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科目,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根据各个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学生与学生的性格都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均衡对待。本文是一篇中学数学研究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让自信心与数学课同行。
摘 要:“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一半。”一个人有了自信就有了无限的希望,自信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通道。小学生可塑性强,是形成自信心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数学课也能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数学,自信心,鼓励,实践
在数学课堂中,面对老师的提问,有的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地举手发言,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落落大方,思路清晰,语言响亮流畅;有的学生胆小不敢举手回答,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满脸通红,结结巴巴。为什么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关键的一点是学生是否充满自信。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也有人说:“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一半。”就是说一个人有了自信就有了无限的希望,自信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通道。
由此可见,自信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对小学生来说自信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形成自信心的最佳时期。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鼓励表扬是树立自信心的良方
以赏识教育闻名的周弘老师提倡: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其意思就是说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论学生在课堂,还是课后的哪方面付出了努力,克服了困难,取得了进步或是取得了良好成绩时,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进步或成功,也要及时对学生竖起大拇指,投以赞许的目光,对他们给予及时的表扬、适时的赞赏。
教师对学生说的话无非是“你的作业做得真好”、“你回答得真棒”、“你的解法真妙”、“你这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你真了不起,这种解法,老师都没有想到”等,但却能让学生感觉倍受老师的重视,尝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能力拥有充分的自信,产生建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往往教师一个表示鼓励的动作、一个表示肯定的表情、一句温暖学生心灵的话语,都足以使学生信心百倍。学生自信起来了,就会更加努力,从而获得更多的转化契机,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发展。
因此,对学生多鼓励多赞扬,让学生的闪光点“亮”起来,这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去除自卑心理的最好良方。
二、实践活动是培养自信心的阵地
教师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同学们面前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布置的作业也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去完成作业,学困生可以不做选做题;平时安排学生参加活动时,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特长,安排他们不一样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有口算比赛、计算题比赛、应用题比赛、制作教具比赛、数学知识手抄报比赛、讲数学故事比赛、制作手抄报、奥数竞赛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人爱好,凸显自己的个性特长,这样学生的自信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发挥能力,还能激励学生不断地提高,对增强学生自信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亮点,清楚地认识自我,那么,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原动力去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三、有效预习是奠定自信心的基础
数学学科的知识具有连贯性和层次性,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课前安排学生去预习新课,就能使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对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课前有效预习新课内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收获。那么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去选择回答。这时教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各种层面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来,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地思考问题,就能或多或少地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就有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告诉大家的念头,进而积极主动地去回答问题,争取机会表现自己。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就不会被动地听课,甚至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更不会出现因为“不会”而“不敢”回答问题,最终导致“不想”回答问题的现象。
通过有效预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唤起学生“我能行”、“我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信心,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保持着这种动力,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让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想回答,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学生而言,拥有自信就拥有一种良好的人生态度,拥有更大的发展潜能,它将影响学生的一辈子,让他们终身受益。只要我们多注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多给学生激励和赞扬,定能让自信与孩子相伴。让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与我们的数学课堂同行。
相关期刊简介:《中学数学研究》办刊宗旨:密切联系中学教学实际,结合国家颁布的中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育学、心理学原则办刊,以提高中学数学质量。内容涉及:有关中学数学的教与学、教材与教参、考试与试题、理论与实践、问题与解答、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数学史、中学数学的思想方法与高等数学背景、初等数学、竞赛数学、趣味数学等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文章和有关资料。读者对象:全国广大中学数学教师、中学生以及关心中学数学教育的数学工作者、数学爱好者等。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