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特点的调查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0-11-30
简要:摘 要 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使用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量表调查湖南 1044 名初高中生,以探究我国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特点。结果表明,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各策略之

  摘 要 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使用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量表调查湖南 1044 名初高中生,以探究我国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特点。结果表明,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各策略之间差异显著,补偿>损失性选择>优化>选择性选择;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有学段差异,高中得分高于初中; 在损失性选择策略上有年级、性别差异,初二得分低于高中各年级,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普通类高中与示范类高中学生意向性自我调节在选择性选择、补偿两策略上差异显著。这说明,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存有学段、性别、学校类型上的差异。

  关键词 积极青少年发展; 意向性自我调节; SOC策略

  分类号 G635.5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11.003

心理技术与应用

  本文源自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年11期孙姣 钟妮 毛晋平《心理技术与应用》办刊宗旨:介绍、推广心理技术,提高心理服务实效;运用、开发心理技术,促进心理技术创新;提供心理技术研究、探讨及应用的交流平台,搭建心理学研究成果与社会应用之间的桥梁。

  1 问题提出

  意向性自我调节指个体积极协调情境要求、资源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优化自身发展的一系列行动过程(王国霞,盖笑松, 2011),由 Gestsdottir 与 Lerner(2007)提出,是描述青少年积极调控、管理自身发展之能动性的一种新形式。

  积极青少年发展系統论认为,每个青少年都有积极发展的潜能,发展不仅有可塑性,还具有能动性,个体可通过积极参与并调控与环境的匹配度促进自身的积极发展(Lerner, 2006)。意向性自我调节作为实现个体能动性的一种调控形式,可通过协调使用具体的调节策略,帮助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取促进发展的生态资源或“营养素”,使自身得到积极发展(常淑敏,宋育珊,魏亦峰, 2017)。实证研究也显示,意向性自我调节与青少年的一些积极发展(如自信、竞争力、个性、同情心等)正相关,与一些消极发展(如抑郁、过失行为、冒险行为等)负相关(Gestsdottir & Lerner, 2007; Gestsdottir, Lewin, Eye, & Lerner, 2009; Zimmerman, Phelps & Lerner, 2008)。

  个体意向性自我调节的策略(SOC)包括选择性选择、损失性选择、优化、补偿四种。选择性选择(elective selection)指个体将集中有限的精力与资源用于想要的目标,以促进发展; 损失性选择(loss-based selection)指个体由于资源损失调整或重构目标系统,以维持某种功能水平(即把资源放在其他可利用的潜在选择上); 优化(optimization)指个体通过对实现过程的监控,合理地分配资源,促使目标获得最优效果; 补偿(compensation)是当资源损失时,个体寻求替代性的方法来达到目标(贾远娥, 张晓贤, 2013; Gestsdottir, Urban, Bowers, & Lerner, 2011)。其中,选择性选择、补偿策略的使用主要是个体通过调整与改变外部环境来促进目标的实现,优化、损失性选择的使用则重在通过调整自身去适应环境的限制以促进发展。只是优化策略采用的是进取型方式,而损失性选择策略则采用的是防卫型方式。青少年选择与使用这些调节策略的倾向既可反映在其发展方向、达到目标的手段及目标的维持上,也与其心理结构的发展水平有关。有研究认为,个体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发展会受生物成熟因素、认知发展水平等影响(Baltes & Dickson, 2001)。从认知发展的机制看,选择性选择、损失性选择策略的调节多是通过“同化”过程来实现,补偿、优化策略的调节则主要是通过“顺应”过程实现。青少年期应该是意向性自我调节的敏感期(Gestsdottir, Urban, Bowers, & Lerner, 2011)、 发展渐趋成熟期(Gestsdottir & Lerner, 2008)。如,实证研究显示,损失性选择多在青少年晚期才从选择性选择中分化出来(Gestsdottir, Bowers, Eye, Napolitano, & Lerner, 2010)。但现有实证研究的结果也不一致。国外有研究显示,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先随年级增长显著下降(主要为 5~7年级), 之后又有上升(Zimmerman, Phelps, & Lerner, 2007); 我国学者对 14~23 岁青少年的研究则显示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发展水平呈缓慢增长,损失性选择是青少年首先选择使用的调节策略(冯金平, 2006)。还有研究显示,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发展存在群体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趋势有所不同(Bowers,Gestsdottir,Geldhof,Nikitin,Eye, & Lerner, 2011); 初中生的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可受学校提供的自主性机会的影响(郑圆皓,张卫,李盛兵, 2015),而这可能与学生受褒奖的差异、自我概念的清晰性(徐海玲, 2007)及自我认识(Higgins,1996)等相关。显然,以上显示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还可能受学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发展的生态系统论也强调,个体的实际生活环境与其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家庭、同伴、学校等是个体最直接的微观环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影响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可影响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张文新, 2002)。

