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关于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1-12-02
简要:[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英美文学课程因与西方文学文化关系密切,更需要解决好课程思政问题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英美文学课程因与西方文学文化关系密切,更需要解决好课程思政问题。本文从必要性、可行性及基本路径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一些基本问题,指出英美文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既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英语学科发展的需要; 既有强烈的迫切性,又有充分的可行性; 既是英语专业走出当下发展困境的重要机遇,也是英美文学课程实现 “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英美文学; 课程思政; 新时代

关于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李素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11-20

  2016 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一讲话首次从国家高度、政治高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非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中的内在关系,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以此为指导,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2017)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2018) 、《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2019)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2020) 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改革,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在这一“大思政”形势下,全国高校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核心课程,在英语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建设在英语学科的思政改革中意义重大。在现有英语乃至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研究及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成果或关注作为一级学科的外语教学、外语课程,或聚焦于阅读、口语、写作、商务英语等实践性课程,专门针对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讨论很少,这或许表明相关教师对课程思政还存在一定疑虑或困惑。本文从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基本路径等方面进行思考,探讨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一些基本问题,希望为英语学科以及外国文学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

  一、英美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强调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课程价值观相比,课程思政更强调课程的德育功能。在中国语境下,其内涵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等非思政课程,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作用,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资源,将育人与育才相结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使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上与思政课程、德育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教师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性,指出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才能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课程思政问题上,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政意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国家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英美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可以从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和英语专业的发展需要两方面考虑。

  ( 一) 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

  纵观中外历史,大学教育总是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大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建构也受到特定意识形态、特定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知识体系也是如此。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英语作为独立学科,其知识体系在成立之初是以文学教育为核心的,这一点从北京大学英语系的最初命名“英国文学门”可见一斑。我国现行的以语言技能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发展而成的,“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了满足国家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需要而逐步形成的。”[2]47教育部在 1950 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密切地配合国家的经济、政治、国防和文化的建设,必须很好地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首先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2]47。基于此,我国的外语教育开始转向实用型人才培养。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国家向苏联学习,英语专业甚至被关停以让位于俄语。1964 年 10 月,教育部制定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重新确立英语为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并要求外语专业毕业生“熟练地掌握第一外语,在听、说、写、读方面受到严格训练,能够比较准确和通顺地口译和笔译一般的政治文件和浅近的文艺作品”[3]7 。自此,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成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内容,文学课开始受到挤压。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经济、贸易、金融、外交等领域的对外交往与学习显著增多,国家对实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要求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原来培养语言知识为主单一的人才,转向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有充分的外交、金融、管理、贸易、法学等知识的各方面人才,为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提供外语人才支持”[4]12。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一些院校开始尝试“英语+”复合型培养模式,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逐步转向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2000 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正式文件形式确认了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 、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 、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这一过程中,文学课程的边缘化地位愈发凸显。应该说,以语言基本技能和实用性课程为主的英语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21 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外交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在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者、借鉴者,还努力成为贡献者、担当者,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现文化软实力。我国政府提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案都是新形势下大国担当的体现,这些新定位、新举措、新目标都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围绕英语专业出现的很多讨论表明,以语言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不仅如此,传统的培养模式还会造成人才培养的偏差。这一方面体现为英语人才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体现为英语人才的中国文化意识淡薄、中国立场不稳。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思想的媒介,英语不可避免地承载着英美等国的文化价值、政治意识形态。按照传统的课程设置,英语专业的学生长期浸淫在单一、单向的英语语料输入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认同,视他们的价值观为圭臬,从而失去基于本国政治文化立场的批判精神,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站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高度来看,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不仅要能进行顺畅的语言交流,而且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文化自信。具体到英美文学课程,其突出的人文性、通识性和教化功能使之既可能成为传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也可以成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可以说是两种影响力量的交汇处和角斗场,因此其课程思政任务尤为艰巨和重要,应成为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排头兵、先遣队。

