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美术伴随了5000年的华夏文明史,华夏文明在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的熏陶下,历经洗涤沉淀,自成一体,形成了雅致高贵的中国传统审美观感,茶文化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与中国传统美术的结合,更加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美感,因此,在现代茶叶包装中,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应用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从茶叶包装与传统美术的结合入手,浅谈了传统美术与茶叶包装的结合及应用.
《新美术》在介绍传统艺术和现代具有创新意义的美术作品之外,还着重刊登中外美术理论研究论文,并致力于将艺术史研究纳入人文学科之中,使之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思想的关系问题,注重与艺术相关的人文科学的前沿问题。
茶叶包装设计关系着茶叶的销量、品牌的创造与保持、顾客对茶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等,是茶叶生产经营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现代茶商都把茶品的包装作为产品走向市场的一张名片,特别注重茶叶包装设计当中的色彩应用,色调搭配,构图技巧、外形的艺术性等方面,而色彩作为产品对顾客的第一影响要素,更是倍受设计人员重视和关注,茶文化又是中国的传统国粹,其包装设计自然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而中国传统美术的色彩又自然而然的成为茶叶包装设计重要的选项,值得设计人员下大功夫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1茶叶包装设计中对色彩运用的基本要求分析
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极其重要.中国是传统的饮茶大国,从远古神农氏遍尝百草开始,5000年的华夏文明史,茶文化几乎一路随行.尽管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使得饮茶这种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逐渐成了富人的专享,而改革开放以前,由于茶在民间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加上计划经济的制约,茶叶包装基本上停步不前,仍然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老面孔.
商品竞争到了今天,我们的茶叶企业不但要在国内进行竞争,而且还要步入国际市场,去向全世界推广和普及我们的传统国饮,那么,商品的包装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国传统元素在茶叶包装上,如果运用得好,一方面能够从视觉上吸引顾客,另一方面能够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中华文化.目前,很多茶叶企业都意识到商品包装的重要性,开始在茶叶包装的元素应用和色彩搭配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色彩,更是商品的第一张脸,是最能让消费者感知商品的第一信号,一个好的包装设计,色彩的应用必然是准确而又协调的.
茶叶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有着其特有的属性.其质量不通过品味,是很难界定的,而质量、口感又是消费者关注的一个重点,茶叶企业在打造自己的优秀品牌时,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包装来进行区别,内在品质当然重要,而好的包装,却可以让自己的产品很快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信任,为商品快速得到市场的认可创造条件.继承传统文化,挖掘传统美术的色彩应用,是我国茶叶产品走向世界的主要助力,相信我们只要对中国传统美术认真加以研究,努力使之与茶文化融合,通过各种技法手段,我们的茶叶产品一定能够更加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大力推崇.
2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开展价值分析
茶叶包装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茶叶包装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和过去相比,今天的茶叶包装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却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在材料的使用上,色彩的搭配上,构图的艺术性上,和产品属性的结合上,个别茶叶企业的包装显得不尽人意,例如,在材料的使用上,有的过于简陋,给人粗制滥造之感,有的则过于奢华,显得华而不实;而在色彩的搭配上,有些设计的色彩应用混乱,难以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对于一些眼光比较挑剔的女性消费者,她们对色彩十分敏感,而茶叶作为家庭消费品购买的时候,往往又是女性消费者在采购,这样,色彩设计的重要性就十分突出.在元素的应用上,茶叶本是中国的传统国粹,应当在包装上尽量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特别是与中国传统美术的构图及其色彩相结合,而现代设计人员由于对茶叶的包装设计不够重视等原因,其对茶文化的内涵理解不深,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上显得十分不足,这其实是不利于茶文化的普及推广,长远上看,也是不利于茶叶销售的.
茶叶包装对于茶类产品进一步进向世界的重要意义.总体上看,茶叶包装正在不断进步,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茶叶包装的创新是没有终点的,特别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逐渐铺开,中国产品进入国际社会的路子也会越来越广,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那么,茶叶包装方面更应当注重中国传统元素的推广,特别是中国传统美术及其色彩,更应当在茶叶包装上大发异彩.尽管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对于国外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有了很大的促进,但是,由于我们的文化输出途径相对西方国家来讲十分局限,输出的方式、输出的路径和渠道都难以和西方国家相提并论,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所以,在茶叶包装、茶文化输出等方面都要高度重视中国传统元素的渗透,从而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开放之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
3中国传统美术的特点及其与茶文化的结合点
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是文化大国,礼仪之邦,自原始社会起就有了大量的美术作品流传至今,自封建社会始,琴棋书画已经成为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风格而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中国传统美术作品因其分类不同、年代不同、风格不同,而出现了较多的流派,其色彩风格也各有特点.
