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我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特征测量与分析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1-05-28
简要:[摘 要] 县域小学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则是促进县域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状况

  [摘 要] 县域小学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则是促进县域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状况,为了探寻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特征,利用 GIS技术将全国各县域的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县域小学在校学生数、师生比、县域小学图书册数、县域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育经费投入等。同时利用 DEA 模型评估各省市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为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我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整体上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空间特征。在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产出上,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呈现高投入—低产出特征,而西部地区综合效率低下主要是由规模效率不足导致。为了实现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继续加强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定向培养师资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乡合作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我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特征测量与分析

  本文源自蔡文伯; 宋登娇, 教育与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05-20《教育与教学研究》办刊多年来,在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成为展示高校科研及地方基础教育名师、名校教育科研成果的平台。已为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省、市图书馆列为基藏刊物,并与美国和港、澳、台地区诸多大学、中学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关系。

  [关键词] 县域小学教育;教育资源配置;空间特征;教育公平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公平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关乎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事关教育公平大义[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根本措施则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2]。《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更是将教育公平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 体 目 标,并强调要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

  现今在我国“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下,县域教育的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一般来说,县域教育是指包括县、县级市以及办有高中的市辖区的区域,包括县城教育、乡镇教育以及村域教育各个层面,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层级性等特征[3]。为了实现县域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县域教育的长足发展,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2012年,教育部颁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 估 暂 行 办 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的评估工作正式启动[4],明确了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8项指标,推动了县域义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2016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进一步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 发 展[5]。2020 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县中(县域普通高中)塌陷现象”,呼吁社会关注县域教育发展生态。与此同时,学术界也一直以县域教育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积极的探讨。有学者基于对中西部6个省38个县市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调查,分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教育均衡发展问题[6];有学者从教育资源的来源和配置模式切入,得出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教师队伍的差距是当前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主要体现[7];有学者以具体县市为例得出县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措施[8];有学者以空间公正理论为基础,构建出包括“可达性公正、获得性公正和感知公正”三维框架的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均衡评估指标体系[9]。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对于县域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县市的现状调查,对全国视域下的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研究较少,而明确县域小学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形态,将会为全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依据,从而有效提高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为了更好地推动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促进县域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特征及其反映出来的均衡程度。县级政府是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因此,研究以县域小学阶段教育资源的配置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地理位置将我国划分为 东 中 西 部 地 区,并 采 用 GIS技术 探寻全国县域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特征和DEA 模型评估全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以此来反映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一)研究方法

  1.GIS技术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是凭借计算机技术来收集、计算、分析和描述相关地理分布数据的一种分析 系 统[10],可以 用 于 观 测 一 定 地 理区域内某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 域。GIS技术 的 应 用 在 探 查 和 改善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研究上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例如有学者利用 GIS技术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可达性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在资源配置、最近入学距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11]。有学者以上海市为例,利用 GIS技术对上海市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区域配置的空间特征进行测量分析,得出目前学前教育资源呈现出非均衡的空间特征并以此提出相关建议[12]。还有学者基于 GIS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学校选址问题做出研究,也有一部分学者旨在推动 GIS更好地应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总的来说,目前 GIS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领域,但是关于县域教育资源配置空间特征的测量与分 析 较 少。因 此,本 研 究 利 用 GIS 技术来观测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更为直观地呈现出各种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形态,为进一步分析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空间特征提供思路。

  2.DEA 模型

  数据 包 络 分 析(the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是一种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效率评价方法,被广泛用于评价具有多项投入和多项产出的评价单元(DMU)间的 相 对 有 效 性。DEA 方法 在 处理多输入与多输出的问题上具有优势,它不仅能够利用线性规划来判断决策单元对应的点是否位于有效生产前沿面上,还能够由此为管理者提供很多管理信息。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 DEA-C2R模型来评价全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C2R 模型可以通过对样本的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确定出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每个决策单元(DMU)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判 断 每个 DMU 是否为 DEA 有效。利用 DEA 方法评估各省市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有效性,可以看出各省市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何,是否存在投入冗余或者产出不足的问题,从而反映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教育资源是指教育领域通过社会总资源配置所取得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等一切资源的 总 和[13],教育 资 源 的 配 置 则 是 将以上资源在各级教育系统内进行分配。结合教育部所颁布《县域义务教育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中规定的评估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三大领域(即学校用地、学校设施、学校师资),从三大维度五大方面来测量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空间特征(见 表1)。为了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数据主要从国家统计局、《中国县域统计 年 鉴(2018年)》以及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各地教育发展基本情况中获取(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未计入统计)。

  在利 用 DEA 模型评价县域小学教育资源多投入与多产出之间的有效性时,依然是以县域小学教育阶段的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为了确保投入产出之间的自由裁量权程度,选择四种投入和两种产出进行测量(见表2)。其中,投入指标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投入,专任教师是县域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则选取学校图书册数和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财力资源投入以各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进行测量。产出指标考虑到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和数量,以2018年毕业生数和在校生数两大方面来评价。

