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造就“史上最强春节档”的三大原因及四点思考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1-04-14
简要:业内有戏言: 春节档年年史上最强。 有时名过其实, 但今年则是真真正正的、 名副其实的 史上最强, 没有之一! 据国家电影局 2 月 18 日中午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1 年 2 月 11 日除夕至 17 日

  业内有戏言: 春节档年年史上最强。 有时名过其实, 但今年则是真真正正的、 名副其实的 “史上最强”, 没有之一!

  据国家电影局 2 月 18 日中午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1 年 2 月 11 日除夕至 17 日正月初六, 全国电影票房达 78. 22 亿元, 继 2019 年 59. 05 亿元后, 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 增长 32. 47%, 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 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此外, 今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次为 1. 6 亿, 比 2019 年春节档 1. 32 亿增长 21%, 同样创下了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的新纪录! 放映 场 次 达 263. 97 万 场, 也 比 2019 年 的 262. 72 万场略增。

造就“史上最强春节档”的三大原因及四点思考

  本文源自谢世明, 中国电影市场 发表时间:2021-04-13 《中国电影市场》(月刊)创刊于1951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管。《中国电影市场》宣传党和政府关于电影发行放映的方针政策,交流国内外电影市场信息,宣传行业干部职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交流业务、技术经验。《中国电影市场》被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其实, 今年春节档从预售开始, 就开启了一条不断刷新中国电影市场乃至全球单一市场纪录的征程。 大盘方面, 2 月 12 日 (大年初一) 以 16. 90 亿元成为史上票房最高的单日, 也是单日票房首破 15 亿元大关; 2 月 14 日 (年初三) 以 14. 69 亿元成为史上票房最高的情人节, 将 2019 年 2 月 14 日的原纪录 (6. 72 亿元) 大大提升了 117%; 2 月 12 日—2 月 16 日 (年初一至年初五) 创下史上首度大盘连续五天破 10 亿元大关, 而之前只出现过最多连续两天票房破 10 亿元的情况。 单片方面, 《唐人街探案 3》 是首部猫眼平台想看人数超 400 万的影片; 1 月 29 日预售启动, 在 36 小时后总票房破亿元, 创造国产电影预售最快破亿元纪录; 截止 2 月 12 日零点实现预售累计票房 9. 68 亿元, 创造了中国影史单片预售票房新纪录; 大年初一正式上映成为史上首部单日单片破 10 亿元票房的影片; 同时也是史上最快破 20 亿与 30 亿元票房的影片。《你好, 李焕英》 让贾玲一举成为了中国最卖座的女导演, 也助力沈腾荣登中国最卖座的男演员宝座, 并将完成史诗式大逆转, 票房一路高升。

  按照猫眼最新的预测 (2 月 18 日), 春节档的七部主打片 《你好, 李焕英》 《唐人街探案 3》 《刺杀小说家》 《熊出没: 狂野大陆》 《新神榜: 哪吒重生》 《人潮汹涌》 《侍神令》 等, 最终累计票房将超 120 亿元, 超过之前最高的纪录———2018 年春节档主打影片的近 108 亿元票房。

  凡此种种, 都证明了 2021 年春节档市场之火爆是空前的, 甚至是超出业内预期的! 而这一成绩还是在防疫限流的情况下取得的, 实在是令人惊喜, 可谓真的是 “牛” 转乾坤!

  而造就这个 “史上最强” 春节档原因又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高质量: 今年春节档在市场表现上 “史上最强”, 首先是源自于春节档影片的高质量, 这也是最核心、 最根本的原因。 今年春节档影片不仅题材丰富、 类型多元化, 喜剧、 动作、 犯罪、 悬疑、 奇幻、 冒险、 爱情、 动漫等一应俱全, 而且主打的七部影片的整体质量是历年最高的, 从由购票观众打分的 “猫淘” 双平台的评分就可见一斑, 七部影片的开分均达到 9 分或以上, 而随后也经得住考验, 即便部分影片分数有所下跌但幅度也不大, 双平台的评分全部维持在 8. 5 分或以上! 没有一部影片出现分数大跳水, 这是往年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可以说, 这就是历年春节档里整体口碑最佳的一次。 换句话说, 今年春节档主打影片即便没有部部惊喜, 也绝无所谓的 “烂片”, 都物有所值, 值回票价。

  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数据进行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 也有同样的证明。 2021 年春节档调查结果显示, 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 85. 2 分, 成为 2015 年开始调查以来观众最满意的春节档。 “高 (全) 满意度” 影片使得春节影市在疫情防控、 上座率控制、 票价提高等变量之下, 依旧实现了观影人次及上座率的明显提升, 最终实现票房大盘再创新高。

  正因为今年影片整体的高质量, 避免出现了往年单片的断崖式下跌或大盘的大跳水。 比如 2019 年大年初二的大盘环比就猛跌 31%, 而 2021 年仅下降 16%, 且后面走势平稳, 一直维持在高位上运行, 高开高走, 从而创造了大盘连续五天均过 10 亿元的佳绩! 今年初一至初六连续六天的单日票房均进入史上单日票房榜的前十名!

