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城市管理职称论文浅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措施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3-06-18
简要:摘要:我们都知道,地震是由地下岩层受应力作用错动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本文主要是笔者结合了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一些城

  摘要:我们都知道,地震是由地下岩层受应力作用错动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本文主要是笔者结合了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一些城市现状与抗震防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措施进行的浅析。

  关键词:抗震防灾,规划,措施

  众所周知,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基础措施在震后并没有起到救灾的作用,这就给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敲响了警钟。那么,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际应用中,怎么样的才能满足城市规划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防灾需求。下面笔者针对城市地震灾害的影响和抗震防灾规划方面的问题进行的简单概述。

  一、城市地震灾害的影响

  有关城市人口,分布的比较密集,而且经济繁荣,地震的破坏性严重的威胁城市的发展。近些年来,被地震摧毁的城市多达30多个,并且给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而地震主要对城市灾害特点主要有:1.地震造成城市人口伤亡多。因为地震具有突发性特点,一般都是在短时间内发生,这样就导致市民难以躲避和预防。人员伤亡与人口密度和城市灾害度等诸多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地震会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即使是中强地震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伤亡。2.地震造成城市经济损失大。地震给城市造成的物质财富损失与地震烈度和财富集中程度等众多因素息息相关。历史经验表明:地震灾害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城市建筑,不但让城市建筑处在隐患当中,而且抗震能力也相当的弱。这样就加重了城市的震灾。3.地震对城市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地震可以使环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是恶化。地震灾害给城市环境的破坏影响是非常大的,并且在生态环境方面对城市的破坏也愈来愈严重。4.地震发生的类型很有特点。尤其是在比较大德城市周围,因为一般的活断层规模大的影响,从而引发的突发性地震,但是震源的深度却非常的浅。地震活动主要是突发式的引起地壳运动,能量积储在城市的地层表下,这样地震就很容易摧毁城市的建筑物。5.地震给城市造成伤害的同时也伴随着衍生灾害。城市地震不但会给直接给城市造成灾难,还会引起次生灾害。比如:城市建筑物或者是工程设施等坍塌引起的水灾、火灾、爆炸等众多灾难事故,而且危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此外,地震给城市造成的灾害进行修复的难度也特别大、造成的工期特长、影响的范围广等诸多特点。

  二、实施抗震防灾规划的意义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已于2003年7月1日经第11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且在11月1日起施行。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中提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有以下几方面意义:1.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正常;2.当遭受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系统基本正常,而重要矿企业能正常或者很快恢复生产;3.当遭受罕遇地震时,城市功能不瘫痪,要害系统和生命线工程不遭受破坏,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抗震防灾规划应当由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进行技术审查。专家评审委员会的组成应当包括规划、勘察、抗震等方面的专家和省级地震主管部门的专家。两种类模式抗震防灾规划评审一定要有三名以上建设部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成员参加。这样,经过技术审查的抗震防灾规划就会按照法定程序审批。那么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对于保障地震时城市安全和城市功能正常运转,全面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三、抗震防灾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 城市抗震防灾建筑的基本要求

  建筑应该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四类抗震类别,一类是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二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三类建筑应排除以上两类之外的一半建筑;四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而且按照新城区的在建工程和在役建筑物抗震防灾的要求,城区建筑一定要具有抗震加固安排,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风貌建筑进行抗震保护等。

  (二) 城市防灾空间布局

  其中主要修建范围有城市绿化隔离带、加油站、医疗器械卫生站、街道、避难所等布局,最重要的就是城市防止地震次生火灾蔓延带设置。

  (三) 城市次生灾害防御

  主要包括次生灾害源的管理和监控要求和防止、减轻次生灾害的规划措施等。

  (四) 避震疏散规划

  主要包括避震疏散场所安全要求,对外应急交通、避震疏散场所技术要求、需求与安排,防灾公园和防灾据点布局,疏散道路安排,地下空间利用,避震疏散场所管理要求,避震疏散宣传教育等。

  (五) 抗震防灾规划

  对从事经营的工业、手工业、运输、商业、建筑、种植业、修理业、加工业和饮食服务业都要恢复建设。并且对搬迁区水、电、路、学校、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达到抗震要求。

  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措施探讨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包括抗震防灾措施:市、区级避震通道及避震疏散场地和避难中心的设置与人员疏散的措施;城市交通、通讯、排水、燃气、电力、热力等生命线系统,及消防、供油网络、医疗等重要设施的规划布局要求;对地震可能引起水灾、火灾、爆炸、放射性辐射、有毒物质扩散或者蔓延等次生灾害的防灾对策。据业内有关专家介绍,规定明确了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应包括的内容模式等。目前我国工程抗震设防的整体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新建工程已确立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思想。我国目前采用的构造柱、圈梁约束的砌体结构,其设防水平在世界上已达到先进水平。下面就是对抗震防灾规划提出的几点措施:

  (一) 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问题

  由国家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规划实施资金的协调与落实,建立抗震防灾专项资金,资金的使用按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用于防灾工作。并且对城市建设设施和其它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按先急后缓分年度纳入到城建项目计划中,突出重点,分期明确。

  (二) 设立协调联络机制

  按照当地政府或者与有关部门设立规划实施机构负责抗震防灾规划的协调联络,并且设立和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和每一项管理制度。而且在有效沟通的范围内,组成协同效应,实现既定目标。

  (三) 制定有关地震应急、抢修和救援预案措施

  此措施主要是在供水电、通信系统上做到地震应急、抢修预案;并且把各个危险品有单位制定综合防灾规划和次生灾害的防御措施和要求;主管危险品安全部门和单位,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综合考虑地震次生灾害的防御应急要求和措施。

  五、总 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已进入了城市安全与减灾的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下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工作,需要针对城市的规划与发展要求,逐步完善规划的总体研究,从现状和发展的并重的理念出发,发展抗震防灾的相关规划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J].自然灾害学报,2006(2).

  [2]高永昭,补学东.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建筑工程震害预测[J].四川建筑科,研究,2009(10).

  [3]马东辉,苏经宇.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编制[J].安全,2008(12).

  [4]施溪溪.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探讨[J].内江科技,2012(4).

  [5]庄丽.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应用[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