  近些年,我国的学校教育更为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对青少年个性品质,如自主性发展及自我管理能力等的关注弱化。显然,从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及发展的生态系统观来看,这对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发展存在影响,但现有研究对此的探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将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论及发展的生态系统论,调查当下我国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的特点,旨在为丰富对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认识,指导学校教育提供客观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以湖南省两市四所学校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2~18岁之间。共发放问卷1300份,剔除漏答、多答、规律作答的问卷后,获有效问卷1044份,回收率为80.31%。其中,初一187人,初二195人,初三175人,高一185人,高二180人,高三122人; 男生546人,女生498人。

  2.2 研究工具

  采用Freund与Baltes(2002)编制的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问卷简化版。该版本共24个项目,包括选择性选择、优化、补偿、损失性选择策略四维度,每个维度包含六个项目。鉴于原模型的拟合指标不很理想(χ2/df=3.86, RMSEA=0.052, NFI=0.782, CFI=0.827, TLI=0.806),本研究对问卷进行适应性修正。删除载荷系数低于0.4的三个项目,即5题、16题、22题,保留21个题项。通过验证性分析,修正后的模型拟合指标如下:χ2/df=3.59, RMSEA=0.050, NFI=0.834, CFI=0.874, TLI=0.855,达到尚可水平。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5代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得分越高代表意向性自我调节水平越高。 本研究中的总体α系數为0.793,各维度的α系数在0.709~0.778之间。

  2.3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在征得取样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知情同意且被试清楚填答要求后

  ,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团体施测,施测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采用SPSS 24.0和AMOS 24.0对调查数据进行管理与处理分析。

  3 结果

  3.1 描述统计

  表1列出了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得分状况。结果表明,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各策略之间的均分差异具有显著性(F=104.66, p<0.01),事后比较显示,各策略两两之间差异均显著(p<0.01),从高到低依次为:补偿>损失性选择>优化>选择性选择。补偿策略得分最高,选择性选择策略得分最低。

  3.2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发展特点

  3.2.1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的学段比较

  对初、高中学段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总分及各策略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2),初、高中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总分存在差异(t=2.82, p<0.01),在优化、损失性选择两种策略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高中段青少年得分高于初中段青少年的得分(t=2.20, p<0.05; t=3.61, p<0.01)。

