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痹汤在古代医籍里有多家记载,本文所指的是【 医学新悟 】方,由羌活、独活、秦艽、当归、川芎、桂心、海凤藤、桑枝、乳香、木香、炙甘草祖成。主治凤寒湿痹。我科几十年来治风湿性关节痛,作为临床基础方,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病案举例
1.1吴 某 男 32岁 农民,富锦头林镇人。体格魁梧,平素嗜烟酒,喜食辛辣燥热之品。2004年6月上旬因外感发热、咽痛,在镇卫生所治疗五天,热稍退,出现双膝关节、踝关节疼痛,行动不利。局部关节红肿,扪之有热感,压痛明显,可见皮下结节,舌质红润,苔黄稍腻,脉滑数。检验;血沉20毫米/小时,抗“0”800单位 。
诊 断:风热痹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治 疗:疏风清热 利湿除痹
处 方:羌活15克 独活15克 桂枝10克 乳香10克 桑枝15克 秦艽10克 当归25克 川芎10克 炙甘草10克 薏米仁15克 苍术25克 威灵仙15荆芥穗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服药一周,关节肿去,疼痛减轻。二周后症状消失,去苍术加黄柏20克,继续服用。一周后检查血沉4毫米/小时,抗“0”200单位,病或痊愈。追访六个月,未见复发。
1.2孙x x 女 25岁 富锦拖拉机厂工人 。2005年7月就诊。因淋雨受寒湿,右髋关节及腰部疼痛年余,时常伴有踝关节疼痛,每因天气变化而加重 。一周前因感冒后症状加重。现腰及髋关节痛剧,活动明湿受限,翻身困难,呈强破体位,右髋关节及第三、四腰椎处有明显压痛,经X片检查:排除腰、髋关节病变以及坐骨神经病变。化验血沉:40毫米/小时,舌质淡白,苔滑腻,脉沉滑 。
诊 断:寒湿痹
治 疗:温经散寒 利湿通痹
处 方: 起初以蠲痹汤和独活寄生汤服用三剂无效,考虑病人寒湿凝滞较甚,处以蠲痹汤加减:羌活15克 秦艽15克 桂枝10克 当归20克 狗脊20克 木瓜20克 乳香15克 没药15克 炙川乌15克 麻黄10克 甘草20克 水煎三剂,服后显效,诸关节痛减,能翻身,瞩其加强活动,继服三剂,能下床行走。分析病人令夏时节并无汗出,疼痛虽止,寒邪未去。守原方川乌、麻黄 桂枝增量,使之徐徐汗出,三天后去掉川乌、麻黄继服一周痊愈 。
1.3刘女士 29岁 刚圈厂工人,2006年9月5日来诊。门诊病例060716号。主 证:一月前因“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在本市中心医院院诊治。出院后于一周前又有感冒,三天前开始发热,体温,38.8度,咽痛、口干、周身酸楚重浊,各关节疼痛,以上肢为重。查体时咽部充血。双上肢大关节及右踝关节明显压痛,以双腕关节为甚,右踝关节上方有皮下小结。舌红润、苔微黄而腻,双脉弦滑微数。抗“0”800单位 。
诊 断: 风湿痹
治 疗 :祛风胜湿 除痹止痛
处 方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桂枝15克 川芎20克 甘草10克 乳香10克 没药10克桑枝15克 姜黄20克 地龙15克 威灵仙20 水煎服 十二剂,各关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皮下结节渐退消失,抗“O”200单位,病症痊愈。一年追访,未见复发,已正常上班。
2体会
风湿性关节痛一般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蠲痹汤治痹症是古人经验之总结。笔者临床应用中感到:根据风、寒、湿、热等病因的不同,对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的治疗当需进行必要的加减和临床化裁,同时根据 病情的侧重进行方内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使其药性发生变化。从而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效应。同时,根据先人的经验和临床的实践,笔者体会到 :
2.1治疗湿热痹合用薏苡三妙汤。蠲痹汤虽然功能上是治疗风湿热痹,但究其效用及临床实验,去湿热之效应嫌不够。临床增加薏苡三妙汤(薏苡仁、苍术、黄柏、牛膝),既增加了它的清热利湿,燥湿除痹功能,本文例(一)的处方中即为此意。两方合裁,达到了清热。利关节的效应。
2.2治疗寒湿凝滞不去的,用乌头配麻黄。乌头散寒止痛祛湿,可散在表之风。除在里之寒湿,其力很强,麻黄开表,辛散温通,二药合用,可沟通表里,使在表在里寒湿之邪温通宣散,达到蠲痹汤治疗寒湿凝滞的良好的效果 。
2.3治疗风湿痹也可配姜黄 。姜黄辛散、苦泄、温通之品,为内行气血,外散风寒,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祛风除痹之药。【百一选方】中用以配羌活、防风、当归等治疗寒湿凝滞、气血阻痹经络所致的风湿肩臂疼痛。究其病机虽风邪、湿邪为胜,但必导致经脉气血的阻滞而发疼痛。蠲痹汤中有芎、归、乳香之类,但其活血有余,通经散寒之力不够,若以姜黄配桑枝,联合诸药,使之即入气分,又入血分,外散风寒,内行气血,特别治疗上肢为主的痹痛疗效尤佳 。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