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思政论文发表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述评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9-08-19
简要:[ 摘 要] 十八大以来, 学界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 从社会公平正义、 民生问题、 教育发展、 健康中国、 社会治理、 社会保障等方面,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进行深

  [ 摘 要] 十八大以来, 学界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 从社会公平正义、 民生问题、 教育发展、 健康中国、 社会治理、 社会保障等方面,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 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学术水准的研究成果, 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领域, 深入挖掘其研究价值及改进和完善研究方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 通过系统梳理十八大以来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成果, 了解其最新研究动态, 有助于为今后该领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 关键词] 十八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建设思想

  [ 中图分类号] C91-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9-5101 (2019) 02-0074-09

发展

  《发展》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室主管主办,以传播政策服务决策、促进发展为目标,具有政策性、指导性、权威性、实践性特点,是交流工作经济的重要平台和探索发展思路的有效载体,是传播党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为主要内容的刊物。

  2012 年 11 月 15 日, 习近平庄严宣誓: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统筹做好教育、医疗、 就业、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工作, 努力提高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 近 6 年来, 学界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热点问题和主要内容, 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学术水准的研究成果。

  一、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研究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和价值导向, 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 也是我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具有深厚的理论来源, 一是来源于早期西方资产阶级公平正义思想, 二是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公平正义思想, 三是来源于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公平正义思想。[2] 公平正义思想的来源,既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光辉, 又蕴含着中国传统国学文化的平等思想智慧, 也有来自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不公平公正问题的现实依据。[3]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思想内涵

  中国共产党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确立了增进人民福祉的公平正义价值取向, 明确了推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基本内涵。[4] 有学者把公平正义思想概括为 “ 一体两翼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话语体系。 其中, 所谓 “ 一体”, 就是社会共同价值的核心是公平正义, 公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方向。 所谓 “ 两翼”, 其一, 是从顶层设计出发, 将公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 凸显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 明确公正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准绳的价值地位; 其二, 是从社会主体的公正认同出发, 着力体现公正的可体验性, 将公正具体化为一切可体验的获得感。[5] 习近平公平正义主张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其中,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本质要求, 实现公平正义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核, 促进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观的法治中国建设, 倡导建立以公平正义为准则的国际新秩序等。[6]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路径

  公平正义思想的实现路径主要表现为: 切实推进依法治国, 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公正执法, 从组织上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从技能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倡导合作共赢,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7]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构建公平有序分配格局; 优化政治制度框架,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打赢扶贫攻坚战役,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完善公共服务供给, 提升共享发展水平, 方能确保社会公平正义顺利推进。[8] 还有学者认为,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路径选择,需要从国家治理、 政党转型、 政府支撑与社会参与等层面全面展开。[9]

  二、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基础

  习近平民生观具有其深厚的思想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其中, 中国优秀传统国学文化宝库中的民本思想、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民生思想是习近平民生观形成的思想理论来源。 另外, 习近平本人的丰富人生阅历和从地方到中央的施政实践活动是其民生观形成的实践基础。[10] 习近平民生观具有深

  厚的理论来源。 首先, 它是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其次,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时俱进的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

  理论成果。 再次, 它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对我国民生问题思考在新时代的理论深化。[11] 习近平民

  生观的理论来源, 一是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市民社会理论、 和谐社会构想、 社会公正公平理念、社会保障思想、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等系列社会建设思想; 二是来源于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建设思想; 三是来源于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导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12]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

  有研究者认为, 民生思想内容包括: 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善民生必须制度化和科学化, 加快发展是民生改善的重要保证, 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强调注重生态的民生观,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起点,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3] 民生思想是一个系统的、 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其中, 以人为本、 以民为本的立场精准定位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 “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的目标任务明确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落脚点; 守住底线、 突出重点、 完善制度、 引导舆论的整体思路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绘制了清晰的蓝图; 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 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的检验标准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效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考量标准。[14] 还有研究者认为,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 习近平民生观的主要内容有: 悠悠万事, 吃饭为大; 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问题的真扶贫; 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住房保障是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等。[15]