  3.2.2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的年级比较

  为进一步了解学段差异的具体表现,本研究对意向性自我调节总分及优化、损失性选择策略的年级得分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事后比较。结果表明(见表3、表4),从初一年级到初二年级,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及各策略的得分都在降低,到初二年级之后,各得分逐渐上升; 但到高中一年级后,上升的差异才具有显著性。其中,损失性选择的年级差异主要表现为:初中与高三年级之间得分差异显著,即高中各年级得分都高于初二年级(p<0.05),高三年级得分高于初中各年级(p<0.01); 在高中段,仅有高三年级得分高于高二年级,差异边缘显著(p=0.09)。这表明,损失性选择的发展趋势为:初中阶段的水平偏低,但从初二年级起有缓慢上升,到高中一年级时其变化具有了显著性,之后虽在高中各年级之间的发展水平略有些起伏,但与初中的差异仍具显著性。这提示,高一可能是青少年损失性选择策略发展的敏感期。意向性自我调节总分的年级差异主要表现为:初二年级得分低于高中一、三年级,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初二年级得分也低于高二年级,但差异为边缘显著(p=0.067)。优化策略的年级差异则主要表现为初二年级低于高二、高三年级,但差异都为边缘显著(p=0.063, p=0.076)。

  3.2.3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的性别比较

  通过对男、女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做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男、女生在意向性自我调节总分及选择性选择、优化、补偿策略上的得分差异不具显著性,仅在损失性选择策略上的得分差异有边缘显著性,表现为女生在损失性选择策略上的得分高于男生(t=1.88, p=0.06)。

  3.2.4 高中生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的学校类型比较

  鉴于当下我国中学在高中阶段划分为示范类中学与普通类中学两种类型,为了解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与学校氛围的关系,本研究对学校类型与高中生的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特点之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见表6),高中生的意向性自我调节在选择性选择、补偿策略上存有学校类型的差异。在选择性选择策略上,示范类高中学生得分低于普通类高中(t=-2.18, p<0.05); 在补偿策略上,则示范类高中学生得分高于普通类高中学生(t=2.25, p<0.05); 但意向性自我调节总分及优化、损失性选择策略的得分上,学校类型的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4.1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各策略发展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被调查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各策略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得分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补偿、损失性选择、优化、选择性选择; 即补偿策略得分最高,选择性选择策略得分最低。这表明在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中,补偿策略使用多, 是主要策略; 而选择性选择策略的使用最少。 这与国内冯金平(2006)的研究结果部分相似,他们发现在 14~17 岁的青少年中,选择性选择是使用最少的策略,但使用最多的策略是损失性选择。

  依据意向性自我调节策略的特点及关系,补偿策略是一种维持与促使目标实现的策略,多在当个体面临资源损失并影响目标实现时,通过寻求外部帮助以努力促使目标达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它是青少年自我调节的主要使用策略。这表明当下青少年的自我管理及自我调节中,采用的调节策略并不是将个体有限的精力与资源集中于想要的目标,即“选择性选择”, 而是更多地采取寻求替代性帮助等方法来达到目标,即采用补偿性策略。这可能与我国青少年面临的学习竞争压力较大有关,如中考、高考。面对这些目标,他们在努力时,可能更多地使用补偿策略,如外部的帮助等,进行自我调节以实现与维持目标,较少采用选择性选择策略。选择性选择策略的使用主要涉及个体自我发展的方向、发展目标的设定,这说明青少年更多地关注目标达成,而不是考虑目标设置。不论个体状况如何,我国青少年在中学阶段面对的都是中考、高考等竞争性的发展性目标,且这些目标多是由家长、教师设置与选择的,他们只需要去努力实现,从而导致他们较少使用选择性选择策略。而损失性选择策略是指个体针对不可获得的目标,重构自己的目标系统,把资源放在其他可利用的潜在选择上。它是个体通过调节自我适应环境从而实现更优化发展的一种保护性调节策略。国外研究显示,损失性选择策略多在青少年中晚期才从选择性选择中分化出来(Gestsdottir, Bowers, Eye, Napolitano, & Lerner, 2010)。本研究的结果与其相似,也显示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时,这种策略的使用明显增加,高于初中阶段。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不仅会通过调节环境、优化环境资源来促使目标达成,也会通过调节自身来顺应环境以促使目标达成。甚至到高中阶段后,通过调节自身来顺应环境的策略的使用会多于调节外部资源促使目标达成的策略的使用,这将有助于达成期望的结果,及控制非期望结果。但本研究的这一结果与国内冯金平(2006)的研究有所不同,这可能与被试量不同有关,也可能与不同年代我国基础教育的竞争性程度不同有关,有待之后进一步探究。

