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汉文师范培养体系的意义与策略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0-01-07
简要:摘 要: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国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体系中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德行培养,它是整个国家文化自信心、民族凝聚力、公民道德培养、社会行为准则,乃至社会阶层和家

  摘 要: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国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体系中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德行培养,它是整个国家文化自信心、民族凝聚力、公民道德培养、社会行为准则,乃至社会阶层和家庭内部的和谐关系等系列重大议题的基石。要培养国学素养高的汉文师范生,就要从中小学的需求导向出发,反推并凝练出汉师专业理应达成的培养目标,结合培养目标,逐步梳理出国学经典与汉师专业培养内容的内在关系,并就课程、内容、教材以及学习的方式与途径、目标与考核等问题给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师范认证;国学经典;汉文师范;文化传承;素质培养

汉语言文学研究

  《汉语言文学研究》(季刊)创刊于2010年,是由河南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办刊宗旨: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生态。

  从基础教育入手,抓好国学经典的研习是一个明智又重要的文化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国学典籍融入中小学教育成为大家长期热议的话题。这个过程的实施主体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但我们过多地聚焦于中小学国学教学的实施环节,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国学底蕴培养。

  从中国知网近十年发表的论文来看,关于国学的论文约4 800篇,数量庞大,其中关于国学经典学习的文章更是一大热点,约为800篇,绝大多数是讨论如何在中小学实施国学教育,讨论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以下简称“汉师专业”)开展国学教育的论文较少。中小学生的国学教育始终都是国学教育的热点。十年前,就有学者提出基于文化传承和道德培养的目的,应该让国学经典进入中学课堂[1]。此后多年,研究者仍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国学经典与中小学的关系。周少华认为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让学生有方向、有指导、有效率地汲取国学经典中的精粹[2]。

  荆聪聪吁请关注初中语文国学经典类校本课程的开发[3],魏晓辉凝练出国学教育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四点作用[4]。张霞则更加强调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系[5]。也有研究者开始关注理工科大学生的国学经典阅读现状[6],以及中职、高职等阶段的国学经典教育状况和对策[7-8],但少有研究者关注如何在高校汉师专业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有效融入国学经典的问题。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长期缺少国学素养的培养。一方面,中国的大学较少有专门的国学课程讲授,2005年之前,中国高校未开设专门的国学学院或专业。另一方面,由于国学经典与中国文学学科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中小学传播国学经典的任务主要由语文老师承担,这既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因此很有必要深入思考,如何在高校的汉师专业实施和强化国学经典教育,以及这项举措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一、国学经典之于汉师专业培养的价值和意义

  将国学经典融入汉师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过程,对学生个体极为重要。首先,国学经典中有大量直接裨益于人格塑造、师德培养、智慧启蒙的内容。仅以“四书”为例,《大学》足以奠定一个人以修身为本的价值体系。将《中庸》揭示的方法论、世界观践行于当今世界,不仅不过时,反而亟需,更勿论《论语》所蕴含的仁爱之心,以及《孟子》的民本思想,它们对青年学生的成长都是很重要的滋養。其次,国学经典中核心的理念是“重德”,它有效地回应了政府在教育领域对师德师风的刚性要求。当下一些有违师德的事件,充分暴露了师德缺失的严重后果,要求教师必须恪守道德的底线。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都是三位一体、不可分离的。为什么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为离开了师德的基础,整个教师的尊严和合法性都会轰然崩塌。如果教师不能做到正面的言传身教,那么如何指望学生品学兼优?如果每个人都仅仅看重自己的利益和自由,那么一个社会如何会有凝聚力和公德心?

  师范生国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德行培养,国学素养是整个国家文化自信心、民族凝聚力、公民道德培养、社会行为准则,乃至社会阶层和家庭内部和谐关系等系列重大议题的基石。

  自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之后,中国的知识阶层就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人文知识。与之伴随的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声浪袭来,这个浪潮在20世纪到达了顶峰,直到今天,否定、怀疑国学经典意义的声音仍不绝于耳[9]。从20世纪末到近年,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崛起,国学,或者说更广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全面复兴。与此同时,有识之士已经清晰地看到了国学经典在这个过程中的独有价值。

  有研究者坦言:“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道德是有继承性的,而传统道德中能够为今天所用的精华,是社会最容易接受的,因而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1]然而,现有教育体制上的不足,尤其是公立学校的角色缺位一直是国学复兴中的痛点所在。

  社会层面的“国学热”,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一大明显缺失,即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从体制上完全排斥了传统的书院制度、缺乏良好的教材、传统礼仪教育在当代学校里几乎是空白等,这些是造成当代学校缺失良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国学热”对于普及传统文化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如果学校不能成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的话,那么“热”很快就会变“冷”的。[10]

  遗憾的是,在这些声音发出十年之后,公立教育机构在相关特色人才和课程的开设上,仍是步履缓慢。但随着大家逐渐认识到国学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社会上各种国学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多姿多彩。倘若教育职能部门特别是各级公立机构占据了主动权,那么就会呈现出一种“虎变而兽扰,龙见而鸟澜”的格局。国学不仅是一种热,更应该是一股持续的清流和正能量。好在已有学者把国学经典的学习提到了国家政策层面。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被看作为我们民族寻根、固本、筑基的工程,被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所认可。……综合考虑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实情,为了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持久、有效地开展,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国家课程,不仅必要,而且非常紧切。”[11]更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去粗取精的人,还是对此深恶痛绝者,人们都已经清楚地看到,在当下的中国,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系统已经不再是一种学术探讨,而变成了一个国家高层的政策指导。

