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学生们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体育课的教学至关重要,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体育科技》(季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体育刊物。刊主要刊登与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技术、战术和运动医学、生理、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学术论文,并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先进成果,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提供各种科技信息。
一、前言
小学的学生们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从不上学到上学的转变使学生们不仅要在心理上接受,更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去应对学习任务。小学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没有中学过多的压力,但也应提倡“劳逸结合”的原则。因此,建立一个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要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安全多样的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体育知识教材及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当前,小学体育课程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理论探讨,并在实践中找到解决措施。
二、小学体育的概念
小学的体育概念在广义上来说需要老师深刻而丰富多彩的来带动。在小学体育活动开展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相对于普通文化课,其兴趣化的活动内容要有很多,学生的活动范围也要大很多,在交流学习互动、师生互动的向度和频度上都要远大于普通文化课。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因此,如何有效的组织这些动态因素,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教师的兴趣引导必不可少。体育交流学习活动就是力求在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这也是体育互动学习的最根本因素。体育互动学习的广泛含义就是,互动型的体育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进行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结构化、不同元素组成的的小组内通过彼此学习和帮助,来达到对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行掌握。
三、小学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小学体育课被主干课程取代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所占的课时相对来说较少,且许多的体育教学课时都被普通的文化课所侵占,严重影响了小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随着当今社会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化,家长及学教对普通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在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和体育课势必要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的教育,所以在教育观念方面的认识,是严重影响小学体育课开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体育课被主干课程不断取代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小学体育课形式单一
在现代的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课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兴趣引导和特色课程的开展。在现代大多数的小学的体育过程中,许多的学校还是以传统的体育测试项目为引导,还是以体育测试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特色课程内容的开展,只是以单纯的体育活动为着力点,不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入手,严重阻碍了小学体育教育的深化开展。
3.小学体育课缺乏理论知识的讲解
在小学的体育的教学内容上,体育老师只是针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原理及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一般的课堂教育中,体育教师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在一起进行跑步,仰卧起坐,等单纯的素质锻炼,却忽视了为学生们讲解一些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黄金阶段,老师的知识原理讲解对以后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完善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措施
1.体育与美育相结合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课堂学习任务为教学导向,设定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即在体育教学中建立问题解决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保证拥有与利用丰富的学习机会,以真正获得学习经验。问题解决模式是多种具体教学方式的集合体,包含着“以问题为定向、以探究为过程、以解决为目的”的共同特征。以美育为导向的学习还包括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学场域,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回归生活世界。通过同伴活动、社区活动等其他社会活动,主动建构认知结构,完善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塑造整体人格。体育教学的重要转变就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真正使学生的体育锻炼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结构化指的是课堂内和课堂外均要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和内容。确立学习任务为主导的学习型体育教学课堂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更加深化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体育与美育教学目标相结合的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教育尺度,把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进行体育实践的同时能学到关于体育的理论知识,在学习关于体育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体育实践的乐趣,只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