrandZ中国出海品牌50强》显示,2019年中国品牌的品牌力指数同比增长15%,2018年增幅仅为5%,榜单涵盖12个产品类别,反映出中国出海品牌涉猎商业领域广泛,同时在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增幅明显,说明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二)关键领域亟待实现快速突破
尽管目前在网络零售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及结构优化持续提升,而坚实的工业基础能力、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能力则亟待突破。从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结构看,自2005前后起,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主要包括服装鞋帽、橡胶塑料制品、玩具等)出口比重被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机器、通信设备、电子产品、车船运输设备等)出口比重超越,但实际上并不意味着我国已是技术领先和创新驱动的制造强国,而仅仅是从最初级的依赖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加工业,调整为以技术、资本和自动化生产为核心要素的中高端制造业。
如表1所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201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中,出口额比重基本稳定在22%左右,而进口金额却略有上升。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前汤森路透)评选出2018-2019年度全球创新百强企业与机构(图2)中,美日两国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其他国家最高为法国有7家企业入选,而我国仅有3家(分别为比亚迪、华为和小米)。日本自2014年超越美国以来一直处于全球第一位置,目前早就抛弃已经沦为低端制造业的家电之类产业,转变为全力投入BtoB、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生物、新能源、物联网、机器人、高科技硬件、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等新兴领域,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80%以上。
制约我国制造业升级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特别是对未来发展具有关键颠覆性影响的重大技术创新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如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等基础能力不强,芯片、高档数控系统、高档电压件、高端发动机、高端轴承、精密对接螺栓等都要依靠进口。在全球制造业格局重构的关键时期,发达国家极易扼住我国制造业的“咽喉”,如2018年11月,美国BIS列出了美国政府考虑进行管制的14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兴技术”清单,涵盖5G、人工智能、微处理器、先进计算技术、机器人、3D打印、量子信息、先进材料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三)制造业升级的宏观政策体系
国家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和《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先后启动了三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加快推进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为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网络零售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
(一)提升创新精准度以加速产品迭代
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在于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的核心在于创新效率。创新效率是指创新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变现效果。以往我国在很多领域的自主创新普遍存在“闭门造车”现象,缺乏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信息等进行充分调查和及时更新,最终导致研发成果质量低或已过时。自2009年前后起,我国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拥有量持续快速增长(见图3),2018年我国专利申请数占全球46.4%,连续8年全球第一。但根据WTO贸易数据统计分类中2009~2018年全球知识产权使用费显示,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位列全球第18位,仅有第一名美国的1.4%。可见,我国的企业创新量大,但费用投入较低且创新使用价值不高。
图32000~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及大中型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及申请数
图4主要国家2018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图5跨境电商平台助力制造企业走出去的赋能体系
在网络零售环境下,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特征、竞争对手产品及服务等信息呈现出多样性及丰富性,而创新活动在充分的市场信息支撑下,更能够有的放矢。同时,市场信息的公开,提升了所有竞争者的研发和上市速度,小幅高频创新变现成为产品竞争的核心策略。网络零售的知识外溢,极大缩短了新产品和新模式的生命周期,终端消费品制造企业必须不断寻求新的创新点,并快速通过全渠道零售和柔性生产实现快速规模变现。
(二)加速创新系统性积累
对比我国与美、日、德等强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工业化起步时间差异,是我国的技术积累薄弱存在客观原因。经过三十多年的贸易交换,我国已经在非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不断的积累,但在各领域的核心技术中,由于拥有国的封锁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见图4),我国期望在短时间内实现赶超,需要另辟蹊径。
表2中、美、日三国企业平均寿命对比
在传统市场环境下,技术、工艺、渠道等的外溢及开放度受限,企业一旦建立技术和品牌优势,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经营效益,进而支撑技术的持续提升和沉淀,因此技术强国的企业平均寿命明显高于我国企业,如表2所示。
在网络零售环境下,一方面基础或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够依靠互联网+实现“小进步”的快速市场化,即通过网络零售拓展市场空间,为自主创新及时“供氧”;另一方面在网络零售的充分竞争下,倒逼制造业相关企业、研发机构等在自主创新上四处出击,“各显神通”。相比美、日、德等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科研机构、企业聚焦和持久的纵向深挖,目前我国的制造业自主创新走的横向积少成多的道路。对于我国制造业整体创新系统而言,每一家企业、每个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各自的方向上迈进一小步,那么整体上就是迈进一大步,而实现众多一小步到一大步的整合有赖于网络零售,有赖于“互联网+”制造。无论是产学研效率的提升还是产业链、产业生态的调整,网络零售无疑是动力强劲的火车头之一。
