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智慧教育中课堂师生关系的嬗变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0-10-31
简要: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阶形态。在此背景下,智慧教育形态下的课堂教学内涵将发生重要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将发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阶形态。在此背景下,智慧教育形态下的课堂教学内涵将发生重要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将发生转变。引发智慧教育形态下课堂师生关系转变的主要动因是: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主体互动方式的虚拟化以及深度学习方式的影响。

国际公关

  本文源自国际公关,2020(12):138-139.《国际公关》杂志宗旨:传播公关理念,交流技术经验,促进市场繁荣,推动中国公关咨询业的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立足专业市场,关注社会和业界热点,坚持独立、公正和百家争鸣;以新闻调研的报道方法,建立符合品牌发展和时代潮流的杂志风格。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育的主流业务融入了新技术的应用,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一、智慧教育中课堂教学的内涵

  与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不同,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融入了新的技术手段,为学习活动营造出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体验感的智慧学习环境,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智能化教学。新技术使智慧教育形态下的课堂教学内涵有了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学习环境有别与传统课堂

  智慧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技术是学习分析技术,通过对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测量、收集、分析、挖掘,为教学活动提供决策和帮助。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大学相继启动了教育大数据研究的项目研究计划。美国教育部2012年发布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介绍了美国国内大数据教育应用领域、案例和面临的挑战,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启动了教育数据研究项目。我国部分高校和教育企业也启动了研究计划,探索利用大数据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智慧课堂利用无线网络、教育云资源和无线学习终端提供学习服务,消除了师生间的时空阻隔,构建出智能化的学习空间。

  (二)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课堂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和学生被动的学习。传统课堂下教师难以捕捉学生心理活动的“微样态”,对教学效果的判断总是以教师的教学经验为主,不能及时准确的给出教学评价,师生间缺少互动和课内协作。智慧课堂用传感器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捕捉学习数据并加以分析,能更科学、客观的反馈教学效果,师生间通过网络空间实现了更加立体的交互,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互动。

  (三)实现了教学活动的全智能化

  智慧教育形态下的课堂活动,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活动全部纳入智能教学平台。教师利用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和评测,及时获得课前学习反馈,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给出科学的学习指导意见实施精准教学;课中,教师布置课堂学习任务,通过“沉浸式多媒体”或“计算机模拟现实”,营造出沉浸感、交互性的学习体验,克服了传统教学环境限制;课后,根据课前、课中每个学生学习状况,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实现个性化的因材施教。

  二、智慧教育课堂师生关系的转变

  技术改造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使得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改变。在教育领域,对传统的师生关系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师生关系的主体意识发生转变

  中国人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师生关系主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及“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即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传统的教学关系,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和知识背景,容易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失。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强化了教师的主导性和支配地位,短时间内可以快速的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期如此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1],智慧课堂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的地位是对等的主体,是“‘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自有的,但客体——除教育内容之外——都是由语言、媒体、环境等教育以外的中介充当”。[2]智慧课堂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自主选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帮助学生选择适配的学习资源,促进学习者的认知、评价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也使教学过程间接化,打破了教师的权威性和对学生的绝对控制,学生可以无拘束的展示自己的想法。传统课堂面对面的师生互动被基于网络媒体教育平台的师生关系取代,使传统的师生关系面临挑战。

  (二)师生交流方式发生转变

  技术蕴含着巨大实践效能,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师生之间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人们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常常需要针对特定环境,创造一个以人为本,以机为核心,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复杂人工系统”[3],智慧课堂下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方式是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的交流,改变了传统课堂的面对面交流,交流方式变的更加灵活高效,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束缚。

  (三)“教”和“学”的方式发生转变

  中国传统观念遵从“天地君亲师”,教师地位的崇高性和知识的权威性无人敢僭越。学生唯先生耳提面命,惟命是从,不敢对教师的权威发生质疑。这种关系的不对等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信息资源占有的不对称性密不可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与“学”关系的不对等性正在发生改变,知识的获取途径更加多元,学习的自主权得到普遍重视。

  随着教育信息化下一个发展阶段——智慧教育——的到来,学习模式将更加多元。出现了自助学习模式、群组学习模式、入境学习模式、创客学习模式等,用以满足不同学习类型学习者的需求。教学过程不再拘泥于“理论很丰富,实践没变化”的尴尬境地。例如美国的AltSchool就将个性化学习以规模化的方式展开,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不同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依据学生在数据库中的学习记录特点,设计针对性极强的个性化课程。学习者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参与课堂以及课堂以外的学习活动,能随时随地从云端获取资源的高效学习,师生之间不再受时空的阻隔。

  三、智慧教育中课堂教学关系变革的动因

  (一)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4],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这对实现教育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创新,使教育更能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其主要特征是实现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旧有的教育观念,使教育理想得以实现,并且促进了教育主体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教育主体互动方式的虚拟化

  智慧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支持下的泛在式的学习交流空间,为教育主体间交流互动搭建起虚拟的桥梁。它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师生间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师生间的关系。在此虚拟桥梁下师生间通过各种软件通信工具实现同步和非同步的交流互动。师生间、生生间可以围绕教学活动内容开展不同话题的讨论、不同层次的主题交流。虚拟化的互动交流使交往变得更加自由轻松,减少了。

  (三)深度学习方式的影响

  学习主体间的关系指向深度合作。深度合作是通过深度学习活动建立起的关系。深度学习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FerenceMarton和RogerSaljo通过一系列学习实验得出的结论。结论表明人的认知维度层次有深浅之分,存在深度学习(DeepLearning)和浅层学习(SurfaceLearning)。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浅层学习的水平是识记(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深度学习是达到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和综合(Synthesis)的高级学习阶段。[5]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基于大数据和学习分析等技术,为学习参与者提供丰富、高质的学习资源;能够感知学习的情景和学习状态,依据学习者的数字学习档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诊断、学习建议和学习服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多维度、全方位、立体的学习通道,使学习者的感官受到有效的刺激;有效捕获学习者思维的微妙变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分析判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利用合适的技术和学习资源,为学习者呈现解决困难的方法路径,推动学习者深度学习思维的形成。深度学习是师生间、生生间深度参与、深度理解、深度评价和深度合作的过程。

  四、结语

  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智慧教育阶段,师生关系始终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智慧教育虽然改变了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间互动的主体意识,但师生关系始终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智慧教育形态下师生关系将朝向更加开放、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2.

  [2]叶晓玲,李艺.论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及其中的延异运动——基于技术现象学观点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06).

  [3]赵向军著.智慧教育系统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