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新文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隐性育人的路径探究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1-12-25
简要:摘 要:新文科建设中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更加重要,如何提高高校隐性育人的效果是当下推进课程思政面临的教育课题之一。本文首先阐明隐性育人的内涵和特征,再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

  摘 要:新文科建设中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更加重要,如何提高高校隐性育人的效果是当下推进课程思政面临的教育课题之一。本文首先阐明隐性育人的内涵和特征,再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推进和当代大学生特点三个角度分析了应用型高校隐性育人的必要性,进而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为例,探究隐性育人教育资源、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三方面的现状,分析不足及成因。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从“全”“大”“特”“融”“新”五个方面构建隐性育人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应用型高校隐性育人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新文科视域,隐性育人,路径

新文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隐性育人的路径探究

  杨洋; 张琳; 任晓龙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1-12-24

  0 引 言

  新文科建设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发展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习近平更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4] ,阐明了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方针,指明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相对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潜在、隐蔽、无意识的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愿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1] 。较之显性教育的直白说教和硬性灌输,学生更乐于接受隐性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文科建设中责无旁贷,如何拓宽隐性教育渠道,提高隐性育人质量,实现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格局,这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1 高校隐性育人的内涵和特征

  隐性育人相对显性育人而言,强调“熏陶”和“感染”,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目的隐含于教育资源和载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使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一定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 。

  隐性育人具有内隐渗透性。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目的、内容、任务等藏而不露,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塑造学生的人格素养,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内心要求[5] 。”

  隐性育人具有广泛参与性。高校隐性育人的教育者不仅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和高校辅导员等专职思想教育工作者,还包括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机关行政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和学生干部等。

  2 新文科建设下应用型高校隐性育人的必要性

  2.1 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本质需求

  应用型高校在人文学科建设上相对薄弱,但是新时代人才培养坚持全人教育,除了培养人才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而这些素养提升需要充分发挥课程,学校、家庭等宏观及微观环境的隐性育人作用。

  2.2 课程思政全面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

  高校育人工作需要家庭、学校、个人以及全社会等多方协作、全员参与,并且学校各方面制度、校园文化建设等都要加强对学生的隐性引导,通过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发挥“隐性育人”理念,占领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实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00 后”,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和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冲击着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导致出现焦虑浮躁等心理问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呈现多样多变等现象,这要求高校育人工作需要结合新时代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拓隐性育人的新思路。

  3 应用型高校隐性育人的现状及成因

  3.1 对隐性育人教育模式重视不够

  尽管学校反复强调课程思政的全覆盖,思想政治教育仍以思政教师的理论灌输和辅导员的管制说教为主,导致学生对于硬式教育的逆反心理;专业课教师和学校其他的教职工缺少德育方式的创新实践,导致育人工作推进困难;部分教师也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塑造作用,忽视了学生对于隐性育人新方法的诉求[3] 。

  3.2 对隐性育人教育资源开发不足

  学校大部分思政课教师仅运用教科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未将理论知识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未解决学生自身问题,更达不到育人要求;专业课教师中存在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硬性叠加现象,未实现两者有机融合,这表明教师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和运用要求不明确。

  3.3 对隐性育人教育方法探索不深

  隐性育人方式即是通过有温度、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无意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将育人视作一盘棋,但是我校育人工作还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教师上好课程,这样看似分工明确,实则不利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难以实现隐性教育的效果[2] 。

  4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应用型高校隐性育人的路径

  4.1 顶层设计,建立“全”员参与的隐性育人机制

  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校党委、学院党总支、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组织部、学工部、宣传部、团委等多个部门精诚合作,合理分工,明确不同机构、部门、人员在隐性育人工作中的各自的具体职能和任务目标,优化各级职能部门的关系,形成隐性育人合力,打造隐性育人共同体。

  4.2 同向同行,构建“大”思政的隐性育人体系

  学校要深入推广课程思政,使每位教师充分意识到隐性育人的重要性,显性的专业课程和隐含思政内容需有机融合,并通过观摩公开课、组织比赛等形式,使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成为所有教师的自觉行为,推动课程思政教研热潮,使育人工作取得一批可总结可推广的经验。其次,教研室、教研团队等应以“隐性育人”为创新课题,转变显性育人的观念,充分研究挖掘各类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和方法,研究如何在显性的专业知识传授中以合适的方式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实践中既深入讲授专业知识,又引起学生道德情感上的深刻共鸣,既达到“教书”目的,更实现“育人”效果。最后,专业课教师要加强自身学识修养,使自己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老师。

  4.3 文化协同,打造彰显“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属于隐性育人内容,都承载着校园文化传播的育人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和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掘和利用创新的载体,育人效果才能更有效。

  4.4 校内外“融”通,完善社会实践体系

  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植根浓厚的家国情怀、确立广阔的国际视野,仅靠学校无法培养这些素质。因此,学校还要组织大量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通过志愿服务、实习锻炼等方式,让学生尽可能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成就和现存难题。同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也要走进学校,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将最新的政策和社会趋势分享给学生,使他们全面感知社会。校内外融通建立社会实践体系,共同推动形成全员全方位的育人工作。

  4.5 管理网络,打造思想表达“新”阵地

  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隐性育人要充分运用好网络这一新教育载体,把它打造成思想表达的新阵地。一方面,通过各门课程的线上精品课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设思政育人资源,使学生在课后碎片化学习中接受思政教育。另一方面,严格管控学生QQ群、微信群、易班、微博等网络平台,加强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热点问题的讨论,交流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化程度,创新高校隐性教育的方式。

  5 结 语

  新文科建设下,应用型高校仍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充分意识到隐性育人的重要作用,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坚持课程思政理念,不断探索实践隐性育人的新路径,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