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4-09-17
简要: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为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我国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区,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趋势,每年新发病例约130~150万,每年

  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为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我国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区,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趋势,每年新发病例约130~15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近100万,患病人数约500~600万人,幸存者中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率者4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据青海高原部分地区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发病率192/10万人口,病死率126.28/10万人口,均呈逐年上升趋势[34]。高原地区脑血管病发病年龄较平原年轻,男性高于女性,为1.63∶1[4]。各类脑血管病构成比为脑梗死48.4%,脑出血37.2%,蛛网膜下腔出血9.8%,脑栓塞4.6%。Jha等[5]研究表明,在高原所有卒中的类型都存在,但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最高,大面积脑梗死较常见。

  1高原气候的特点

  低温、干燥、缺氧是形成高原气候的主要特征:①高原气温变化显著: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年均温降低0.57℃,纬度每升高1度,年均温降低0.63℃,日较差大;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气温低,四季不明。冬季(1~3月)平均气温在-20~-5℃之间,冬季虽然不太寒冷,但与同纬度平原相比,仍比较寒冷,而且持续时间长。夏季(7~9月)平均气温在10~28℃之间。因此,高原地区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可达15-25℃。②高原上大气厚度小,水气等含量少,故辐射强度大,地面吸热多而快,散热也快,故水分蒸发快;又因有高原季风现象的存在,绝大部分高原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较我国同纬度平原地区明显偏少。③我国陆地面积占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占25%,2000-3000米占7%,3000米以上占25.9%。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氧分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4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空中的氧分压比海平面减少约38%-46%。

  2高原气候对脑血管病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温度有一定的密切联系[6],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人体受到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流受阻,并且寒冷刺激使血中纤维蛋白原升高,促使血栓形成,堵塞脑血管而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心脏负荷加重,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使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病。人体在高温环境下,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大量出汗致血液浓缩、粘稠,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血粘度进一步增加,血流减慢,发生血栓性脑血管病的几率大大增加。有研究表明,气温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死亡的主要气象要素[7、8]。

  高原人群长期居住在低氧环境,缺氧使血液中红细胞增生过多,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即高原血液流变学具有“浓、黏、凝、聚”的特点。由于血液黏度高,血流减慢、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易于附着在损伤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并且黏稠的血液可直接影响脑微循环的有效灌注量与氧的运输功能,而诱发脑血管病。

  高原气候相对干燥,且日照强度又明显高于平原,故高原人群体内水分丢失的程度要高原平原人群,在此环境影响下人体会通过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诱发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 周围血管阻力增高, 血压升高, 导致脑供血不足而诱发脑血管病的发生。

  总之,地处高原地区的人群,在上述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下,最终促成了脑血管病的在高原地区特有发病机制及特点。

  综上可见,高原独有的气候特点对脑血管病的发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注意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这样的临床思维下也将会为深入揭示脑血管病的发病与高原气候的关系上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从而为今后能更有效的控制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上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