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宗教教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与借鉴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5-07-15
简要:宗教教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论文发表网,刊发论文,树人论文发表网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空虚和迷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占领高校校园文化主阵地,正确地引领他们的思想,成为当务之急。而宗教的积极教化作用,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启示。如何正确地认识、分析宗教,并借鉴宗教影响的积极因素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塑造学生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牢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宗教存在;教化;高校思想教育

 宗教教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论文发表网,刊发论文,树人论文发表网

    宗教是包括宗教的思想和观念、感情和体验、行为和活动、组织与制度四要素在内的文化形式。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曾经在人类长期历史进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宗教隐藏在文明的背后,又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当前,宗教在全球范围内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宗教教化作用的实现和传播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宗教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法制不健全的宗教时代,宗教信仰为社会提供了一系列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往往起到规范社会群体的作用。宗教具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基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使人的心灵变得充实而平和。宗教具有社会性,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宗教教义中存在着关爱人民、与人为乐、奉献社会的进步理念,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扶贫济难、爱心捐赠等公益事业活动中,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修浩然正气。同时,我国宗教在党的正确引导下,在加强民族团结,维系社会稳定,丰富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二)消极作用
    宗教作为落后生产力的产物,是一种蒙昧的意识形态,自然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宗教过分强调神性,压抑人性的发展。同时宗教作为颠倒的世界观,对人们真正认识世界产生阻碍。宗教作为剥削阶级思想统治的工具,是人民对于现实的抗议,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当今国际社会,宗教又往往会成为社会各种势力借题发挥的对象,特别是当宗教极端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相结合时,就会严重危害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
    当前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总体来说是符合教育规律、促进学生成长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如过于灌输,过多强调纪律性和统一性,却忽视了人个性的发展等等,这些都为我们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一)思想教育的单向性,学生被动性强
    传统的思想教育多注重外在理论教化,忽视对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和个人道德理想内化。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单向灌输和说教模式,片面强调了教师的权威,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带来极大阻力,大大弱化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加上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倾向于接受而不是反对,因此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说教深信不疑,即便是有所怀疑也要听从,不敢有所违背。其结果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学生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最终使得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受到损害和压抑,学生的个性能力的自由发展受到阻碍。
    (二)强化社会本位,弱化个人本位
    当前的思想教育过程和活动,有时过于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社会需求。同西方盛行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潮相对,东方更看重集体主义和团队意识,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个人需要要无条件服从于集体需要是许多学生从小就被灌输的理念。殊不知,社会发展也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来实现的。在这种思想倾向影子的笼罩下,强调共性、抹杀个性,个人价值的存在和独立性被排除在外。其结果是忽视学生的精神需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弱化,甚至可能引起内心思想的反叛,从而适得其反,违背了思想教育的初衷和目的。
   (三)思想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诸多外来因素不断冲击着高校教育环境,社会上多种思想复杂交织,互相激荡。在高校的思想教育实践中,体现为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各高校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思想教育上急功近利,仍采用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德育的目标、方式上采用统一标准和固定模式来约束学生,忽略在实践中的运用,忽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导致学生在理论上掌握透彻,面对实际问题却无从下手,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适得其反。
宗教教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论文发表网,刊发论文,树人论文发表网
    三、对于高校思想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大学生作为特定的群体,是国家重要的高素质人才资源,承担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责任。因此,对他们的思想引领直接决定着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方向。在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我们可以借鉴宗教弃恶扬善、陶冶情操的教化思想,在教育中更多体现“信仰”、“爱”和“人文关怀”。
    (一)发扬民族精神在信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宗教的核心是宗教信仰,为人们塑造出一种超脱人世、无所不能的超自然力量,并利用这种虚幻的绝对权威让信徒产生敬畏之情,从而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中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像宗教一样虚构出一种绝对权威,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有着一种更能凝聚人心、动员群众、激发人民创造力的强大力量——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凝结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繁荣强大的精神源泉和动力。放眼当前,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砝码。一个国家,个体所具有的民族精神越强,就越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就越能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信仰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导向作用,把培养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扬民族精神在信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弘扬“爱”的思想教育理念
宗教提倡“爱人”,基督教提出“神爱世人”、“爱人如己”,伊斯兰教的最高宗旨是“敬主爱人”。人是有感情的生物,是有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教育是一门“关怀”的职业,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才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你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为此,教师需要在教育中投入爱的关怀,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用真诚的师爱教化学生,用高尚的灵魂塑造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思想教育因为有了爱的存在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注重思想教育的人文关怀
    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来,宗教日渐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是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和关键。高校思想教育应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1、倡导平等式思想互动。成功的思想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真诚的交流和积极的对话,以达到情感、需求和价值取向上的共识和融合。只有在双方互相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学双方努力创造轻松的交流情境、合适的沟通方式、平等的交往机会,才能最终达到双方沟通、理解和互动的目的。
    2、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模式。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校、家庭、社会作为学生成长的外在环境,越来越多地完成着协同教育的任务。三者虽然采取的具体形式方法有所不同,但本质和目的相同,都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因此,思想教育者应当有高屋建瓴的眼光、统筹兼顾的意识去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要重视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塑造的影响,在优化学校环境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改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要使得学校、社会、家庭紧密结合,相互依靠,协调发展,形成“三结合”的教育合力,有效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3、满足学生精神关怀的需要。思想教育还应尤其注意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学生精神关怀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觉悟上的熏陶,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验到被关怀的幸福中取得精神上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鱼雅妹,阮玲玲.论宗教道德教化功能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01:54-56.
    [2]张维维.宗教教育与传播方式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河北工业大学,2011
    [3]刘彦君.西方宗教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参考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13.
 


    附录:树人论文发表网是旗下论文发表站.主要从事论文辅导,期刊征稿,论文发表,职称评定,毕业论文发表等服务的综合网站.是权威刊发论文,刊发表论文,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论文发表网的正规论文发表代理投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