  (二) 高票价: 与 2019 年相似的是, 电影票价都有明显的上涨, 2021 年平均票价为 48. 9 元, 上涨了 4. 2 元, 同比 2019 年涨幅约为 9. 4%; 但与 2019 年不同的是, 今年票价虽然增长了, 但观影人次不降反升, 且增幅达约 21%! 而 2019 年的人次较之上一年是下降了 9%。 今年春节期间观影人次增长大大高于票价的涨幅, “量价齐升”, 一方面说明了观众的观影热情高涨, 也侧面反映了今年春节档高质量影片极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表明了大多观众对于今年的票价还是可接受的或者是可理解的。 顺便一提, 今年春节档江苏省的票房首度超越了历年来均是第一名的广东省, 一大原因就是票价大涨, 并首次高于广东的平均票价。

  事实上, 今年的票价上涨主要是市场供需决定的。 根据防疫要求, 在全国影院单场上座率不得高于 75%的情况下 (北京地区是 50%), 黄金场次或热门影片的电影票一票难求。 还有个惊人的数据, 据猫眼数据显示, 春节期间有四成的场次是达到了限流下的满场状态! 所有场次的平均上座率也高达 45%, 比 2019 年大增近 10 个百分点。 供小于求, 带来价格的上调, 这种水涨船高的道理是不难理解的, 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另外, 由于常态化防疫所需, 影院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加大、 加上影厅内依旧不能饮食而大大影响了卖品的收入, 影院根据这些成本收益的变化, 作出了提高票价的决策。

  无论如何, 今年票价的增长, 最终也促进了票房大盘的进一步提升, 是造就 “史上最强春节档” 的原因之一。

  (三) 主要娱乐方式: 在疫情防控就地过年、多种大型聚集性活动取消、 不建议出国游等政策倡议的情况下, 观影成为春节最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甚至成为一种刚性需求。 由于国内防疫格外给力 (春节期间几无新发本土病例), 且假期里天气晴朗, 温暖怡人, 大家都很乐意走出家门去影院观影。 而且观看电影这种时尚健康的文娱消费活动, 近几年已日益成为了 “新民俗” (新年习俗) 之一, 在今年更是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加上去年春节档的缺失, 时隔两年, 进一步激发了影迷们久违的春节档观影欲望, 从而在今年形成了堪称 “报复性” 的观影热潮! 春节档电影的舆论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榜, 成为街谈巷议的重要主题, 引发全民广泛参与讨论。

  反观去年因影院停摆而风生水起的流媒体网络电影, 则有些偃旗息鼓了, 尽管也有王宝强主演的《少林寺之得宝传奇》、 宋小宝自编自导自演的《发财日记》 等在大年初一入市, 但并没有掀起多少水花。

  当然, 在 “史上最强春节档” 喧哗热闹的背后, 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 春节档 “魔咒” 再度出现了! 继 2017 年 ( 《西游伏妖篇》 )、 2018 年 ( 《捉妖记 2》 )、 2019 年 ( 《疯狂的外星人》 ) 之后, 第四次出现了 “大热倒灶” 的情况, 前期领先的最大热门影片再次败给了后来居上者! 今年映前业内几乎一致看好各项市场数据遥遥领先、 预售一骑绝尘、 拥有碾压式优势的 《唐探 3》, 会毫无悬念地成为最终的冠军。然而, 依旧是世事无绝对, 在 2 月 15 日 (大年初四) 《你好, 李焕英》 就开始了日票房的逆袭, 且按目前 (本文截稿日为 2 月 18 日) 趋势, 最终的总票房也将大概率反超 《唐探 3》。

