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和发展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事业不仅是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乡镇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剖析和挖掘乡镇图书室的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困难之后,从加强相关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大图书教育与思想宣传、提高图书室公共服务实践、加快图书室现代化的转型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乡镇图书室 目的 现状 困境 举措
《中国图书评论》(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本刊是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前沿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图书评论刊物。
乡镇图书室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将成为乡镇社会教育和乡镇终身教育的可靠途径。乡镇文化图书室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我国乡镇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向基层、向农村的延伸,是直接向农民服务的文化设施。但是,乡镇图书室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也有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深入探讨,进一步研究加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对策。
一、乡镇图书室建设现状与难点
1.藏书老旧、种类单一、各阶层分配不均
现在多数乡镇图书室,都是应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的,在有限的条件下选择办公场所、再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配置相应的书籍、书架及阅览桌椅等。乡镇文化站经费紧张,没有购买图书的能力,近十年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图书配置的侧重点都在各乡镇的下级单位,也就是各个行政村及社区这一块。每年每村都有价值二千元左右、不同种类的书刊配备到各个行政村及社区图书室,形成了点面结合,以村为点、以小组为面的以点带面全覆盖方式,让政策法规、信息知识共享共学习,书刊已深入到各村群众中。每年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图书的配备基本没有,造成了图书资源分配失衡的现状[1]。
2.资金缺口大,需要增加投入
随着人们对图书要求的不断提高,想要进一步丰富馆藏图书,提升阅览环境,改建与完善乡镇图书室就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文化建设在政策上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但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各乡镇文化站在筹措改建经费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改建经费。要“双管齐下”或“多管齐下”,方能取得显著效果。
3.缺少专业图书管理人员
实践表明,要办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除了领导重视、经费保障等外部条件外,还有赖于一批思想好、懂业务、会管理、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管理员,使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得以巩固发展。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敬业称职、训练有素、踏实工作的图书管理员队伍是办好文化站图书室的重要保证。如今,乡镇文化站的图书管理员都是在职在编的国家事业单位文化行业内的公职人员,或是从其他行政岗位临时抽调或者兼职委任的非专业性人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工作手段都存在较多的不足。
二、乡村图书室内部建设要点
1.细化图书选择与配发
乡村图书室的建设与完善与城镇存在一定的差异,就乡村人口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而言,图书的购置与配发应有一定的适配性和针对性,要照顾不同年龄段对图书的需求。如可以选择科技、教育卫生类的图书,帮助有进步思想的农民拓宽知识面和眼界,激发农民科研探索的精神。适当引进儿童文学和优秀文学作品,对乡村适龄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思想的启蒙,优化乡村的教育条件。
2.扩大图书数量与配置
完善乡村图书室建设,相对应的硬件设施和服务管理也要到位。在数量上要达到乡村图书室兴办和推广的要求,力求至少每村一室,节约村民赶路的时间,提高图书室的便捷度与覆盖力。在硬件设施上,应朝着城镇图书室看齐,配备阅览用的桌椅板凳,维持图书室内清洁明亮,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要配备相应的图书管理人员,及时回应与收集村民的意见反馈 [2]。
3.明确图书室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乡村图书室的建设与改造,是为了响应国家教育兴国、公平教育的号召,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深刻理解乡村图书室对加强乡村经济文化建设。提高乡民思想认知的作用和价值。图书室内图片的展示能够直观地将知识理论和时政情况传达给乡民,而书籍类文献则提供了文字载体,乡民不仅可以看书,也可以将自己学习的过程与感受记录下来,形成乡村独特的发展记录历史。
三、建设乡村图书室的思考与建议
1.加强相关政策与资金支持
打破当前我国乡村图书室建设的困境,政府机构应联合起来,在经济和政策上加大图书室建设相关补助与预算,实现乡村图书室一步到位式的建设与完善。更要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政策的落实与资金的到位,防止贪污腐败情况的发生[3]。在资金储备充足的情况下,积极联系图书供应商与工程承包单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图书室的建设。
2.加大图书教育与思想宣传
乡村人民对乡村图书室的不认可态度是阻碍乡村图书室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的一个因素。因此,对乡民的思想宣传与教育改造也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应由村干部发起,組织村民动员大会,明确图书室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价值,通过思想进步的村民,用以一带多方式逐渐影响周围村民,引发集体的共鸣和认可。
3.提高图书室公共服务实践
乡村图书室的建设不是形式上的建设,而是让村民真切感受到生活的变化。这就需要相应的公共服务的实践。如图书室内配置大量农业相关的杂志与期刊,并且有专门的志愿者讲解与教学,帮助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了解当前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激发起实际生产的创新改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收入[4]。
4.加快图书室现代化的转型
多媒体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乡村图书室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5],纸质图书作为传统的载体,容易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产生丢失损坏等问题,因此当代乡村图书室建设也要朝着现代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建立线上的图书库,实名认证注册,随时随地完成阅读与学习,并且拥有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四、结语
随着新时代新理念的推广,知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乡村图书室的价值和作用也在不断显现,图书室建设的目标与要求也越来越清晰明确。因此,要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政策资金上予以大力的支持,积极转变村民思想,深化公共服务,实现图书室的现代化转型。
参考文献:
[1]赵娜娜.我国乡镇图书室建设的几点思考[J].兰台世界,2017(4):75-77.
[2]贺洪明,张陶.社会协办乡镇图书室建设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8,30(5):107-110.
[3]张东真.农村图书室为农村经济建设的服务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195-196.
[4]罗懿菡,丁金龙.高校图书馆参加“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2):124-126.
[5]王志明.农村中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98(18):36-37.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