3.1重彩画中的色彩运用及其与现代茶饮文化的结合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中国画大多以传统的水墨山水为主,很少有浓墨重彩的表现手法,但是,中国画风的转变是从唐代开始的,在唐代以前,中国画的风格则是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色彩的魅力就已经开始显示了,汉代出土的各类文物当中,各种彩色有朱、黄、青、白、黑等,缤纷灿烂,五彩纷呈,形成了中国绘画的重彩风格.这些重彩画的突出特点就是让画面形成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些色彩,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带有浓重的中国风格.这些传统的文化精髓,历千年而不衰,反而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而倍受世界尊崇,使得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世界文化和现代人的心目中占据了较高的地位.
在茶叶包装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重彩画的强烈渲染感,在包装设计上加以重点突出,特别是当其与茶叶包装、茶具使用等这些传统国粹相结合的时候,其所形成的融合度是十分自然的,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感,而绝对不会在风格上感到任何的牵强感.例如,在红茶的包装设计上,以中国红为主色调,采取浓重的红色,来体现红茶的纯净、质朴和茶香的浓烈,加以红瓷内衬,在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感的同时,加深了客人对于红茶的印象,而对其口感念念不忘;在绿茶的包装上,以纯净自然的绿色来打底,佐之以绿色茶园、绿色茶汤等贴近自然的色调来加以调和,给人一种回归田园的放松感,也能加深消费者对于绿茶的印象.
3.2山水画中的色彩应用及其与现代茶艺文化的结合
唐宋时期,中国美术的艺术成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上至宫殿庙宇、下至墓室等,几乎到处可见古代画师的遗作.中国传统的美术作品除了歌功颂德、宣扬宗教之外,更多的是以花鸟虫鱼、山河舟船、人物风景等以修心养性为主的画作较多,这些画作的色彩一般而言都较为平淡典雅,没有大红大紫的强烈渲染效果,设色非常简单,但是却表现力却更加突出,是典型的写意画风,这些美术作品的用色,至今仍然为后人所推崇、模仿,其色彩在单调中彰显意境,特别符合茶饮文化中的清净淡雅特征.而饮茶是一种心境清明,安怡放松的享受,在茶叶包装物的色彩设计上,佐之以中国的水墨山水画,则会让消费者感到浓烈的文化气息,产生"心平气净好读书"的休闲感,从而产生对茶叶的购买欲望,是值得茶叶包装设计人员认真思考借鉴的.
3.3工笔画中的色彩应用及其与现代茶艺文化的结合点
中国传统工笔画源于魏晋时期,这是一个带有强烈的文人特质,又受到了佛教美术风格影响的综合美术表现手法,工笔画强调写真手法,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与应用,与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风格大相径庭,重点是通过色彩的应用使画面具有更加强烈的写实感,从而使宗教这种本来虚无的东西变更似乎更加真实,旨在打动和感染所有的欣赏者,工笔画中,色彩的搭配、调和是一项基本功,其色彩的应用也更加多样化,结合现代的茶叶包装艺术设计而言,运用工笔画的风格和色彩来进行茶叶包装,也可以塑造出一种更加别致的包装风格,从而打动消费者,引起消费者内心的共鸣.完善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够提升茶叶产品品质,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完善设计元素的有效融入,通过丰富设计理念,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结合当前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可以看到由于缺乏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其限制了茶叶产品的品质提升.
4结语
中国传统美术和中国的茶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带有独特的民族韵味,中国传统美术是从更高层次上表现了意境美,其色彩运用十分灵巧,而其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也有着诸多的结合点,将这两种传统国粹融为一体,对于发展我们的茶文化,推动中国更加全面的走向世界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茶叶包装设计又有着其独特性和直观性,是受众视觉传达的主要途径,通过传统色彩的应用,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是当代艺术设计者的一种责任.
参考文献
[1]郑笑仁.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和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6):101-103.
[2]谷会敏.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和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185-188.
[3]赵向峰.中国传统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工艺美术,2015(1):177-179.
[4]常慧娟.浅析茶叶包装设计现状---通过对厦门茶叶包装市场的调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206-209.
[5]王山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219-221.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