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成句法层面的轻动词句法为理论视点,以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为研究语料,探究使动类轻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研究发现:由于轻动词的存在触发句法移位,核心动词“V”经过移位,与轻动词“v”合并,从而生成不同表层结构的句子,完成语义表征。具体表现为:1.核心动词从下层上升与轻动词“使”合并,产生“动词,宾语/双宾语/宾语省略”的句式;2.形容词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变得”结合,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句式;3.名词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成为”结合,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名词,名词/代词”的句式。
《汉字文化》主要研究汉语汉字文化,探讨汉语教学,并对汉语文与其他语文作比较研究。读者对象为语言文字研究人员、高等院校语文专业师生及中小学语文教师等。有英文目次。
一、引言
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首先提出了“致动”(即“使动”)的语法术语。在古汉语中,动词或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等充当谓语时,如果具有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含义,就叫“使动用法”(《汉语知识词典》),其特殊的句法特征往往造成一定的理解难度。如:
(1)贞:师般其来人?(合集 1036)
(2)癸卯卜,宾贞:宁风?(合集 13372)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例(1)中的“来”不表达主语发生“来”的行为,而是表示主语“师般”使宾语“人”“来”,“来”用如使动;例(2)中的“宁”同样用如使动,主语省略,义为“使风停止”;例(3)中“从百余骑”容易误解为“沛公是跟着百余名骑兵来的”,应为“沛公使百余骑从”。
学者们对古汉语使动用法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词类活用研究(张忠达,1993;梁红涛,2010;赵月华,2010),二是语义句法关系研究(赵伯义,2001;张志华,2010),三是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比较研究(刘忠华,2003;时学伟,2011)。
轻动词是生成语法的概念,其特点是只有语义内容没有语音形式且需依附实义动词。我们认为,古汉语中使动用法表现出明显的轻动词特征,因此将此类动词定义为使动类轻动词,即没有语音形式但有“使”的语义且依附实义动词而存在的动词。不过,运用轻动词理论对古汉语使动类轻动词的专门研究至今鲜有涉及。鉴于此,本文从《论语》《史记》等作品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使动用法为语料,从生成句法层面的轻动词句法理论出发,剖析古汉语使动类轻动词的句法特征及语义内涵。
二、轻动词理论与古汉语使动类轻动词
“轻动词(light verb)”最早是由Grimshaw和Mester在1988年研究日语动词“する”时提出来的。他们提出了“主目语让渡(argument transfer)”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在某些语言里,存在一类特殊的动词,即“轻动词”。轻动词不指派任何语义角色,而是吸取主要谓词的题元栅(theta-grid)(Grimshaw J.Mester,1988),也就是说,轻动词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十分轻微,主要扮演着功能上的角色。此外,Larson的双宾格结构研究与Hale和Keyser对主目语结构的研究对轻动词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引导作用。Lason(1988)在对双宾语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VP嵌套假设”:役格谓语动词可投射不止一个“VP”,这样的两个“VP”构成的嵌套结构提供三个论元位置;双宾结构及类似结构中的三个论元,按照普遍的论旨等级关系(thematic hierarchy)AGRENT>THEME>GOAL>OBLIQUES,依次分布在这三个位置上。根据Larson的思想,Hale & Keyser(1993)指出词系结构中“VP”壳里的“V”是一个没有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抽象动词,这个抽象动词就是我们所说的轻动词。Chomsky(1995)将轻动词(light verb)这一理论吸收并应用于“最简方案”中。他指出轻动词不表达语义内容,只包含接口不可解读的纯形式特征;在形态上为零形式;在句法上选择“VP”作补语,投射一个“vP”。“轻动词”的另一概念是相对于一般动词(simple verb)来说的。由于该类动词所承载的语义内容较少,无法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内容,所以必须和另一个成分(通常是一个名词短语作为其补足语)一起组合成一个动词短语结构,其名词补足语的语义内容表达了整个动词结构的主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前者比后者要轻(Jespersen,1954;Cattell,1984)。
冯胜利(2005)认为,轻动词移位的句法现象在古人的注释中可见一斑。当然,古人没有“轻动词”的概念, 但从他们的注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派生”与“被派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譬如《孟子》:“朝诸侯”,赵岐注曰:“使邻国侯朝之”。由此可见,使动用法的句法语义内容切合轻动词理论的核心主张。
三、古汉语中使动类轻动词的句法语义分析
引发句法移位是轻动词句法的一大特征。如图1所示,“v”选择一个“VP”作补语,投射一个“vP”;下层“V”上移并嫁接到“v”,形成“V-v”;“Spec-vP”提供一个论元位置,用于合并外论元或填充词,或接纳自下移入的内论元。
使动用法主要分三种类型,即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使动用法(李淑俊,2010)。下面分类进行微观分析。
(一)动词使动用法的轻动词层面探究
动词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施行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其句法表征有三:动词带一个宾语;动词带双宾语;动词省略宾语。下面对这三种情况分别进行分析。
第一,带一个宾语的动词使动用法。例如:
(4)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5)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我们选取例(4)中的“臣活之”为例,如下图:
如图2所示,动词“活”投射生成动词短语“VP”,处于标志语位置的是“之”,而在“v”下存在一个轻动词“v”,它的标志语是“臣”,补足语是以“之”为核心的“VP”。此处“v′”之下存在的轻动词“v”有“使……”的语义。根据Chomsky(1995、2000)的轻动词理论,该轻动词是不带语音的,即零形式,属于虚词,而零形式的虚词,形式上相当于一个词缀,需要跟一个自由语素结合才符合语法。于是,轻动词“v”引核心动词“V”从下层上升与之合并来实现它的语法功能。而核心动词移位与其结合后,便带上了它的语义特征,原来是空位的轻动词就获得了相应的附加义,用语音形式显示出来就是“活”,于是就产生了“臣活之”这样的句子形式。
第二,带双宾语的动词使动用法。例如:
(6)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7)王弗听,负之斧钺,使巡于诸侯。(《左传·昭公十二年》)
(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以例(6)中的“晋侯饮赵盾酒”为例分析。如下图:
如图3所示,动词“饮”投射生成动词短语“VP”,处于标志语位置的是“赵盾”,而在“v′”下存在一个轻动词“v”,它以“VP”为补足语,标志语是“晋侯”,此处轻动词“v”有“使……”的语义。根据Chomsky(1995、2000)的轻动词理论,该轻动词是不带语音的,即零形式,属于虚词,而零形式的虚词,形式上相当于一个词缀,需要跟一个自由语素结合才符合语法。于是,“V”从下层上升与轻动词“v”合并,来实现它的语法功能。而核心动词移位与其结合后,便带上了它的语义特征,原来是空位的轻动词就获得了相应的附加意义,用语音形式显示出来就是“饮”,于是就产生了“晋侯饮赵盾酒”这样的句子形式。
第三,宾语省略的动词使动用法。例如:
(9)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10)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东坡全集·石钟山记》)
“走”后省略了宾语“之”(曹军),“鸣”后省略了“之”(钟磬)。
我们以例(9)中的 “走”分析。如下图:
如图4所示,动词“走”投射生成动词短语“VP”,轻动词“v”选择这个“VP”作补语,投射生成一个“vP”。由于轻动词“v”没有语音形式,有“使……”的语义,吸引下层“V”(走)上移并嫁接到“v”来实现它的语法功能。而核心动词移位“V”与其结合后,便带上了它的语义特征,原来是空位的轻动词就获得了相应的附加意义,用语音形式显示出来就是“走”,于是就有了“烧而走也”这样的句子。
综上分析,动词使动用法是核心动词从下层上升与轻动词“使”合并,产生“动词,宾语/双宾语/宾语省略”的句式。
(二)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轻动词层面探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形容词用作使动,例如:
(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河东集·小石潭记》)
(12)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
(1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兵法·谋攻》)
我们以例(11)中的“凄神”为例分析。“凄神”义为“使神色变得凄凉”,如下图:
如图5所示,“使”“变得”都是轻动词,故而能以空动词的形式出现。首先“凄”移位与“变得”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使”结合,产生“凄神”的结构。
由以上分析可见,形容词用作使动,用轻动词理论解释就是:形容词要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变得”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句式。
(三)名词使动用法的轻动词层面探究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名词用作使动,例如:
(14)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15)友风而子雨。(《荀子·云赋》)
我们以例(14)中的“吴王我”为例分析。“吴王我”义为“使我成为吴王”。如下图:
如图6所示,“使”“成为”都是轻动词,故而能以空动词的形式出现,首先 “吴王”移位与“成为”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使”结合,产生“吴王我”的结构。
由以上分析可见,名词用作使动,用轻动词理论解释就是,名词要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成为”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名词,名词/代词”的句式。
四、结语
本文以轻动词句法为理论视点,从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三个方面,研究古代汉语使动类轻动词如何通过句法重组,完成语义表征。研究发现:1.在动词使动用法中,核心动词从下层上升与轻动词“使”合并,产生“动词,宾语/双宾语/宾语省略”的句式;2.在形容词使动用法中,形容词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变得”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句式;3.在名词使动用法中,名词要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成为”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名词,名词/代词”的句式。
参考文献:
[1]Chomsky,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A:MIT
Press,1995.
[2]Chomsky,N.Minimalist inquiries:The frame work[M].
Cambridge,MA:MIT Press,2000.
[3]Grimshaw,J.&A.Mester.Light Verbs and Theta-Marking[J].
Linguistic inquiry,1988,(2).
[4]Hale,K.& S.J.Keyser.On argument structure and lexical
expression of syntactic relations[A].In K.Hale & S.J. Keyser(eds.).The View from Building 20:Essays in Linguistics in Honour of SylvainBromberger[C].Cambridge, MA:MIT Press,1993.
[5]Jesperson,O.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M].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54.
[6]Larson,R.On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s[J].Linguistic
Inquiry,1988,(19).
[7]冯胜利.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2005,
(1).
[8]李淑俊.试说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
[9]梁红涛.使动与意动用法漫谈[J].语文学刊,2010,(16).
[10]刘忠华.论古代汉语名词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J].曲靖
师范学院学报,2003,(4).
[11]时学伟.古汉语中使动和意动用法的辨别[J].韶关学院学报,
2011,(5).
[12]朱行帆.轻动词和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现代外语
2005,(3).
[13]张志华.古汉语使动用法的语义类型及语义指向[J].湖北社会
科学,2010,(8).
[14]张智义.轻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J].外语教学,2013,(2).
[15]张忠达.古汉语词类活用浅议[J].学术交流,1993,(4).
[16]赵伯义.论古代汉语的使动双宾语[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2001,(1).
[17]赵月华.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0,
(4).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