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基于教育心理学视角分析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8-10-27
简要: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现在普遍存在, 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均有所体现。本文从教育心理学视角分析其成因, 主要有个体因素及学校、家庭、社会因素。对此, 本文根据以上几个因素

  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现在普遍存在, 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均有所体现。本文从教育心理学视角分析其成因, 主要有个体因素及学校、家庭、社会因素。对此, 本文根据以上几个因素又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如今在大学校园内, 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存在着诸如上课玩手机、睡觉甚至逃课等现象。相关调查发现, 当前大学生的逃课现象相当严重, 可以说未曾有过逃课经历的大学生已是少数群体。学生逃课、厌学情绪的出现反映了学习倦怠的存在。本文将对学习倦怠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然后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学习倦怠的出现进行分析, 最后对大学生学习倦怠提出相应的对策意见, 希望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倦怠的发生率。

  学习倦怠的概念及表现

  当前, 对于学习倦怠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理解稍有不同, 现在国内比较常见的定义是:当学习者已对学习行为不再有兴趣却又因各种其他方面的因素强迫性地必须进行学习活动时, 学习者会从心理上感到烦闷, 从而引起身心俱疲, 对待学习活动态度消极, 而这种状态就是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所体现的是学生的消极心理, 这种心理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分别有所表现。

  1.认知、情感上的表现

  学生在认知上将学业、学习看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只要一想到学习, 就会感觉到疲惫和不适, 心理上产生回避倾向。同时,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还容易出现嗜睡, 容忍度低、性情急躁, 发怒之后常常沮丧颓废等现象, 长此以往, 厌学情绪便会愈演愈烈。

  2.意志行为上的表现

  存在学习倦怠的学生会有逃避和退缩等一系列不良行为的表现。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上来说, 这样的学生缺少学习目标, 对课堂作业不闻不问, 拒绝接纳教师意见, 不愿和教师有情感交流。另外, 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逐步下降, 感觉到付出的努力白费了或收效甚微, 整天萎靡不振, 慢慢地开始怀疑、否定自身能力, 从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 严重者可能对学习彻底失去信心, 最终不得不放弃学业。

  从教育心理学视角分析学习倦怠原因

  1.个体因素

  (1) 个体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主观认识, 主要体现在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估上, 其中最为关键的概念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达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断。这与个体的期望息息相关, 当个体对行为拥有较高的期望时, 通常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一般经历过较大挫折的学生对于自己能否完成任务的评估水平都较低。个人亲历的成败经验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个体自我效能感越低, 越容易感受到学习倦怠。

  (2) 个体的归因方式。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不同的学生归因的方式会有不同, 当个体将所发生的事归结为外在情境因素时, 这就是外部归因;而当个体将事物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个人内在因素如性格、能力等时, 这就是内部归因。在学习过程中, 当学生将自己失败的学习经历归结为外部因素时, 他们会束手无策, 出现“习得性无助”现象;而将失败的学习经历归结为自身内部因素时, 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寻找对策来解决问题。

  (3) 个体的个性特质。个体的自尊水平高低很重要, 当个体自尊水平低下时, 便会体验到低价值感, 不相信自己, 对自己充满着怀疑, 在学习上便会产生厌倦情绪, 最终只好逃避学习。另外, 还有神经质水平, 指的是个体情绪的波动状况, 通常神经质水平高的学生是学习倦怠发生的高风险群体。

  (4) 个体的认知偏差。在大学生入学前,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所填报的专业并不了解, 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都是听从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入学之后, 这样的学生容易体验到偏差, 即他们内心的判断与真实情况并不相符, 所选的专业其实并非自己所感兴趣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又无法转专业时, 就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5) 个体的学习策略、适应能力。有研究显示, 学习策略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有预测效应, 与他最后的学习结果是密切相关的。而当学习结果不尽如人意时, 学生的学习倦怠可能性就会上升。

  这里的个体的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对大学的适应能力。相关调查表明, 学生对大学的适应水平越高, 就会更多地体会到积极的学业情绪, 学生在大学的学业成就也会越高, 学习倦怠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2.外界因素

  本文将外界因素分为三类, 分别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

  (1) 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倦怠有强烈影响。传统教育模式相对刻板枯燥, 在一些课程的设计上缺乏新意与契合性, 其考核方式还停留在考查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上, 并未深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严重挫伤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如此, 学校的学风、学业量设置等对学习倦怠也有很大影响。大学生正值心理迅速发展走向成熟却未真正成熟的过渡时期, 极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 当身边人学习倦怠时, 个体发生学习倦怠的可能性会上升。在学业量设置上, 如果安排的课程量不合理, 学生也容易感到心理疲劳, 产生倦怠心理。

  (2) 家庭因素。在塑造学生的性格、态度、行为上, 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有不少研究表明, 来自家人的积极关注, 其中尤以父亲的积极关注为重, 能够降低出现学习倦怠的可能。另外, 童年期有留守经历的学生更易产生学习倦怠。

  (3) 社会因素。如今社会竞争日益剧烈, 不少在校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 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产生了动摇, 以致最终对专业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其中, 过度焦虑会使学生逐渐产生心理压力并降低学习效果, 久而久之, 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就会丧失。

  在这样的情形下, 社会方面的支持就显得格外重要。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层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提供给个体的精神或是物质方面的助力系统。有研究表明, 良好的个人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很快帮助你摆脱困境的束缚, 从痛苦的深渊中走出来。社会支持作为压力适应中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 能够缓解个体的压力, 在降低学习倦怠上能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外界因素的影响力有限, 仅作为大学生群体学习倦怠的诱因, 而源自个人主观的原因才是引发学习倦怠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应对对策

  1.学生个人方面

  首先, 学生必须要正视面对问题,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信念, 维持对所学专业的热情与兴趣, 能动地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动机与职业规划。其次, 学生个体应该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 结合目前的状态对学习目标与强度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习情况。大学生还应该形成正确的归因习惯, 能够科学合理地归纳自己学业成败的主次原因, 进而通过努力来争得更大的进步。同时, 大学生还可以通过与教师、同学的积极交流来掌握一些优秀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主动去了解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信息, 适宜地调整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知识架构, 减少之间的认知偏差。

  2.大学教育方面

  首先, 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经常性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心理咨询、治疗方面的体系, 积极关注并及时询问大学生近期的心理状态, 时常举办各类实践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激发大学生的热情与活力。其次, 学校应加强规章制度实施的强制性和公平性, 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道德素养, 要求教师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培养良好的师生情谊。高校应依据实际情况和专业性质适当减少学科门类, 改革学科内容和学科结构, 使学生学有所用。

  3.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家长应经常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实时提供适度帮助,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并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与职业规划, 同时还要注意保留出一定的自我空间与发展自由度, 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4.社会方面

  相关部门应大力出台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 第一, 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一种重视教育、崇尚教育的氛围;第二, 适应时代需要和发展不断完善整体就业环境和用人制度,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公正合法的竞争平台;第三, 推进宣传树立正确学习观和教育观的重要性, 促进大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主动有效地应对。

  相信通过这几方面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间普遍存在的学习倦怠现象能够显著减少。

  参考文献

  [1]陈江菊:《浅析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及干预策略》, 《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第19卷第8期, 第29-32页。

  [2]赵荔、赵静:《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育现代化》2017年第4卷第36期, 第285-287页。

  [3]刘莉、于永坤、魏汉莲:《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知音励志》2016年第18期, 第320-321页。

  [4]党喜灵:《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探析》, 《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第84-86页。

  [5]张学众:《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探析》,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年第12期, 第3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