  三、实证分析

  (一)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空间特征

  以 GIS技术 为 依 托,把县域小学各教育资源的数量与对应地区进行连接,从而将各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以点密度全国分布的形式呈现出来。

  1.县域小学教育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

  从图1、图2可 以 看 出,无 论 是 在 校 学生数还是专任教师数,整体上都呈现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状况,这说明在县域小学教育人力资源上,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整体上比西部地区要丰富。

  从在校学生数量来看(如图1所示),在校学生数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整体来说数量较少。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绝大部分省份在校学生数在300万人以上,其中广东省、河南省、山东省等省份在校学生数最多。中部地区在校 学生数量分布较为均衡,河南省为中部地区县域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最多的省份。西部 地区尤其是西藏、青海等地区在校学生数少于50万,明显低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四 川、云南、贵州等地区为西部地区在校学生数量最多的地区,高于西部平均水平。

  师生比指各级各类教育中在编教师数与全日制学生数之比,反映了各级各类教育教师的数量及其效益,是衡量教育资源投入的重要指标之一。师生比越高,说明平均每个教师需要负担更多的学生,教师的工作量就会越大,学校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反之教师的工作量就越小,学校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低。

  从各省县域师生比的空间分布上看(如图2所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师生比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东部的广东、福建等地区师生比达到1∶19以上,平均每个教师需要负担的学生多,教学负担较重,但北京、天津等地区的师生比则低于1∶15,相对来说教师的负 担 轻,教 师 资 源 充 足。中 部 地 区 湖南、江西 等 地 区 师 生 比 最 高,内 蒙 古、黑 龙江、吉林等地区的师生比最低。西部地区的师生比总体较低,青海和四川是西部地区师生比最高的地区,说明这些地区的县域教师资源仍然存在不足的状况,教 师 的 负 担 较重。县域师生比较低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县域小学一般规模较小,使得教师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教师中专任教师的比例较低。从 师生比上看,我国县域小学师生比得到改善,但仍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整分配,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2.县域小学教育物力资源的空间分布

  从县域各小学图书册数来看(如图3所示),学校拥有图书册数最多的县域仍然在东部地 区 和 中 部 地 区,其 中 河 北、山 东、江苏、河南、广东、广西等地区的学校图书资源最为丰富,相比而言,西部地区所拥有的图书资源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和陕西地区的县域学校拥有的图书册数相对丰富,而西藏、青海和宁夏的学校是全国图书册数拥有量最少的地区,图书资源的配置呈现非均衡状态且差距明显。为了 更准确地了解各县域学校的图书资源分配状况,计算出各省县域学校生均图书拥有册数(见表3)。上海市图书资源分配为全国最高,新疆最低。全国生均图书册数为23.61册,生均图书册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6个。中部 地 区 的 差 距 最 小 ,吉 林 省 生均图书册数为28.49册,江西省生均图书册数为16.64册,相差11.85册。西部地区差距最大,生均图书册数最多的陕西省与最少的新疆相差 17.54册。从全国范围看,东部地区生均图书册数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生均图书册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上(如图4所示),从总的面积来说,仍然是东中部地区学校所拥有的体育运动场馆面积高于西部地区学校所拥有的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其中,东部地区最多,中部地区分布较为均衡,西部地区相对来说资源匮乏,西藏、青海等地区学校体育运动场馆总面积较少。在计算出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后发现,生均运动场地最多的地区在宁夏,最少的地区为上海,相差6.65平方米(见表4)。全国生均运动场馆面积平均为7.64平方米,西部地区生均运动场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东部地区生均运动场地面积较低。根据我国生均运动场地面积规定,普通小学生均运动场地面积标准为7.47平方米,低于标准的有18个地区。总的来说,我国普通小学生均运动场地的面积尚有改善空间。

  3.县域小学教育财力资源的空间分布

  目前,教育部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是以省级为单位公布的,县域教育经费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各省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本研究以省级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来反映县域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如图5所示),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与上述各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特征一致,仍然是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广东、江苏等地区教育经费总投入最多,青海、西藏等地区教育经费总投入最少,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仍然很大。例如,人口数量远高于北京市的河北省、河南省等省份,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却与北京市接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情况来看,国家对于西部地区各省的县域教育经费投入在逐年增长,且西部各省生均教育经费均在1万元以上,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有效性分析

  借助 DEAP Version2.1 软 件 测 算 出2018年各省市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可 用 公 式 表 示,即 Crste=Vrste× Scale。如果综合效率值为1,则说 明 DEA有效,表示该地区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规模上都是有效的。经过测算,各省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结果见表5。