  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12]习近平主席也一再表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3]特别是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更是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任务第九条中明确要求,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根据教育部通知要求,从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门课程都必须使用统一的“部编版”教材。它不仅结束了中国基础教育领域30年来“一纲多本”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这批教材大大增加了古代诗文的比例。以新的语文教材一到六年级古诗词为例,古代诗文128篇,较之以前增加87%。而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则增加51%。此外,据媒体报道,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上述引征的材料、事实以及政策倡导都发出这样一个时代吁求——教育机构必须参与到国家的文化战略中来。将国学注入高校师范生的培养体系,恰逢其时。因为这不仅从师资层面解决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实施主体的素养问题,而且建立了一个持续的文化传导机制,从而满足了社会各个阶层及国家对教育、文化产业乃至社会核心价值等的时代诉求,这正是国学经典融入汉师专业培养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

  二、国学经典与汉师专业培养内容的内在关系

  从就业定位来看,汉师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中小学校从事语文教育工作。从汉师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专业知识、师德情怀、师范技能是最重要的三个维度。下面尝试从就业方的需求导向出发,反推并且凝练出汉师专业应该达成的培养目标,然后结合培养目标,逐步梳理出国学经典与汉师专业培养内容的内在关系。

  分析2011版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可以发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能力目标大致可分六个大类:字词读写、阅读、写作、口头表达、思维训练、综合素养和道德情感。从教育内容来看,这些教育目标又通过实践练习、作品研读、知识讲授三个层面的课程学习来实现。例如拼音、写字、认字、写作等内容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完成,而语法、章法结构等知识点可以通过讲授完成,但这些知识和练习都不能离开文学作品,真正有效的全方位的认知、模仿、体悟、熔铸等系列学习活动,必须贯穿于文学作品的研读过程之中。显然,上述的教学活动最后都需归结到作品,因此对作品的研读才是基础教育环节的重中之重。不仅阅读、写作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持续的作品阅读、模仿、分析来获得,即使是字形、拼音、语法、文学常识等确定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也离不开作品语境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那些类似于逻辑思维、综合素养和道德情感等高级个人能力与品行的养成,也離不开优秀作品的大量阅读。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实践来看,基础教育的课本主要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以及从中挑选出来的适合幼儿的儿童文学作品。换言之,既然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作品,那么未来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在大学里,从文字学、语言学、文学、美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预先完成对这几类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学习。在这些作品中,应该强调什么,多读些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阅读外国作品让人保持开放的心胸和视野,阅读现代作品让人与时代同步,但是,环视当今世界的文化格局和时代的诉求会发现,强调阅读和研习中国古典优秀文学作品已是大势所趋。从上述的汉师专业培养的三大维度专业知识、师德情怀、师范技能来看,古典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多重属性,整体来看,它们应该主要被归为专业知识的范畴,但同时也被纳入师德情怀的培养范畴。而现在再回头思考国学经典与汉师专业培养内容的关系和定位,国学经典应该被同时放置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等专业知识和师德情怀的范畴。

  不过,仅知道上述二者的大致关系还不够,还需要探究国学经典与中小学课程的具体关联,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面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国学经典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为所谓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它只是人们在今天的学科视野下的理解,究其本来面目,中国多数经典的古典作品很难简单归纳为文学的范畴。同时,国学经典也很难用今天任何一个学科去对应、涵盖,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综合而广泛的人文知识系统,甚至还包含着自然科学。一个可行的做法是,一方面,从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中细分出它的教育目标和对应内容;另一方面,从大学汉师专业的古代文学部分,按照国学的分类法,剖析出其对应的不同类别层次,然后再从中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将国学经典补充进去。

  分析近年正在使用的中小学教材的内容,文体主要有诗歌、词曲、散文、小说四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字词辨析、作品理解、情感体验、启发想象、民族认同、道德观念、文化底蕴、思维训练等。显然,在这个以少对多的格局下,一个文体所对应的功能是多样的。一般而言,高级的能力和质素的养成往往是综合学习、广泛涉猎的结果,故而较难一一对应哪一种具体的文体和内容的相关性,但就字词辨析、作品理解、情感体验、启发想象等具体的能力培养而言,却能较容易地与某些特定内容建立起较强的关联性。例如在情感体验、启发想象方面,诗歌和词曲的作用是极重要又较突出的,而在字词辨析、作品理解、写作表达、思维训练等方面,散文的功能价值则更重要。从内容来看,儒家经典之于道德观念的形成是更具核心意义的读本,而对拓展思维、开阔眼界而言,历史类和诸子学说则功效更佳。

  综上所述,可以把需求方对汉文师范毕业生在中国古代文化部分的要求概括为:能辨析汉文字的字形字义,能体悟诗歌的情感意图,具备对诗词意境丰富的想象力,能归纳散文的写作技巧,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正面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学术思辨能力。

  汉师专业古代文学部分的必修课程包括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古代文论。上述课程内容是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研究体系的层级划分,不是按照未来中小学教育目标任务来设置的。有鉴于此,一个更具针对性的调整方案是把中国古代文学的诗词、散文、小说等文体设定为未来职业需求的教学目标,同时按照国学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分类,增设相应的国学课程来强化汉师学生对中国古代作品的分层解读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强化经学基础,加强学生对作品中儒家思想的理解;通过增进史学的学习,拓展学生的文本背景空间;通过注入诸子的思想,让学生拥有更达观圆融的洞察力;通过深化集部的知识,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