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教师论文投稿培养学困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6-09-11
简要: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开始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了,学困生是每个学校都存在的一类学生,那么如何针对学困生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兴趣呢?本文是一篇 教师论文投稿 范文,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开始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了,学困生是每个学校都存在的一类学生,那么如何针对学困生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兴趣呢?本文是一篇教师论文投稿范文,主要论述了新课程下培养学困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教师论文投稿

  摘 要:本文从自己的教学中,讲述如何更新教育观念,主动转换角色,自觉适应新课改需要,着重引导学困生的主动参与,应给学困生足够的探究空间,让学困生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地促进学困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学困生,实验探究,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

  一、课堂教学上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困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是体现在学生原有的物理知识基础上但又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而“欲望”会让人产生一种冲动,是动力的源泉。《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物理向生活物理的转变。

  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学困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情境,要把握好“激励情感――设计问题――组织问题”三个环节,创设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难易适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使他们关注学习,就要尽可能创造或利用适合于学困生特点的学习环境,以及物理内容的生动性和物理方法的直观性,使学困生面临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并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困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物理的学习活动中。

  二、把学困生变成学习的真正主人

  在中学阶段,学困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他们总想成为研究者、发明者、探索者。凡是学困生能看懂的内容就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困生动手操作能得出的某一规律,就放手让学困生去完成;凡是学习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困生去解决。这样,就能让学困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求知,从而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是物理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段话强调了物理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课改前,很多物理教师为了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给学困生的“活动”时间很少,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和采用题海战术,由此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探究本身的价值,导致学困生遇到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严重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三、引导学困生大胆猜想、质疑

  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借自己的直觉,先提出某种有目的的猜想,再进行验证,从而揭示出某一类物理问题的有关规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对物理问题进行大胆、有目的地猜想,促进学困生主动学习。

  通过新课改的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引导学困生自主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困生自主探索学习,是让学困生主动探索物理知识,形成一定物理技能的同时,发展学困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物理知识的获取与智能的发展同步的目的。

  四、注重课堂上对学困生的激励性评价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励学生学习”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评价,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促进学困生进一步地去探究、发现。比如,我在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让学困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记录和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规律,最后得出牛顿第三定律。让学困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紧张的思维活动中,当堂训练所学的知识,培养学困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练习题设计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性思维,是指引导学困生从多角度思考一个问题,求异求佳,它不仅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是较常采用的训练方法,发散式练习,可以让学困生思路开阔,思维灵活,使他们在富有成效的思维活动中,培养、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五、让学困生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

  虽然探究性学习有诸多优势,但是探究性学习也有明显的局限性:第一,通过探究性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较低。第二,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第三,探究性学习要求学困生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对于学困生来说,如不能实践操作,就不能建立有效的假设,那么探究的结果就变成一种盲目乱猜,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第四,一个人不可能只凭发现、探究去学习,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任何研究都是不现实的。

  接受性学习也有其优点与局限,其优点表现为它可以使学困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使学困生掌握的知识达到系统化;有助于培养学困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另外,接受性学习对教育设施的要求较低,成本低,经济易行。当然,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光靠接受性学习是不够的;其次,接受性学习对培养学困生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让学困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不如探究性学习。

  总之,学校教学应以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存,并随教育层次的变化相应的有所变化。学困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走向探究的过程,中学物理教学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教学的材料等具体条件,选择教学方式,只有真正适应学困生学习的学习方式才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戴维思(Davis).这样学习最有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2.皮连生.打开有效学习之门的钥匙.北京:教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3.李少兰.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J].文教资料,2007(12):158-159.

  4.胡勇.高中化学学困生现状及转化措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教师论文投稿期刊推荐:《教师教育学报》是以教师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期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发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关于教育科学、教师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交流教师教育的先进经验,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培养合格的教师提供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