  4.2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学段差异

  本研究发现,青少年总体意向性自我调节水平存在学段差异,高中阶段青少年得分高于初中阶段青少年,在优化、损失性选择两策略上也同样表现出高中生得分高于初中生。进一步对各年级得分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学段差异主要存在于初二年级与高中学段之间,初二得分低于高中各年级。这表明初二年级可能为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意向性自我调节是一种以促进自身发展为目的的调节,会随青少年的自我探索与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发展。从初二开始,随着青少年思维灵活性、意志力的迅速发展,独立性的增加,青少年的自我认识较初一时在客观性方面也有了些发展,但这些也可能使其主观的“自我同一”更为不稳定,反而促使其意向性自我调节水平有些下降。而随着身心逐渐成熟又面临中考,初二之后,青少年的自我调节倾向逐渐提升。尤其到高一,进入新的学习阶段,青少年需要对自身未来的发展进行选择、设置与规划,这些促使他们的自我调节更是有了明显的提升。国内学者王国霞(2018)通过访谈研究也发现,个体的灵活性、目标多样性在青少年期会发生较大变化; 高中生在目标受阻时灵活采用替代目标的能力较初中生有了一定发展。国外研究结果也显示, 在高中阶段, 意向性自我调节的水平随年级增长而提升(Bowers, Li, & Kiely, 2010)。总之,国内外研究都显示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存在发展的关键期, 初中后段到高中时的变化较大(冯金平, 2006; Gestsdottir, Urban, Bowers, & Lerner, 2011)。

  4.3 男女青少年在损失性选择策略上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意向性自我调节总分及选择性选择、优化、补偿策略上的得分差异都不具显著性,仅在损失性选择策略上差异显著,表现为女生在损失性选择策略上的得分高于男生。损失性选择是个体在追求目标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所使用的调节策略,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自身去适应环境。这表明,女生面对真实或者预料中的损失时,更多采取重建更有把握实现的目标或重构目标系统的措施,以把精力与资源放在其他可利用的潜在目标上。这不仅反映出女生的自我调节开始出现发展性转变的时间可能比男生要早; 也显示出为促进积极发展,女生不仅会调节外部资源来满足或适应个人目标的需要,也会调节自己去灵活地应对与适应环境的限制、顺应环境。而发展的实现正是需要个体对目标进行正确的选择、把握与调节。

  4.4 学校类型对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选择性选择、补偿策略在学校类型之间存有差异,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相似(郑圆皓,张卫,李盛兵, 2015; Hawkins & Weis,1985; Eccles,Midgley, & Wigfield,1993),支持了学校生活环境可影响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观点。从本研究结果看,普通类学校青少年的选择性选择策略的得分高于示范类学校的青少年,而示范类学校青少年补偿策略的得分高于普通类学校的青少年。选择性选择涉及发展方向,可为发展获得最优化的资源,提高达成目标的效率。在我国,相比普通类学校学生,示范类学校学生所面对的升入优质学校的竞争压力更大。同时,示范类学校为学生营造的满足心理需要的环境氛围与普通类学校也有所不同。在“高手云集”的环境里,成绩目标的维持并不容易。这些不仅引导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其对目标实现與维持的觉知。为此,他们可能需要使用补偿策略,如寻求他人帮助,充分使用未激活的资源, 或更加努力地将时间精力集中在最主要的目标任务方面,即重新分配资源来维持目标或达成目标,以实现积极发展。而身处普通类中学的学生,学校的类标签使其要面对实情做出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的选择,选择性选择策略的使用也就有所增加。

  5 結论

  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各策略的发展存有差异,相对而言,补偿策略使用较多, 选择性选择策略使用较少; (2)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发展有学段差异,初二年级是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 (3)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发展在损失性选择策略上有性别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4)学校类型对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发展有影响,普通类高中与示范类高中学生意向性自我调节在选择性选择、补偿两策略上差异显著。

  参考文献

  常淑敏, 宋育珊, 魏亦峰 (2017). 外部发展资源与青少年早期幸福感的关系: 内部发展资源和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多重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 24 (5), 49-55.

