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我国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1-06-15
简要:摘 要:心理韧性是个体面临外界压力时进行调节和应对的心理机制,被视为积极心理学的热点课题。一直以来,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给予外界的印象较为弱势,因此常被学者们作为心理韧

  摘  要:心理韧性是个体面临外界压力时进行调节和应对的心理机制,被视为积极心理学的热点课题。一直以来,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给予外界的印象较为弱势,因此常被学者们作为心理韧性这一特质的研究对象。为了解国内学者的研究进展,对近十年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评估与现状、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心理韧性的保护作用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在心理韧性这一特质上整体弱于流动儿童之外的儿童;其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外部环境;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家庭幸福感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起到了保护作用。后续研究可以从扩展研究对象、实施有效干预和理论的中国化等角度入手。

我国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

  崔斌,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发表时间:2021-06-10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研究路径

  心理韧性(resilience),又译作心理弹性、恢复力和抗逆力等,是指对于曾经历或正在经历高强度压力或逆境的个体,其身心健康不但未受到不利处境的损害反而在经历逆境后仍能良好适应并积极发展的过程。心理韧性的概念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一经形成,即在西方研究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围绕此主题的研究范围日益丰富,成果颇丰。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外学者关注的多是经历创伤性不利情境、父母患精神疾病等危险因素后仍然发展良好的青少年;相较于国外,国内的研究对象选择则多集中在一些弱势群体,尤其是流动儿童(migrant children)这一特殊群体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一、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评估

  为更清晰地认识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丰富评估的形式与手段尤为重要。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国外比较成熟的相关量表进行引进并修订:如高志华、杨绍清等人对 Wagnild 和 Young 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 (RS-11) 进行了中文版修订,并在实际应用当中对信效度进行了检验。同时,也有部分学者选择自编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评估:如应湘等人以外来务工子女为施测对象编制了一套心理韧性问卷;马林夕基于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使用访谈法开发了一套心理韧性测量工具,信效度均较为理想。

  二、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诸多影响因素,研究者多将其分为三大类:个体因素、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并着重强调了家庭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一)个体因素

  在现有研究中,影响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个体因素集中体现在人格特质上。首先,体现在大五人格特质维度方面,这些维度均与心理韧性相关显著,朱丹等学者研究发现:低神经质、高宜人性与高外倾性的流动儿童具有更好的心理韧性。其次,是自尊人格特质方面,有研究发现:自尊可以预测心理韧性的发展,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会通过自尊的中介实现其对心理韧性的作用。最后,流动儿童的应对倾向也可以对心理韧性起作用,依据其应对倾向的积极或消极,给予积极应对倾向的流动儿童更多的社会支持,可以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二)家庭内因素

  家庭因素在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除去自身,家庭是最接近流动儿童的地方,同时也是最容易对心理韧性产生影响的地方。这些影响主要以父母亲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关系等形式存在着。首先是关怀和依恋方面,家庭关怀可以通过正性情绪提升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正性情绪在其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对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预测性要强于其他因素。其次是教养方式方面,靳小怡等学者认为家长的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影响的群体异质性较为明显:父母温暖理解、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等教养方式同时也会影响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弹性发展。母亲感情温暖在直接作用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影响核心自我评价来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这表明家庭因素可以对一些影响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个体因素产生间接作用。

  (三)家庭外因素

  环境对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作用和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校以及社会支持层面。一方面,在城镇化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无法得到保障,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受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有学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进行了潜在剖面分析,发现心理韧性的潜在类型与年级、学校类型、转学经历密切相关,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也有益于心理韧性的培养,以上研究结论强调了学校对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这对流动儿童的择校、入学有实践价值。另一方面,有学者对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班级环境对社会适应的作用模式进行了探讨,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可通过自尊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产生显著影响。与上文中提及的父母教养方式类似,社会支持系统也可以通过影响核心自我评价来发挥作用。总的来说,流动儿童接受的社会支持愈多,其心理韧性愈好。

  三、心理韧性对流动儿童的保护作用

  心理韧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心理健康方面,心理韧性能够显著地预测流动儿童的抑郁和孤独感,且其预测能力强于学校、家庭和个人因素。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也可以在社会支持和抑郁中起中介作用,可对流动儿童维持心理健康起到保护性作用。其次是主观情绪感受方面,有学者探析了心理韧性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方式,发现其可以通过城市认同、老家认同进而更好地影响文化适应,从而提升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而针对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发现,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分别可以正向和负向预测心理韧性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最后则是社会行为适应方面,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会对其城市和文化适应产生正面影响,心理韧性也会在亲子依恋和城市适应间起中介作用。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学业压力与心理韧性关系密切,社会支持可以间接地通过心理韧性对学业压力产生影响,同时显著影响着流动儿童的活跃和安静退缩。

  四、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由上文可知,近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达到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的发展高峰,但目前的研究方向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者对未来的研究路径做进一步的规划和考量。

  (一)走向全面的流动儿童研究范围

  现有的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研究基本上忽视了这一群体的存在,对于这一“城市原住民”群体,需要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在新城市环境下的社会、学校和文化适应问题。心理韧性研究专家 Werner 认为 11 岁及以下是发展心理韧性这一特质的黄金年龄,因此如果能在这一时期规范孩子心理韧性的发展,帮助他们梳理心理活动,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无疑能够事半功倍,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受教育权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去标签化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

  心理韧性作为积极心理学的热点课题,应从优势的而非缺陷的角度去理解这一概念。首先需要对“流动儿童”进行去标签化,“流动儿童不如城市儿童心理健康等结论”等诸如此类的判断应谨慎使用。“流动儿童”这一定位造成了他们在同伴交往中缺乏优越感,表现出退缩、回避等行为,即使对于同伴的善意与友好,他们的应对也不甚恰当。其次应当关注流动儿童积极的一面,有学者认为,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所接受的教育要更好,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和素质。

  (三)落到实处的实际应用价值

  近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大多局限于理论,即便有应用价值,也主要是一些政策性的对策建议,对流动儿童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这就需要学校培养教师的理解能力,教师只有理解流动儿童的内心世界、识别他们的心理特点,才可能使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正常发挥作用。李孟泽等学者提出需要给流动儿童一个消除歧视的健康的社会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并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扶持力度,使流动儿童尽快融入流入地。但是现实状况仍不容乐观,各地区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无异于空头支票,流动儿童在义务教育后的受教育问题依然未得到整体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