  ( 二) 新时代英语学科发展的需要

  从学科内部发展角度来看,英语专业的发展已进入瓶颈期,急需一个突破口来实现破茧重生,课程思政建设为此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设置饱受诟病,虽然其中很多说法未免有失偏颇,但并非所有批评都是无稽之谈。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不断趋同,前者优势渐失,而后者大有赶超之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的同时还拥有各自专业,因此在就业方面具有优势; 相反,英语专业的学生被视为 “一条腿走路”,只有语言能力而没有专业特长,在就业市场遭受冷遇。特别在当下大批“海归”回国就业、国内英语学习社会环境大为改观的情况下,良好的英语能力已不再是英语专业学生立足社会的优势,专业的短板和思维能力的欠缺成为英语专业学生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障碍。

  如何破解这一困境? 事实上,很多高校和政府层面从上世纪末就在进行英语专业改革的探索,“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和“思辨英语教学”都是有意义的尝试。但实践经验表明,前者本质上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使英语作为专业的学科地位愈发边缘化、附属化,学科本体被忽略; 后者虽有助于解决学生批判性思维欠缺的问题,但未能针对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同质化现象提供有效解决方案。那是否要像某些学者所讲,英语专业由专门用途英语取代? 显然不是。在过去的 70 年里,英语专业不仅为国家发展建设培养了大批英语人才,而且培养了一支高素质英语教师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学科经验,在国际上形成重要影响,不应该因为遇到一些挫折就被彻底否定。而且,当前国家提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新文科”等建设方案都需要大量新型英语人才,英语专业的使命远未完成。我们要做的是探讨如何守正创新,使英语专业的学科发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课程思政为此提供了契机。正如很多学者指出,英语专业的发展有赖于回归英语语言文学的学科本体,即回归英语作为人文学科的主体地位。2018 年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将外语学科定位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这一认识的充分肯定。英语专业的本体是人文学科,其核心内容是英语语言、文学、文化,英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近 30 年来英语专业的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部门为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过度强调其工具性、实用性,忽略其人文性、通识性。而课程思政的一个核心要求是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实现人格塑造、价值引领和精神教化———这些本质上都属于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培育范畴,是人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人文类课程在思政建设中大有用武之地。英语专业可借课程思政的东风,复兴专业本体,重现发展生机。

  二、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英美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共生力”[6]17。文学是对人类普遍经验的艺术呈现,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文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了解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可以获得新知、开阔眼界、净化心灵,还能感悟人生、思考善恶、探寻真理与意义。文学的教化作用也为古今中外无数先贤圣哲所反复强调。中国自古就有“诗言志”“文以载道”的思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7]14,阐明文学在传经授道、陶铸性情中的重要作用。西方也有强调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的传统,比如贺拉斯认为 “诗人的愿望是给人教益,或供人娱乐,或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8]155。如果我们把思政教育广义地理解为道德教化、精神塑造、价值引领,文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纽带就是与生俱来的、密不可分的。文学课程思政便是把俯拾皆是的思政元素加以梳理和强化,使其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具体到英美文学而言,其思政元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有利于道德成长的思政元素; 有利于培养思辨能力的思政元素; 有利于提高政治觉悟的思政元素。

  首先,英美文学拥有大量蕴含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它们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宣传平等博爱、主张民主和平、批判霸权压迫,其中很多文学形象代表着善良、无私、正直、诚实、勇敢、独立、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等优秀品格。深入学习此类作品,会使学生懂得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理解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的关系,探寻生命价值、个人理想、国家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命运等有重大意义的主题,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高尚品德、有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的栋梁之才。此外,阅读文学作品还会使人精神愉悦、心胸开阔,有助于学生克服消极心理,降低抑郁风险。其次,英美文学课程拥有大量培养思辨能力的素材。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传统,很多作品本身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优秀范本。莎士比亚的戏剧、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爱默生的《论自立》、梭罗的《瓦尔登湖》等,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教师可通过讲解这些作品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此外,文学批评理论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供了有力武器。西方文论体系完善、发展成熟,很多理论之间既相互继承又互有对抗,是训练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生态批评等都以批判精神为显著特点,能够训练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使他们学会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

