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从哲学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0-08-20
简要: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环境伦理学主张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遵循自然,重塑自然在人类道德中的地位,才能解决出现的危机问题.但这种解决方式是否可行是值得思索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环境伦理学主张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遵循自然,重塑自然在人类道德中的地位,才能解决出现的危机问题.但这种解决方式是否可行是值得思索的.马克思认为,人周围的自然界是经过实践活动改造过的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与资本的逻辑有内在关联.

  关键词:人与自然;伦理;实践;资本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本文源自《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98年,由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本刊是以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和研究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和交流统战工作实践经验。我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办刊为统战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我院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努力成为我省统战统系统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

  一,人与自然关系道德解读的一个范本

  面对环境问题给人类生存提出的巨大挑战,很多人主张应该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伦理,把生态系统纳入道德思考的范围,各种生态主义哲学应运而生.生态主义哲学共同的特点是,质疑人类中心论的合法性,主张应该把人的道德义务扩展到人之外的整个生态系统,以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性.生态主义哲学成为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一个响亮的名字,环境伦理学,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等各种哲学在西方世界颇负盛名,其中环境伦理学最具代表性.

  环境伦理学的代表人物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坚信,依靠人性自我规范的道德进步才能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迷误的伦理误区.因此,他的环境伦理学旨在建立一种自然生态价值论的内在价值论,以此来阐明:维护和促进具有内在价值的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所负有的义务.他认为,"原野就产生生命的根源而论,其本身是有内在价值的.当原野使参观者获得现实体验时,原野携带着价值,而且它已经把历史和生态学方面的价值传递给了参观者."〔1〕从而主张价值走向原野;传统伦理学的观念"大自然不具有任何内在价值"是值得检讨的;我们应该把"伦理关注普遍化,承认生物生态圈中的每一物类都有其内在价值";〔2〕强调生态系统整体的" 善"大于人类自身的善.他认为,"大自然是一个进化的生态系统,人类只是一个后来加入者;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价值在人类出现之前早就各就其位.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价值承载者.人只不过利用和花费了自然所给与的价值而已."〔3〕罗尔斯顿列举了大自然所承载的种种价值,意在说明自然带给人类的"善",因此, 人类对自然负有义务.

  罗尔斯顿给日益激增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出的化解的"良方"乃是遵循大自然.他提出在四种相对意义上的遵循自然:在自动平衡意义上的遵循自然,要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规律来增进人的福祉;在道德效仿意义上的遵循自然,相信自然中可能存在某些我们应当遵从的"善";在价值论意义上遵循自然,要把自然看作有自然价值而非仅有一些自然事实的领域,不是去干涉它,让它以自己的方式运行;在接受自然指导意义上遵循自然,是指自然能给我们一种教育,"引导我们走出来,懂得我们是谁,我们在哪,我们的秉性如何".〔4〕总之,人类应该遵循自然,不干涉自然的运行,听从自然的教导,以此来达到人类自身的发展.罗尔斯顿谦逊地提出,这种遵循是相对意义上的遵循.在人为的意义上,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5〕因而人只能在相对意义上遵循自然.这四种遵循自然的可能形式,包含着明显的道德诉求.

  不可否认,罗尔斯顿在纠正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倾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他要求人类要遵循自然的训导是否可行的确是值得探讨的.人类的活动本来就是一种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活动.罗氏对商业中的伦理也进行过讨论,企图规劝企业为环境负责,罗尔斯顿远不是资本家,跨国公司的"教父".但是这种道德劝说究竟在多大意义上能够改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还要取决于在实践活动中人的行为,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实践的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关系."〔6〕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解读与资本的逻辑

  马克思在150多年前就预见到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人与自然关系所带来的危机和对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不但把自然环境纳入到他的思考范围而且把人与社会也纳入到他的思考范围,从而形成了人化自然观理论.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已经幻化为一种能够控制一切的权利,自然不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而是人们征服的对象,是攫取经济利益的对象.马克思直言道:"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7〕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上是资本剥削劳动,资本剥夺自然的剥削关系.无论当代社会的发展是多么快速,多么惊人,都没有脱离这种生产关系,都是以这种社会关系为背景的.这种生产关系是以资本家剥削工人为基础的,是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这种关系在当今世界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关系."已有的发展伦理,发展关系是社会发展的现实框架,现实条件".〔8〕问题在于,从全球角度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伦理,发展关系并不具有同步性,而是具有对抗性的.发达国家掌握着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发达国家出于保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利用自己各种优势,把严重污染环境的制造业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自己只从事高附加值的技术方面的研发,只用少量的资金去换取发展中国家的宝贵资源和廉价的劳动.这是现阶段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客观现实,也是处在这个历史阶段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发展伦理的具体性,特殊的个性.因此,看似简单的人与自然关系在进入具体的社会之后又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问题,使发展问题的本质具有了剥削和反剥削的政治性质.

