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当下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理论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教学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应用型高质量人才,因此,在高校专业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法律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实践能力,基于“经济法”课程教学,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尤为重要。“经济法”课堂教学在全新的教育模式之下,应改变原有的讲授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与引导教学,全面优化课堂教育模式,培养更多经管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目前,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仍旧沿用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注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理论讲授,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应对“经济法”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探寻经管类专业教学的创新性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要[1]。
一、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切以学生为主是目前教学改革中倡导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启发学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经营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要求,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知识水平为学生提供学习案例,设计模拟法庭及专题活动,启发学生的经济法律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启发学生运用经济法解决实際问题的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2]。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强实践性教学是目前“经济法”教学中倡导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应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让学生理解掌握经济法知识,并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让学生从原本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三)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当下社会不仅要求人才具有专业知识,又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法律综合素养。在当下的高校人才培养中也应注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应根据经济法理论教学的相关理念,突出法律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经济法的同时,养成独立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加符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四)推动学科持续性发展
随着当下科技发展逐渐加快,很多学科都出现了专业性和边缘性的发展趋势,对当下的高校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传统的理论性教学模式之下,不能够满足经管类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在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后发现,采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及以实践为本的教学模式,恰好可以弥补经管类教学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在全新的教育模式之下,应充分加强经管类专业教育的全面性,使“经济法”教学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并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二、“经济法”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时长过短
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经济法”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在大多数高校当中“经济法”课程的课时只有36个学时左右,比其他专业课的课时少将近一半,但是经济法本身的课程容量较大,具有很多理论概述及法律制度内容,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等,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教学时间较少,导致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讲述理论为主,很少进行实践案例教学。
但经管类专业学生本身的法律基础较为薄弱,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真正学好经济法,再加上缺乏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学生只能达到一知半解的学习程度,难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二)案例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由于课时限制再加上很多经济法教师一般属于非法学专业教师,对经济法的实践运用并不熟悉,这也导致在实际案例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帮助有限。随着当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众多教师逐渐认识到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实践经验及实践案例缺乏新颖性和针对性,长期重复使用的案例教学内容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经济法教学中使用的案例仅限于对案例进行讲解,不能对案例进行延伸和扩展,导致整个案例教学局限于形式教学,难以发挥教学的应有作用。
(三)考核方法未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经济法”课程的考核集中于期末闭卷考试,主要根据考试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只能对学生的案例记忆及知识记忆进行考查,不能够考核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考前一段时间内对教材进行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生上课时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极大影响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甚至很多学生还会出现旷课的问题,所以,单一闭卷考试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
(四)课程安排缺乏专业性
目前,高校经管类专业包含很多分支专业,比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这些专业都有着各自的突出特点,课程中也会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实践学习,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经济法”教学中,并没有根据专业特点展开个性化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只注重理论知识,忽略了专业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
三、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优化要求
(一)更新教育观念
优化“经济法”课程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将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经管类专业学生本身不具备较好的法律知识基础,以往的学习方法不够完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完全分离,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即便是学生认真学习也无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相衔接,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因此,在课程改革优化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及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构建高质量的新型教育模式。
推荐阅读:经济管理文摘发表职称论文认可吗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