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老丁业基地改造已经有十年的发展历程,很快就要到达下一个十年的开始。这篇论文总结了再这个历史的发展节点上总结了十年的经验和问题,同时对后十年的振兴思路做出了规划和对策。通过前十年的总结对后十年的发展策略做出了规划,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毕业论文发表,东北振兴,改革开放
2003年l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拉开了东北振兴的序幕。这十 年,是黑龙江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改革开放后黑龙江享受国家政策扶持最大的十年。十年来,龙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一、盘点总结振兴东北十年的四大亮点
(一)东北大粮仓探索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十年
十年前黑龙江粮食产量为580亿斤,201 1年将近翻了一番达到1114亿斤,首超河南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粮食总产量、商品粮调ffl量、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产量年增幅均居全国第一位。这是东北振兴十年来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保全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具体为”八化“:
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水利化、合作化、品牌化和城镇化,这是东北振兴的具体成果。
(二)扩大改革开放、打造三大国家级战略的十年
近十年来,黑龙江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充分发挥边境区位优势,做大做强对俄贸易、拉动东北亚贸易,致力于建设大通道、大物流、大口岸、大园区,实现了对俄贸易的转型升级。2011年,对俄贸易达到189.9亿美元,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量的1,4,同时也税动黑龙江省GDP的快速增长。对俄贸易已经成为龙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黑龙江作为后发展省份,抓住了东北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谋划打造j大国家级战略。2009年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五盟沿边开发开放带、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也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_卜年东北振兴中黑龙江省取得的显著成果。
(三)国企走出困境深化改革的十年
黑龙江是新中困的工业摇篮,是东北老丁业基地振兴的重点省份,国有企业众多,罔有经济比重高,这是计划经济留下的特殊省情。国企数量多,包袱重,欠账多,曾经是黑龙江发展中比较沉重的负担。东北振兴这十年,通过国企深化改革,这些都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大批同企从股份制改造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从国企剥离办社会职能到解除债务包袱,出台众多优惠政策,解决了阂企的后顾之忧。目前,黑龙江省哈电集团、一重、哈飞、哈量等国有企业通过优胜劣汰、调整结构,不断做大做强。
(四)招商引资大上产业项目的十年
全力落实”八大经济区“和”十大l丁程“战略,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十大产业“的新战略取向,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型的产业项目,产业格局有了新变化。
2012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发展出现了四大亮点:GDP总量达到5471.7亿元,同比增长10.3%,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同定资产投资2126亿元,同比增长3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0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同比增长21.6%;金融环境不断改善,银企对接,银社对接,出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体经济得到壮大。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到,黑龙江省变化巨大,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二、分析查找三大差距
在肯定东北振兴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黑龙江省与发达省份相比较,还存在着j大差距,值得好好研究和剖析。
(一)思想观念上的差距
黑龙江受计划经济影响根深蒂围,在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上,有时候跟不上东北振兴的步伐,与南方发达省份比还有差距。南方干部敢想敢做,善于在迂回中发展,在变通中创新,抓住发展机遇。在同家政策面前,南方看到”绿灯“使劲跑,看到”黄灯“抓紧跑,看到”红灯“迂回跑,经济始终处于发展的状态之中。黑龙江省干部解放思想不到位,思想受到禁锢束缚,看到”绿灯“跑的慢,看到”红灯“停的快,这就是所谓的”车破闸好使“,屡次错过发展机遇,几个回合下来,就被南方远远拉下了。因此,在下一个东北振兴十年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不断地解放思想,在理念上更新,在观念上创新。首先缩小思想差距,才能真正缩小发展差距。
(二)体制环境上的差距
黑龙江省离前苏联最近,也是最早进入计划经济和最后一个退出计划经济阵地的省份。从体制上看,黑龙江省计划经济的”旧胎记“较重,是阻碍全省加快发展的障碍。
在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过程中,有的主管部门发”路条“的少,设”路障“的多,审批过程中勒卡索要,有的地方政府干预微观经济太深,政企不分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现在看,在下一个东北振兴十年中,政府要在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集中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三)结构失衡的差距
受计划经济影响,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都存在失衡的问题,深层次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黑龙江省存在结构性的四个短腿,一是非公经济起步晚、比重低、贡献率差,201 1年黑龙江省非公经济的贡献率为49.4%,与南方发达省份相差二三十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黑龙江省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偏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三是现代服务业比重低,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仅占到38.6%,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太小。四是市场开发不足,黑龙江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的地方单纯注重资源开发,忽视了市场开发,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创新不够,开发不足。实践证明,南北差距主要不是在资源上,而是在市场开发上,如黑龙江是木材大省,但广东却是家具大省。今后,要注重市场开发,用市场开发带动资源开发,两个开发一起抓,好资源才能变成好产品,资源大省才能变成经济强省。
三、企盼三大政策
站在东北振兴新老十年交替的节点上,期盼国家在新的东北振兴政策制定上能够对黑龙江倾斜,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龙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尽早实施结构性减税
目前,企业承担的税费负担太重,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到了难以维持再发展的地步,亟待国家给予减税政策,放水养鱼,减负养企,培养税基,壮大财源。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白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黑龙江省也同样期盼着国家的倾斜和支持,渴望下一批能将黑龙江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之内,从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非公经济群体,促进就业,拉动消费,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二)出台新政策组合,为老工业基地彻底减负
一是为保全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周家这十年能给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切实解决地力衰减和面源污染问题,全力保护全球仅有的i大寒地黑土带之一的两大平原,尽快恢复地力和生态机制,确保粮食增产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二是对黑龙江省资源性城市转型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黑龙江省有四大煤城、两大林城和一个油城,资源性城市转型成本高、难度大,亟需国家出台新政策给予支持。三是继续为国企减负,彻底化解历史包袱。黑龙江省国企个头大、数量多,退休工人的养老保障、厂办大集体的安置、国企办社会的历史包袱等等,尚需国家在新十年东北振兴出台系列化组合政策,予以化解和消除。四是填补养老金缺口。在计划经济年代,黑龙江作为老工业基地创造社会财富,积累国有资产,为国家上缴了大量的利税,但是我国社保体系建立滞后,当时没有给工人缴养老保险,而且黑龙江省国企多,产业工人众多,再加上财政基础弱,养老金缺口特别大,黑龙江省养老金收支比例为1.3:1,低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因此企盼国家能够给予黑龙江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积极探索用上市国有资产的分红填补养老金缺口的办法。
(三)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
黑龙江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看,凡是新兴产业在刚刚起步之时,都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
为此,期望国家能够借助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先从黑龙江试点,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扶持发展做大做强。
四、未来十年思路上的三点突破
(一)体制创新
第一,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改革,减少审批增加服务,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促进龙江在未来十年振兴过程中快速发展;第二,加快事业单位改革,黑龙江省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点省份,留下来的事业单位摊子特别大,亟待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取得新的突破;第三,加快社保双轨制改革,目前社保双轨制带来很多问题,尽快改变不合理的养老双轨制,将”双轨“统一”并轨“,来充实增加对社保基金的投入。加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加快和谐龙江建设。
(二)产业创新
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创新东北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目前,黑龙江省着手做好三篇大文章,一是做优传统工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二是做强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电子信息、环保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做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深层次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培养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做好以上三篇文章,努力构建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实现真正的振兴和发展。
(三)科技创新
加大科研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更多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采取高端技术,研发高端产品,打造高端品牌,占领高端市场,从而步入创新驱动的新轨道。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力争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东北区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中心,着力建成生物科技硅谷和绿色、有机和非转基因食品生产基地。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