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黑龙江民族手工艺文化与高校通识教育的融合创新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9-11-12
简要:关键词:黑龙江民族手工艺文化;高校通识教育;融合;创新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这里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民族手工艺文化;高校通识教育;融合;创新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这里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民族创造了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是当地人民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结晶,记录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美好愿望等,蕴含着劳动人民朴素的生活态度。它们是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形式。现今,这些独特的民间艺术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艺术作品多反映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劳动生活、婚姻、节日等,这些艺术作品不是凭空想象,是从实践的角度,精神需求的角度创作的。值得我们21世纪的年轻人去思考、去学习。

手工艺术论文

  1黑龙江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古代游牧生活、狩猎生活、渔猎生活逐渐走向定居生活。这也使当地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生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艺术领域在表现内容、形式结构、设计传承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民间技艺的表现形式不是很丰富,创作的效果与数量也逐年递减,一些传统的技艺已经消失:其次,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已经寥寥无几,工艺流程和设计理念没有被后代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技术工艺已流失;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领域、新思想和新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年轻人,传统的民间艺术手法已被其他艺术形式所替代;最后,人们对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审美价值和民俗价值,许多有价值的民间艺术已逐渐进入低谷。

  2高校通识教育现状

  高校通识课程设置往往过于专业化、单薄、缺乏实践环节。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的专业领域过于狭窄,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的全面需求。艺术类通识教育通常融合自然环境、社会实践和人文知识等方面内容,这样各专业学生才能将艺术领域知识作为一个载体,促进不同学科的集成,学生就可以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不同职业岗位。

  高校重视工科课程,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弱化了教育的功能与教育的精神内涵。在有些高校中,已开设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艺术类公共基础课的倾向,但还不够具体。各高校只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但缺乏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向的人文类课程,导致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缺乏对生活和手工艺文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通识教育中的艺术学科学习是净化学生心灵的最好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素质培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理念,提高学生的艺术气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

  3黑龙江民族手工艺文化与高校通识教育的融合创新意义

  大学生进入校园后逐步成长,已不是家长眼中的小孩子了,他们逐渐独立对新事物有自己的创新思想,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自身素质的提升再加上通识课程的引入,从传统手工艺制作到个人独特思想的融入,才能更好的传承地域文化。当前,高校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有利于文化研究的持续深入发展。通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教学中对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养成都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校中开设艺术通识教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将黑龙江民族手工艺文化融入高校通识教育中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在课程的讲解中有助于宣传传统民间工艺文化,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民间技艺的艺术价值,有利于学生学习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而且通过对艺术领域的研究,让学生们创造出丰富的文化资源,了解古代人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与想法。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可以通过当地的传统民间工艺文化文本描述掌握基本技法,通过学生们自主的学习创造新型艺术作品。黑龙江地域传统手工艺文化已面临消失,通过通识课程的融入,使学生学习到民间工艺文化的理念,帮助同学们建立良好的艺术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艺术观。

  4黑龙江民族手工艺文化与高校通识教育的融合创新策略

  4.1增设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研室

  目前,黑龙江已经有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民族,其遗留下来的手工艺文化先后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在大学校园里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研室,为黑龙江民间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室的建立,无论是对本土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对相关课题教学实践的研究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2成立黑龙江传统手工艺文化保护课题小组

  在校园里专门成立黑龙江传统手工艺文化保护课题小组,展开市场调查研究和宣传保护工作。通过深入了解民间艺人的生活习惯,认识和学习传统的民间技艺。在当前的教育中,不仅要让艺术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还要让当今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传统技能进行创新。同时,应该带动同学们积极调研和走访学习,在搜集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尽快地传承消失的民间艺术。

  4.3增加黑龍江民族手工艺文化实践

  与更多艺术领域的课程相比,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亲和力和艺术感染力更容易让大家所接受,因为在学习的同时,同学们可以通过实践参与其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此外,传统民间工艺设计作品原材料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材料,它的设计主题,内容形式具有浓郁的生活味道。因此,在高校通识教育中,融入黑龙江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并进行实践应用教学,运用新材料、新想法、新思路更好地实现艺术通识教育教学的目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育,让每个同学按照个性化的设计理念去完成,促进大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实现对大学生们民间传统文化的培养和提高,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

  4.4添加黑龙江手工艺文化课程

  对高校学生进行传统民间艺术通识教育,应该对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改革。讲述传统民间工艺品的特点、起源等。根据专业特点让学生将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研究、创作,掌握实践经验,传承传统民间工艺。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传统民间工艺的基本原理,设计和生产民间艺术品。

  如在民间剪纸课程学习中,让同学们学会剪窗花、剪喜字、刻花纹等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运用线条的粗细表现,体会剪纸艺术的魅力。

  陶瓷艺术课程中,要掌握泥料的特性,运用规范的制作工艺流程拉坯制作陶罐,捏塑各种动物形象、人物形象、卡通形象等艺术作品,通过对泥料的掌握,结合学生们对生活实践的领悟,创作出多种多样,形式新颖的艺术作品。

  在扎染和蜡染课程中,让学生们将针和线的巧妙结合,缝制出各种造型的图案,再结合染料的特性,塑造各种未知的形体,同学们会从中体会民间艺人的创作思维,并理解民间技艺的精髓所在,在创作中寻找快乐,在创作中传承技艺,这就是通识课程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掌握、传承。

  在服饰设计课程中,让学生展示不同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的服装。同时分析和设计完成相关民间扎染、蜡染、刺绣等生产工艺流程,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的学习认知从被动到主动,有意向思考和创作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继续开展课外活动,对工艺品的生产和设计进行推敲,丰富民族特色,发扬民间艺术教育。

  5结语

  在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中,应让同学们意识到传承传统民间文化技艺不只是简单的复制和重复,而是要创新这种艺术形式,使民间技艺的艺术生命得到延续和发展,将最基本的工艺技巧消化和吸收,艺术形式得以升华。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和心理特点,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传统艺术形式,努力开发创新思维,以实现和促进民间传统工艺品发展为目的,传承民间传统艺术的精髓,弘扬设计出具有民族风味的“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是各族人民创作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载体,它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还融合了特殊时期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文化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许多设计作品中,民间意义的元素运用颇多。因此在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挖掘民间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设计理念,鼓励学生根据当地文化,将设计元素与传统民间艺术紧密相连,促进高校民间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发展。

  推荐阅读:《画刊》(月刊)创刊于1974年,是由江苏美术出版社主办的专业性的艺术杂志。30多年来已成长为著名的品牌杂志,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拥有一流的作者队伍和广大的热心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