  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教育思想研究 “ 人民满意的教育” 应该是更加公平、 更高质量的教育, 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重点应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有研究者把习近平教育思想集中概括为 “ 一个核心、 两翼驱动、 三个抓手、 四个保障” 等 “ 十大育人” 体系。 其中, “ 一个核心”, 即价值育人;“ 两翼驱动”, 即教师育人、 家庭育人; “ 三个抓手”, 即文化育人、 榜样育人、 健康育人; “ 四个保障”, 即创新育人、 公平育人、 实践育人、 开放育人。[20] 习近平教育观内容十分广泛。 其教育哲学观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本体论、 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论、 素质教育的教育方法论、 实践为本的教育认识论等方面。 其教育社会观和教育目的论是当代中国对教育社会价值取向的选择。其教师观和学生观是习近平教育观的重要亮点和突出特色。 其教育课程观、 教学观、 体育观、 家庭教育观、 德育观和教育信息观等体现了习近平对教育领域发展的观点。 其教育文化观、 比较教育观、 教育改革观等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未来教育发展的观点。

  习近平围绕创新社会治理, 结合新的社会实践不断进行理论思考, 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 新论断、 新举措,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 为提高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41] 习近平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社会治理问题,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思想。 他对社会治理的本质特征、 理论基础、 实现途径、 依靠力量等基本问题都进行了唯物辩证的分析, 所形成的社会治理思想中蕴含着辩证思维的本性。 系统总结习近平社会治理主张, 对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2]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均衡发展, 是虚拟社会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基础。 如果说国家中心主义行为逻辑的网络实践造就了数字利维坦的话, 那么过度推崇理想化网络公民社会则有可能产生网络利维坦。 然而, 盲目追求一方力量独大, 则将会导致国家与社会关系在虚拟社会中失衡。 因此,应通过推进治理框架下的理念重塑, 推动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再平衡, 提升网络公民社会的公共理性, 完善网络空间公共事务参与秩序等途径,才能化解虚拟社会治理中的潜在风险, 促使虚拟社会走向治理和善治。[43]

  有研究者认为, 社会治理离不开公众参与,因此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应格外重视和强调以公众为中心的主观指标。 从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和内容来看, 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主观指标应包括三个维度: 社会治理的公平感、 社会服务的满意度和社会幸福感, 分别对应公众对社会治理公平公正性认可、 对社会服务的满意程度认可和对社会总体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认可。[44] 有研究者认为, 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中国社会治理方式法治转向的价值必然性;是现代社会突破人治思维与方式以及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理论自觉之必然选择; 是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对于破解改革难题的迫切需要;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趋向高度复杂的时代, 中国谋求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45] 还有研究者认为, 突发事件的形成原因不仅有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诱发、 基层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的不足、 社会自我调控能力的薄弱等因素, 同时也有法治建设和社会保障的不完善等诸多漏洞。 因此, 我们要从加强社会治理, 需要从维护社会稳定、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培育多元社会治理主体、 推进法制与社会保障建设等途径入手提高整个社会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46]

  综观十八大以来学界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成果, 结合近几年学界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 从总体上来说, 近 6 年来学界在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变换研究视角,调整研究思路, 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尤其在某些方面、 某些领域的研究还比较深入。 比如, 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治国理政系列讲话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注重与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的问题导向; 加强了以学术研究回应社会舆论关切的力度。 不过, 通过前面的总结分析, 我们也不难发现, 几年来学界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 一些研究成果在质量上水准不高。作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显学, 虽然几年来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在数量方面确实还可以, 但在研究质量上还有欠缺。 很多学者满足于不断重复已有的学术研究理路和言说方式, 过度诠释、 生搬硬套、 自说自话的情况屡见不鲜, 重复研究现象严重, 少有学术研究突破之处。 其次, 一些研究成果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 研究的学理性和现实针对性有待加强。 再次, 一些研究成果的政策视野和学术视野不够宽广。 虽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涉及多个学科研究领域, 但现有研究成果既不能为政府和社会最为关心、 亟待解决的政策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也不能有效地同其他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展开对接对话。

  我们知道, 学术研究都应该为现实社会服务,任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内容上都要体现学术性和政治性、 理论性和实践性、 现实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统一。 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来说, 同样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当今社会的时代脉搏, 紧扣现实热点问题, 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 要求我们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视为依据时代特征和民族特性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 从而更加清晰地定位其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另外, 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来说, 还要求我们不断增强问题意识、 突出问题导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问题意识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始终坚持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最本质的重要属性。 其中, 理论联系实际和前瞻性认识,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问题意识的重要科学内涵。 因此, 我们要从现实问题的角度去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以此来评估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