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扫码关注公众号

基于业务导向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来源: 树人论文网 发表时间:2022-05-07
简要:摘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这是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文件。在该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要具备一流的交通服务、先进的技术,能够对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治

  摘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这是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文件。在该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要具备一流的交通服务、先进的技术,能够对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治理,达到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及世界前列的目标。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指的是在公路完成通车之后对其使用期间的各种事项进行监管,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的运行功能,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最大化的便利。根据行业类型的划分,我国高速公路属于资金、技术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运营管理的过程当中展现出了管理流程和主体分化、管理单元多元及管理成本惯性三个方面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完善对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使高速公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从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现状出发,总结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探究了业务导向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策略。研究发现,在业务导向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需要从收费管理、预算管理及成本管理这三个方面对现有模式进行优化。

  关键词:交通工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业务导向;管理组织结构

  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现状

  (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速公路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起点也较高。截至2019年,我国高速公路的线路运输长度已经接近15万公里。表1展示了2016~2019年我国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的运输线路长度。

  高速公路的发展建设与地区的经济水平具有直接的联系,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2019年我国各省市高速公路建设里程与密度的公开数据显示,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区高速公路的密度都是比较高的。统计显示,2019年北京公路運营里程为22366公里,高速公路的运营里程为1168公里。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建设都比较重视,随着行业体制改革目标的推进和行业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及管理模式都在不断完善,资质壁垒、地域壁垒等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解决,在市场竞争的背景下企业合并与重组的趋势也更为明显。图1展示了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发展趋势。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抓住了当前的机遇,从积极承担政府任务、服务人民出行、履行社会责任到壮大企业发展,从融资修路、建设发展到运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都实现了发展定位主动和功能的细化。与此同时,公司发展定位的内涵范畴逐步拓展,从首都到京津冀,从高速公路到城市交通,从传统企业到现代企业,更加强调了企业的发展。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

  1. 分化的管理流程和管理主体

  为了达到高效管理的目标,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流程被划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方面,当地政府与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公路的总体规划以及线路的设置;另一方面,施工单位需要按照业主的规划和设计要求来完成高速公路的施工与建设,在完成建设之后还需要聘请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进行运营管理。而在不同的部分,高速公路的管理主体也是不同的。比如在高速公路的投资阶段中,政府交通部门、上市公司以及民间组织是主要的管理主体;在施工阶段的过程当中,管理主体除了中标的施工单位之外还包括政府制定的单位;在行政管理的过程当中,国务院主管部门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是主要的管理主体。由此可见,高速公路的管理流程和管理主体都是分化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 多元的运营管理单元

  在高速公路的运用管理过程中,其运营管理单元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市场上出现了专门从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企业,这些企业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可以承担公路在自主经营过程当中的投资风险。这虽然打破了高速行业的壁垒,但同时也衍生出了企业资质浅、经验不足等问题。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负责北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投融资、建设及运营管理的企业,在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为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 惯性的管理成本

  高速公路的特殊性质使其在管理的过程当中难以实现政企分离的目标,即便是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工作,但始终未能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维持一致,继而造成管理成本较高。其中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较高,与企业内部的岗位重复现象严重、管理层级冗余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除此之外,由于考核机制落后于时代发展,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无法做出精准的考核,也在无形中加大了人力成本投入。在信息化的时代当中,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已经开始运用网络化的联网收费体系,这虽然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但在运营初期也会增加较大的机电系统的运维资金支出。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问题

  (一)公路养护标准、效率难以保障

  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更为复杂,除了要关注路面质量问题之外,还需要关注道路周边的农田、公路等使用限制。从整体来说,高速公路的养护内容更为广泛,养护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强的随机性,同时对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高速公路的监管力度不足,我国高速公路的检查频率通常为5年一次,很多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这也是造成养护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在开展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过程当中,还存在养护标准不高、效率难以保障的问题,这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首先,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相关单位对制度的建设不够重视,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公路的实际管理上,这导致养护工作的开展无章可循,养护质量比较低。对于养护工作者来说,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自身的行为缺乏制度的约束,对养护的具体标准也不够了解,进而导致整体养护质量不达标。其次,当前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内容广泛,对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高速公路在动态发展的过程当中,养护技术也是不断更新的,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只停留在传统知识与技术的地步,就会在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造成工作效率低。再次,在高速公路养护的过程当中还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公路养护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所投入的资金无法被立刻计算出来。企业用于公路管理与养护的资金不足。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出现了管理重心上的偏移。当高速公路出现问题时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养护与维修,导致多个路段的公路都存在隐患,长此以往将会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再次进行修复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就会更高,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最后,高速公路养护机械化养护程度还比较低,在日常养护工作的过程当中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这不仅增加了成本投入,还造成了养护效率低的问题。从整体来看,各个地区对先进养护设备的开发力度不够、使用频率低,这对养护效率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推荐阅读: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作用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