(三)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
在国家和企业大力投入新型产业和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多制造业企业实现跨国家、跨地区的业务布局,但能否快速建立与之匹配的全球经营能力是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跨境电商的发展为我国制造业增长及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见图5)。
主要表现在:跨境电商的F2C模式,减少渠道销售环节,提升了制造商直销的把控度,进而提高产品利润率;第二,跨境电商平台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成熟的品牌运营方案,包括品牌设计、推广策划等;第三,跨境电商平台联合海外众多线上、线下渠道,为制造企业构建一张互联互通的渠道网络;第四,跨境电商平台通过参与各国、地区相关电商立法、梳理管理制度等,能够帮助制造企业规避合规风险,消除隐患;第五,跨境电商平台能够直接为制造企业提供线上零售运营管理、专业咨询等服务,减少制造企业自身电商团队的投入;第六,围绕跨境电商平台生成的生态规模化发展,能够推动跨境电商往来国家、地区加大相应的仓储、物流园区建设,以及售后服务体系本地化合作,进而解决我国制造企业“出海”的后顾之忧。
(四)国产替代型制造企业在短期内会受到一定冲击
我国大力发展跨境网络零售,必须在行业准入、税收等方面实施更加开放和公平的政策,因此跨境网络零售同样能够为国外制造企业带来流通成本降低、扩大渠道等利益。在中高端制造领域,我国在很多关键技术和部件上实现了进口替代,但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或者实现引领,而仅仅是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实用要求,经济性上具有明显优势。跨境网络零售能够明显降低这部分制造商的出口成本,即我国进口的完税价格下降,从而对进口替代制造商带来直接的冲击,如根据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30.7%海淘用户因海外商品质量好而选择海淘。
同样地,在国际市场上掌握核心技术和工艺的跨国企业,能够通过网络零售平台和智能零售工具,实现渠道和市场的规模化扩张,并覆盖到更多的细分市场,同时又不需要在自身组织中投入过多的人力。因此,不仅仅是我国国内市场将受到冲击,在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上也会面临发达国家新的竞争。2018年全球跨境网购普及率达已51.2%,其中马其顿、葡萄牙、澳大利亚的跨境电商市场份额已超过80%(数据来源:艾媒咨询)。加上语言文化同源、政治和经济同盟等关系,发达国家基于网络零售开展新的全球化竞争,面对的阻力比我国制造企业要小很多。
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自主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性回报。
距离2025年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时间已经十分紧迫,因此我国的自主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一方面对关键领域进行重点投入,实现对核心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另一方面激发知识产权市场的市场效应,利用技术授权、转让等市场手段,不断地碎片化、创新性进行收集叠加,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上述策略的核心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创新个人、创新企业而言,其发明创造不能被盗窃、不能被无偿收割。具体而言,及时对知识产权加强法律保护,对发明创造要给予充分的经济性回报,如华为公司对8位高端应届生人才制定了百万年薪就是具体的典范,应当有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和政府政策,对创造性人才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回报。
第二,加速制造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全球布局。
伴随着跨境电商以及各国本土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在排除贸易保护主义重新起势的前提下,全球市场开放一体化的程度将大幅提升,各国家将会有更多企业通过网络实现全球化经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优势逐渐衰弱越发明显,我国制造业增速放缓将会给制造企业经营和国内就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我国制造业升级在加速自主创新的同时,就是要借助跨境电商“出海”,利用我国雄厚的制造业体系和供应链生态能力,快速在海外国家制造业价值链中占据更多的高价值环节,如开发设计、营销、供应链管理等等。对于具体的制造业企业而言,就是要实现业务增长点和利润来源的转换,由原先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价走低端加工制造的增长模式,转换为以品牌运营、研发设计、股权投资等为核心业务的增长模式。
第三,提升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软实力。
我国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软实力,与欧美、日韩等的跨国制造业企业的差距很大,从企业组织结构、品牌形象、管理者形象素质、社会责任等方面,即使在本土的经营表现都差距明显,更不论在语言文化、政治法律迥异的海外。我国目前已经走出去的制造业企业不少,但真正能够深入当地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环境的却寥寥无几,仅有华为、联想等几家屈指可数。在很多场景下,海外客户由于语言、文化等原因,会对我国企业产生偏见,如澳大利亚的海淘客户基本上只购买欧美国家的产品,加上现实中我国个别企业在海外经营存在不合规的行为,更是加深了海外客户的负面印象。
近年来,国家从各个方面努力地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让全球更加了解中国。作为在全球网络经济前线的制造业企业,应当在职业化、合规化、品牌化上向华为等国内优秀企业以及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取经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亮.网络零售提高了制造业集聚吗?——基于动态SDM的时空效应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9(7)
[2]丁长峰.互联网经济下我国电商网络零售演进及竞争发展态势[J].商业经济研究,2019(1)
[3]杨帅.网络零售、电商生态与产业升级[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12)
[4]张拯华等.“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与机理选择[J].中国市场,2019(10)
[5]刘彬斌.“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动力与机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9)
[6]余东华,李捷.人力资本积累、有效劳动供给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扩散的视角[J].经济科学,2019(4)
[7]吴良德.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3)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