  冯金平 (2006). 青少年生活管理策略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大学.

  贾远娥, 张晓贤 (2013). 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新视角:意向性自我调节. 心理研究, 6 (2), 90-96.

  王国霞, 盖笑松 (2011). 青少年期的意向性自我调节. 心理科学进展, 19 (8), 1158-1165.

  王国霞, 李涛, 兰公瑞, 盖笑松 (2018).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特点的访谈研究.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34 (10), 11-14.

  徐海玲 (2007). 自我概念清晰性和个体心理调适的关系. 心理科学, 44 (1), 96-99.

  张文新 (2002).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郑圆皓, 张卫, 李盛兵 (2015). 学校氛围与初中生学校适应: 意向性自我调节的中介作用.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8 (4), 47-52.

  Baltes, P. B., & Dickson, M. W. (2001). Using life-span models in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The theory of 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 (SOC).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5 (1), 51-62.

  Bowers, E. P., Gestsdottir, S., Geldhof, G. J., Nikitin, J., Eye, A., & Lerner, R. M. (2011).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intentional self regulation in adolescence: Implications for positive and problematic development among diverse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4 (6), 1193-1206.

  Bowers, E. P, Li, Y., & Kiely, M. K. (2010). The five Cs model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9 (7), 720-735.

  Eccles, J. S., Midgley, C., & Wigfield, A. (1993).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The impact of Stage-Environment Fit on young adolescents experiences in schools and in famil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 (2), 90-101.

  Freund, A. M., & Baltes, P. B. (2002). Life-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selection, 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asurement by self report and construct valid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4), 642-662.

  Gestsdottir, S., Bowers, E., Eye, A., Napolitano, C. M., & Lerner, R. M. (2010). Intentional selfregulation in middle adolescence: The emerging role of loss-based selection in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9 (7), 764-782.

  Gestsdottir, S., & Lerner, R. M. (2007). Intentional selfregulation and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in early adolescence: Findings from the 4-H study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 (2), 508-521.

  Gestsdottir, S., & Lerner, R. M. (2008). Positive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The development and role of intentional selfregulation. Human Development, 51 (3), 202-224.

  Gestsdottir, S., Lewin-Bizan, S., Eye, A., Lerner, J. V., & Lerner, R. M. (2009).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election, 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in adolescence: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implic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 (5), 585-600.

  Gestsdottir, S., Urban, J. B., Bowers, E. P., Lerner, J. V., & Lerner, R. M. (2011). Intentional selfregulation, ecological assets, and thriving in adolescence: A developmental systems model. In Lerner, R. M., Lerner, J. V., & Bowers, E. P. Thriv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The role of selfregulation processe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33 (3), 61-76.

  Hawkins, J. D., & Weis, J. G. (1985). The social development mode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linquency prevention.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 6 (2), 73-97.

  Higgins, E. T. (1996). The“selfdigest”: Selfknowledge serving selfregulatory fun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6), 1062-1083.

  Lerner, R. M. (2006). Developmental science, developmental systems, and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Lerner, R. M.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 (pp. 1-17). Hoboken: Wiley.

  Zimmerman, S., Phelps, E., & Lerner, R. M. (2007). Intentional selfregula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Assessing the structure of selection, 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processes.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Science, 1 (3), 272-299.

  Zimmerman, S., Phelps, E., & Lerner, R. M. (2008). Positive and Negativ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in U. S. Adolescents: Where the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meets the deficit model. Research in Human Development, 5 (3), 15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