  对所建构模型的综合效率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 全 国31个省 市 中,DEA 有效 的有上海、江西、河 南、湖 南、重 庆、四 川、新 疆这7个省市,这些省市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都达到了1,这说明在短时间内如果不增加教育资源投入量或者减少教育产出量,那么以现有的资源投入量是无法再增加产出量的。其他各省市的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率评估值均小于1,在评估模型中被认为是非 DEA 有效,但数值越趋近1,说明该省市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越高,反 之 则 越 低。其中综合效率值在0.9~1的有13个省市,这些省市的效率值都接近于1,说明只要在现有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稍做调整,就可以达到县域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水平。其他省市综合 效率值均 在 0.6~0.8 之间,属 于 非 DEA 有效,说明这些省市没有合理配置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造成教育产出效率不高。

  造成综合效率值不高的原因可能是纯技术 效 率 非 DEA 有 效,或者规模效率非DEA有效,还有可能是两者均非 DEA 有效。表5中海南、西藏、青海等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值达到了1,但综合效率值却是非 DEA 有效的,这些地区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是由于投入或产出的规模非 DEA 有效造成的,要提高效率值,就要在资源的规模上做出适当调整。规模效率有效但综合效率非 DEA有效的地区则说明这些地区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与之适应的产出,如安徽省。安徽省需要对资源的投入规模适当控制,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避免资源配置的浪费。

  从规模效益上看,规模效益不变且 DEA有效的地区有7个,说明这些地区没有投入冗余也没有产出不足,资源配置相对达到最优化。规模效益递增但技术DEA非有效的省市有15个,说明这15个 DMU 正处于高投入— 低产出的水平,要想均衡配置县域教育资源,就必须调整投入的规模。另外规模效益递增且技术有效,综合效率值却小于1的省市有广西、海南、青海和西藏,说明这些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尚且不足,应该依据实际情况继续加大投入。规模效益递减且技术效率非 DEA有效的地区有江苏、山东,说明这些地区的投入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对某些投入项适当削减,最大程度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

  从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分布来看(见表6),东部地区有5个省市综合效率值低于平均值,其中北京、天津、山东非 DEA 有效是由于纯技术效率值与规模效率值均低于平均水平;辽宁、浙江纯技术效率低于平均水平,规模效率则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东部地区在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上整体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需要适当调整教育资源的投入规模,避免资源浪费。中部地区山西、内蒙 古、吉 林 等 地区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低于平均水平,但总体上说也是规模效率偏高,同样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现象,说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并没有达到最优比,应该调整资源投入规模。西部地区西藏、青海、宁 夏 等 地 区技术效率有效但综合效率值并没有达到有效,说明这些地区尚需增大教育资源的投入规模。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从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绝对数量来看,我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公平性有待提高。整体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特征,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的县域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分配呈现出这种空间分布特点,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东部地区发展较早且地理位置优越,教育发展的基础好、实力强,从而带动整个县域教育的发展。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发展、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较为落后,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因此,我国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远低于东部地区和沿海城市,县域发展的差距就更大,县域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衡由此发生。值得 注意的是,随着党和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教育投入的重视,我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在逐渐提高,尤其是在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断改善。

  从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有效性来看,我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最高的地区为中部地区,其次是东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而县域小学教育资源产出则是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出现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冗余情况,而西部地区主要还是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拉低了整体教育发展效率。同样反映出我国在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存在不均衡状况,需要调整县域小学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投入规模,以提高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有效性,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建议

  1.加强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

  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公平,政府的政策导向起着主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县域教育发展的重视,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整体得到改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但地区间差距仍然存在。对此,国家要继续加强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全国县域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统筹规划,对于教育先天不足的地区予以适当倾斜。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统筹逐步缩短省内教育资源配置差距。综合 考虑县域内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予以必要的政策倾斜,以缩小教育资源在校际间、城乡间的差距。

  2.定向培养师资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县域小学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关系着教育公平和社 会 公 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我国自2012年起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 估 工 作,聚焦县域内学校的办学条件、经费保障和师资配置均衡等问题,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但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动态因素众多,尤其是在师资力量上,目前针对农村地区和发展落后地区的教师引进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师流动乃至教师流失非常严重,频繁更换教师给县域教育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因此,立足县域培养师资是非常必要的。可建立“县管校用”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14],加强对已有教 师 的 培 训,提高县域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县域内严格筛选出有教育情怀的后备力量,定向培养一批具有教育情怀的本土师资。同时,应保障县域内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保证学校在教师选聘、课程开发等方面的自主权,激发县域学校办学活力,充分挖掘县域课程资源,探索出符合县域社会发展特征的办学之路。

  3.加强城乡合作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生源和教师是最大的教育资源,目前县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本就先天不足,加上后天资源不足、发展缓慢,生源和教师的流失导致县域教育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正在逐渐拉大。随着国家对教师工资待遇的重视,教育经费的投入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师越来越注重自身生存的“生 态 环境”。因此,既要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更要为广大县域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构建更大的发展平台,打破城乡教师间的壁垒,采取教师一对一结对学习策略,加强城乡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积极鼓励教师自觉主动地将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进行共享[15],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充分挖掘农村地区特色教育资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为其留住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