  再次,学习英美文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使其增强道路自信、文化自信。英美文学中深厚的社会批判传统向我们揭示了英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病,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狄更斯笔下童工的悲惨生活、法律的腐败、资本家的贪婪,萧伯纳对弥漫于上流社会的虚伪矫饰、趋炎附势之风的嘲讽,斯托夫人对灭绝人性的蓄奴制的疾声控诉,海明威对残酷无情的战争的白描式呈现,以及德莱塞、菲茨杰拉德等作家所揭示的“美国梦”的幻灭,还有后现代作家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揭露的种种社会痼疾,都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不仅如此,英美文学中不乏关于中国的描写,更有庞德这样的文学家在中国文化中寻求解决西方文化危机的“药方”。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元素,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激发其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此外,英美文学课堂还可以成为重要的美育基地。文学经典一定是集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文学的艺术性即其美学特征,可以体现为文字之美、意象之美、叙事之美、思想之美、意境之美。无论是哪一种美,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唤醒其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力。

  三、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基本路径

  有学者指出,“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本质上是回归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是对课程育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在西方教育理论发展史上,关于课程的育人价值曾先后有“课程建构知识”“课程建构技能”“课程构建理智”等不同认识,而“课程思政”实际上指向“课程建构精神”,是“联系人的精神世界进而寻求课程意义之维的深度理解”,“是对课程价值问题中国化的阐释”[9]55。高国希也认为,“课程思政应有思想品德涵养、社会价值认同、精神境界追求等维度。”[10]27习近平同志的八字育人观是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精炼概括: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部于 2020 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11]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建设要与课程的专业特征紧密结合,恪守专业之本,不搞机械拼接,防止“贴标签”“两张皮”。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总结出如下几条基本路径。

  ( 一) 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相结合

  英美文学课程是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窗口,这一点无需多言。在课程思政的要求下,我们要着意加强中国意识的培养,包括文本学习和对文学理论的学习、运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强调中国立场、中国视角,确保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在处理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关中国的内容时,要引导学生从中国立场进行解析,揭示其中刻板描述背后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对西方文学理论思想也要持理性批判的学习态度,不能盲目接受。要深刻认识当下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从中国立场分析理解新出现的文学思潮,不可亦步亦趋。

  ( 二)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一般说来,专业课的思政教育以隐性教育为主,英美文学课程则可以兼顾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很容易理解,就是在讲解文学知识或解读文学作品时把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品格养成。显性教育则源于文学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属性。对主题思想、人物性格、伦理价值、意识形态等话题的探讨构成文学教学的核心内容,而这些正是思政教育关注的重点,因此文学课的很多教学内容可以成为显性的思政教育材料。马克思主义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方法之一,因此在英美文学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和方法论进行文学批评实践,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形成自觉的评判标准。

  ( 三)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文学是现实的反映,文学理论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反映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倾向,因此文学教学可以实现理论结合实际、历史结合现实。英美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历史事件、主题思想、人物命运等都可以与社会现实进行关联对照,比如种族问题、阶级问题、环境问题、两性关系、战争灾难等; 而作品中关于生命价值、家庭伦理、社会责任的主题也可以促使学生联系自身,激发其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同理,很多文学理论,比如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消费主义等,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观照性。教师可以在讲解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

  ( 四) 结合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融入中国元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在教学中,可以借鉴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有机融入中国元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英美文学中不乏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作家,也有多次文学潮流是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兴起的,比如 20 世纪初的意象主义诗歌运动和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金山诗歌文艺复兴”。庞德、雷克斯罗斯、斯奈德、金斯堡等人都与中国有不解之缘。在授课中融入相关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增强文化自信。此外,还可以进行文学史的中外平行研究,文学意象、主题、人物类型等方面的中外对比研究,以及外国文学中的中国元素研究。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学生在文学阅读中的民族文化意识,保持文化自觉,培养家国情怀。郑振铎先生的《文学大纲》和刘海平、王守仁教授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都是此类研究的先驱。杨金才教授在美国文学教学与研讨中融入“中国作家笔下的美国”“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书写”“中国哲学思想在美国文学中的体现”以及“中国经典作家与美国经典作家比较”等内容的做法,则提供了教学实践方面的重要借鉴[12]。

  四、结语

  英美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 既具有强烈的迫切性,又具有鲜明的可行性,是英美文学课程从附属回归主体的重要机遇。除以上提出的几点改革思路,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评估体系、教师培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革新空间。通过课程思政建设,释放课程潜力,英美文学课程定会在为国家培养优秀外语人才这一事业中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