  为何连年出现这种 “头号选手” 被逆袭的情况呢, 自然是跟影片的质量及口碑有关, 毕竟是 “内容为王, 口碑制胜” 的年代, 且春节档的档期较长, 有足够的时间、 空间来让佳作发酵口碑。 另外, “大热倒灶” 的一大原因是观众对影片过高的期待与影片本身的质量有所差距导致的, 这种 “落差” 很容易被无限放大, 引起影迷的 “枪打出头鸟”。 所以, 作为头号热门影片是否应该在上映前后, 都更注意做好观众的 “预期” 管理呢。 在如此大的优势情况之下, 不妨主动降低观众的期待, 提前给观众降降温, 说不准会有更好的效果。

  (2) 今年春节档的 “二八” 效应现象更为严重! 往年一般是前三名票房会占总比的八成, 今年仅 《唐探 3》 与 《你好, 李焕英》 两部就达到了总票房的 80%, “头部效应” 极为显著, 与其余几部影片差距可谓极大! 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言: “今年的春节档只有头部与尾部影片, 沒有腰部”。 其实,从产业可持续性的发展而言, 这种哑铃型的影片票房分布, 实际上是不如两头尖中间鼓的梭子型来的更健康的。

  另外, 一个长假档期一般最多就是 3—4 部影片能够达到片方的票房目标, 因此, 过多的影片扎堆在一个热门档期并不是理性的行为, 尤其是自身题材、 定位、 特色等与该节假日并不契合的影片。事实上, 有时候不用削尖脑袋往热门档期里钻, 而 “另辟蹊径” 选择其他档期也会有好收成。 比如原本春节档的 《大红包》, 阵容一般, 品质平平 (猫眼 8. 3 分, 豆瓣更低至 4. 8 分), 改为选择在 1 月 22 日的节前 “冷门” 档期上映, 不知不觉如今已经斩获了 2. 35 亿元的不俗成绩, 甚至不输春节档里的部分影片, 且花费的宣发费更是远远低于挤进春节档的影片。

  (3) “轻量级” 战胜 “重量级”。 今年春节档影市可以分为明显的两段, 前期是 《唐探 3》 一马当先, 大年初四起则变为 《你好, 李焕英》 弯道超车。 后者的后来者居上, 是典型的 “四两拨千斤”, 是中小成本战胜了 “重工业” 产品, 是走心的电影赢了走肾的。 《唐探 3》 连同同档期的 《刺杀小说家》 《侍神令》 这些耗资不菲的大制作败阵下来, 自然是因为 《你好, 李焕英》 的大众口碑更胜一筹, 影片更能够触及观众内心柔软的部分, 更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但大投入未能大产出, 终究是令人沮丧的, 信心是备受打击的。 一方面这值得创作者反思, 不能只重 “形式” (制作/ 特效) 而轻 “内容” (故事/ 剧情), 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另一方面也希望观众对于我们的 “重工业” 产品, 尤其是刚起步的 “三幻” 题材, 给予多一些的宽容、 耐心与鼓励。毕竟, 从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 对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考量, 高度工业化的国产电影还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的。

  (4) 影院连连提价是急功近利? 我们发现近几年的电影票价的确是逐年提高, 当然, 这与社会物价逐年增长有关, 也与白热化竞争中的影院利润呈下滑趋势 (生存困境) 有关。 不过有人认为, 影院不断提升票价是急功近利, 甚至是涸泽而渔的行为, 尤其是在受疫情冲击而 “元气大伤” 的当下, 刚有所恢复起色就急于 “回血” 是不理智的。 也有人表示, 这就是市场的正常行为, 各行各业都不鲜见。 尤其是去年因疫情而遭受了半年的颗粒无收, 今年的春节档对于许多中小影城来说, 几乎是救命稻草一样的存在了。

  显然,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顺应市场的涨价没问题, 但个中的 “度” (涨幅) 也需要更谨慎的考虑, 多方的衡量。 一旦价格过度上涨而影片质量及影院服务、 体验等跟不上, 就会导致提价行为超出观众的理解、 失去观众的信任, 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影院自身。

  无论如何, 2021 年春节档取得了自疫情以来的市场最高峰值点, 取得了令全球其他各国羡慕不已的佳绩, 给予了中国电影行业一剂强心针, 也为全球电影行业树立了榜样与希望, 这些都是让人欢欣与鼓舞的, 都是值得掌声的。 历经艰辛, 中国电影才走到史无前例的荣光时刻。 这一刻, 值得我们每一位去珍惜。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也衷心祝愿中国电影市场 2021 年接下来能够延续春节档的 “开门红” 势头, 全面复苏, 一路狂奔, 牛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