  现代社会是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资本逻辑和伦理已经对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进行全面的渗透.资本成为社会伦理价值的轴心,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围绕资本进行运作的一架庞大的机器:以资本的增殖为动力,不断地从自然界攫取经济利益,以满足资本家无穷的贪欲,以实现人类社会所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必然成为资本的附属物,成为资本实现增殖的工具.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与资本家的无度的贪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必然是以剥夺自然界为首要前提的,只要资本继续统治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危机就会继续存在下去.马尔库塞曾经说过,"对自然界的损害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达到了多大程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生态学的政治功能很容易被中立化,很容易被用于为美化现存的权力机构服务."〔9〕

  三,环境伦理学的问题

  固然,环境伦理学对纠正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偏激行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道德范本,"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伦理觉悟",〔10〕是生态理性的有益反思.但是面对资本的伦理和资本的逻辑的强势话语,环境伦理的存在何以可能,它有何可能与资本的伦理相抗衡它的理论基点是把自然看作抽象的自然,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性,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特别是资本逻辑在人与自然中的控制力量.它从人的道德层面出发去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把握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第一,抽象性.罗尔斯顿视野中的自然界显然是抽象的自然界.罗尔斯顿并没有涉及处在社会现实中的自然界,他只字不提处在现实社会中的自然界,一味去宣扬荒野自然的价值.而他所描绘的自然界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批判过的抽象的自然.这种自然只是撇开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的,孤立的自然环境.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总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自然,孤立的,与人脱离生活关系的自然界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意义的.正如我们看到的,罗尔斯顿遵循自然的道德劝说在资本的强势面前也是苍白无力的.它只是一种生态的觉悟,其解决方式只是理想化的,抽象化的.对于化解现实中的人与自然的日益激增的矛盾还是很遥远的.

  其次,罗尔斯顿并没有打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要害.人类中心主义在现代社会的典型表现是资本伦理,资本的逻辑,罗尔斯顿恰恰没有看到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资本逻辑的控制.他企图通过道德规劝来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这种规劝在资本的强势控制面前是失效的.因此,罗尔斯顿的解决方式是浅层化的,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寄希望于抽象的人性道德,企图用道德自律来阻止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其实际效果可想而之.

  第三,从更深的层次上看,脱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生产方式,在人性内部去寻找人与自然矛盾的道德的解决只能是乌托邦式的梦呓.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矛盾背后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只是事情的一种表象,根本的,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人与人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自然以人类的有用物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发展,它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剥削,压迫的紧张关系.资本为了实现增值,必然会剥夺人,剥夺自然.在当今时代,发达国家就是总资本家,它以资本为工具,通过发展中国家的落后的工业肆无忌惮地盘剥自然,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的对象,使自然沦落为资本的奴隶,成为资本家攫取经济利益的对象,从而使自然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甚至危及到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

  四,简短的结论

  从哲学的角度看当今世界,资本的逻辑仍然是主导全球性社会发展的逻辑.要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界成为人的"无机身体",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批判地看待这种资本逻辑及由这种资本逻辑导致的发展模式,限制资本的控制,实现人对资本的控制.我们应该明白,资本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资本的逻辑并不具有永恒性.随着资本和劳动的矛盾达到极限,资本主义将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将随着资本的覆灭而失去依存的条件,人与自然,人与人最终会达到和解.因此,改变发展模式,限制资本的控制权力,才能更好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王晓明,霍锋,李立南等译.价值走向原野[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1).

  [2][4]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69):20-21.

  [3][5]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杨通进等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4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3.

  [8]陈忠.走向资本批判的深层发展伦理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10.

  [9]马尔库塞.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46.

  [10]田海平.从"控制自然"到"遵循自然"[J].天津社会科学,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