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论文发表代理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4-12-27
简要: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育人为教学的根本,让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本文从以语文课堂为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育人”为教学的根本,让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本文从“以语文课堂为‘主渠’,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以课外活动为‘切点’,多形式强化德育教育;以社会实践为‘活水’,多角度内化德育教育”三方面进行论述,用文之“活水”,启道之“清渠”,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般的德育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下 中学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树人论文发表网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获得专业文秘写作服务。

  “文以载道。”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大学》中说:“德者,本也。”其意思是说“道德修养,是为人的根本。”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馀力”,才是学习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P91]我们不难看出,德育渗透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借用赫尔巴特话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中又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 以语文课堂为“主渠”,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P89]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不仅充满古人才华的艺术性,而且极富思想性、人文性、德育性。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教材文化底蕴的挖掘,通过讲解和对课文带有艺术化的情景设计,让学生在情感和情绪上产生某种应激,真正情有所钟,情有所溺,从而达到文道统一。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现行语文教材中包含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有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思想以及民本思想;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思想和忠君思想;王勃的“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报国情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抱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忧民忧君思想;鲁迅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忧国情怀;毛泽东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的胆识……这些,都能使学生批判地继承古人的思想,得到人生的启迪,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熏陶着他们的爱国思想。教学这些名篇时,语文教师要认真引领他们秉爱国之志、走爱国之路、做爱国之人。

  2、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当导游、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大自然、大社会、大环境中获得成长。我组织了“我为家乡做导游” 活动系列,如王敏、吴为同学的《古城隆里花脸龙》,刘山、吴水写的《第一避暑山庄——青山界》,江蓝、何清写的《第一环保村庄——苗寨文斗》等。

  的确,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社会这本深奥绵长而又无页码的“百科全书”中,不仅会使千万学子如久旱逢雨,顿时焕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而且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华,获得了许多课堂学不到的东西。

  之外,教师要“立身行道”,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汇苑》云:“师,法也,人之模范,所以传道授业者曰师。”《韩诗外传》说:“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已,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以德育人,以情育爱。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作为施教者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要“育人”,要充分挖掘经典中的德育素材,依据语文学科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以文之“活水”,启道之“清渠”,来塑造人之灵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 秦训刚、晏渝生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