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职称论文发表-小语教材中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5-07-18
简要:小语教材中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刊发,树人论文发表网

    什么是养成教育?目前普遍的观点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心理学上认为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 形成良好的习惯。笔者从教育教学的实践来看,养成教育应该包括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两方面。
    那么,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是什么呢?

小语教材中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刊发,树人论文发表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说:“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以导致事业的成败,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而且习惯决定人的命运。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还有这样一篇报道: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于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你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又回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学者的这番话,“从根本上说”学的是什么呢?是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做人。学者的回答说出了最普遍而又最具有教育意义的道理——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孔子也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苏教版教材就有老夫子高瞻远瞩的眼光。在小语1—6年级的12册教材中,每册都在开篇部分特设“专项”专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坐姿、握笔方式、读写姿势开始;到六年级学生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做到了连续性、持久性,促进了长效发展;体现了长期性、整体性,考虑了阶段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为了您能更直观地了解每册教材对养成教育的精心设计和独到安排,笔者列表作如下统计:

苏教版小语1--12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

内容

分析

评价

第一册

1、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2、爱惜学习用品

侧重于习惯的养成

正确的姿势利于专心学习,利于健康。“爱物”习惯从爱惜学习用具开始。

第二册

1、乐于倾听 2、勇于发言 3、认真写铅笔字

既是学法又是习惯的养成

“听、说、读、写”一次性就讲到了三个方面。

第三册

1、勤于朗读背诵 2、乐于课外阅读

习惯和学法交融

诵读是学好语文的成功之路,课外阅读则为其插上理想的翅膀。

第四册

1、勤查字典 2、主动识字

都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字典是不说话而又忠实的老师。

第五册

1、认真写钢笔字 2、认真写毛笔字

认真写字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也是语文素养的构成因素之一。

第六册

1、自主预习复习 2、认真完成作业

1、是学法也含习惯。2、侧重习惯养成。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第七册

1、读书有选择 2、读书做记号

1、侧重学法 2、既是习惯又是学法。

学会选择,学会读书,才能事半功倍。

第八册

1、坚持写日记 2、爱护图书

1、学法和习惯的结合 2、习惯的养成

语文的学习就是理解和运用,日记是两者很好的体现。

第九册

1、读书做笔记 2、随时使用工具书

学法和习惯的充分结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进货”,写作时“出售”。

第十册

1、自主修改作文 2、多种渠道学语文

习惯和学法的有益结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十一册

1、不懂就问 2、勤于搜集资料

学法和习惯的融合

学会问,学会汲取,学会积累,厚积才薄发。

第十二册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学法和习惯的最高境界

会读书,会读生活这本书,再用到生活中去。什么境界呢?

总体评价

   从第一册到十二册充分体现了小学生年龄的特征,认知的水平,生活的现状,由对学法和习惯的单一要求,逐渐到学法和习惯的彼此侧重,最后到养成教育两个方面的不分彼此,相互交融。

 
    更为匠心的是编者把养成教育有机地融合在课文内容当中,一改专项的图示教育,或是用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来启发,如《怀素写字》(小语第一册第12课),《学棋》(第四册13课)。或用曲折感人的事例来鞭策,如《说勤奋》(第七册16课),《好学的爸爸》(第二册13课)。或用浅显的理论开门见山的引导,如《读书要有选择》(第十二册11课),《读书模放路虎》(第九册11课),《精读与略读》(第十册13课)。或是联系生活潜移默化,如《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五册2课),《苹果里的五角星》(第八册5课),《学会合作》(第十二册11课)。或用大自然的神奇感染激发,如《石头书》(第五册17课),《大自然的文字》(第十一册24课)……真正做到了天衣无缝、鬼斧神工,而又“润物无声”。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问:既然编者把养成教育如此完美地渗透到教材中,又该如何去落实呢?在实际教学中,本人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增强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笔者认为,小学六年加上初中三年是养成教育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一个人今后一生成败的关键时期。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认识到养成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且长期关注,课堂引路,课文渗透,身体力行,家校配合,好习惯就能养成。然而,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反复训练,而且是长期的反复训练。有人做过实验,一个好习惯至少要重复21次才有可能形成。这就需要我们清醒的意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持久性,必须放眼未来,小处着手,从起始年级开始,从点滴抓起,让良好的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品质,伴其一生。我曾在全校班主任工作会议上强调:抓学习习惯从坐姿和写字开始,抓养成教育从“入厕”开始!(我总认为:“入厕”习惯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签”。一个厕所是一座城市文明与否的“窗口”。我曾几次去江浙一带旅游,那里的厕所真的可以用“雅”和“净”来形容。在那里你才能读懂“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真正含义!一个连厕所到如此用心的地方,能不繁荣吗?)试想一个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字又写得东倒西歪的学生,你能相信他是好学生吗?
    二、书本导向,身体力行,有机渗透
    教材当中关于养成教育的专项训练,和课文的有机渗透已经明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以书本为依托,不断强化学生对其认识的深度。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传授、掌握,到反复纠正,课堂关注与提醒,直至内化为性格、意识和思想,形成自觉。“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还要授之以“网”(笔者注:捕鱼的工具),授之以“食”(烹饪的方法)。让学生从中受益,享受快乐,受用终生。例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除了上课时要求,让学生了解相关利害也很重要。据资料显示:小学生中65%左右的人脊椎变形,如果长期发展危害可想而知。当学生明白读写姿势不光关乎学习,还紧密健康,不引起重视不行啊!这种内驱力“迫使”学生自觉养成习惯。
    当然,身体力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也极为重要。如果一个教师自己乱扔纸屑,随地吐痰,你再去要求学生不做这些,效果就大打折扣。反之,为人师表、严于律己、身正为范,言行一致,那么你给学生输送的就是“正能量”。就像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答中外记者时所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亦如《争论的故事》一文所表达的:光争论不休,不去行动,就会错失良机。为师者应该先做起来,而且为表率的做起来,大家就会奉你为榜样,向你看齐,一起行动,才会成功。

小语教材中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刊发,树人论文发表网

    三、课内规范,课外引领,家校配合
    中外教育家都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标》(2011版)也强调“(小学)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在“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写作”评价、“口语交际”评价等方面均增加了落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要求。因此,在每个学段,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绷紧养成教育这根弦,用制度来规范,用激励来深化,用训练来强化,用活动来巩固。最终达到“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语)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特别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感召,通过合作去帮扶,还应运用激励去点燃他们奋进的火花,让他们感受到进步与成功带来的喜悦,久而久之自觉地摘掉“后进”的帽子。那么,全班的“春天”还会远吗?
    诚然,现实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学生往往存在校内和校外,说和做不一致的现象,校内是好学生、乖孩子,而在家是“小皇帝”,这是两元人格的现实纠结,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双重人格,染上言行不一的恶习。如此必然会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班就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吃饭挑食……我很无奈,但如果放任,我们在校内强化的养成教育,用的是“加法”,在家里成了“减法”,发展下去收效甚微!怪不得叶老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故此,寻求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让家庭和我们一起做养成教育的“加法”,最起码不能做“减法”。于是我找家长谈心,使他们明白: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总之,“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它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 (著名教育家关鸿羽语)。”那就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吧!(文章来源:树人论文发表网,职称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