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新高考背景下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9-09-21
简要:摘 要:2017级普通高中学生作为山东省新高考首批学子,已经顺利完成选课走班并集中精力备战等级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较往届学生要面对更多的困惑和不确定性,从而使得教

  摘 要:2017级普通高中学生作为山东省新高考首批学子,已经顺利完成选课走班并集中精力备战等级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较往届学生要面对更多的困惑和不确定性,从而使得教学备考难度加大。文章试图结合山东省地理教学实际,通过分析新高考下自然地理教学备考中的诸多困惑和不确定性,找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备考提供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山东新高考;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大概念

地理教育列期刊

  以往,文理分科时,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选择地理学科在高考的占比,名牌学校不足1/5,薄弱学校1/3左右,这些学生往往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偏低。新高考下,选择地理学科作为等级考的学生占比已经超过60%。数据分析表明,选课走班实施后,部分尖子生进入地理等级考,这是地理学后继有人的利好消息。与此同时,大量学困生也涌入地理等级考,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进入高二年级,随着自然地理学习难度的陡然上升,一部分初选地理的学生被迫知难而退。时下,等级考试标准及样卷尚未颁布,被分解重组的《地理1》与选修Ⅰ-1《自然地理基础》在等级考中占比多少、试题类型怎样、难度系数如何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无疑给本届师生在心理上形成巨大压力。为此,笔者梳理了自然地理教学备考中的诸多困惑,并提炼出几大教学策略,以增强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自然地理教学备考中的困惑

  1.自然地理是“深耕”还是“博采”

  按照《指导意见》的指令,原课标地理1被拆分重组成必修《地理1》和选修Ⅰ-1《自然地理基础》。值此,学校课堂出现了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深耕”,即延续老教材老教法,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不仅教学容量大,而且因涉及地理原理导致学习内容难而深;另一种是“博采”,即接受新指令新方法,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学习目标主要定位在合格考层次。基层调研发现,多数教师对自然地理的教学采取“深耕”还是“博采”模式,都心存疑虑。

  2.教材缺失内容是重构还是跳过

  依据新课标《指导意见》在《地理1》增加了“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 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两项新要求,因为没有现成的教材,让教师一时不知所措。此外,教师对指导意见内容标准的某些表述也心存疑惑,像“3~4种地貌”到底指哪几种?“常见自然灾害”到底指哪些灾害?这些内容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对此,许多学校依靠集体智慧,精心研制出与之匹配的课程资源,学生反映极佳;某些教师在沿用老教材的同时,加入地貌景观,做简单“加法”,教学反响也不错;个别教师还采用“跳跃式”教学,等待新教科书出台。为此,对于教材缺失内容是重构还是跳过,教师们也感到十分困惑。

  3.如何实现自然地理内容的有机整合与高位对接

  虽然原课标必修1被拆分重组为两个模块,然而学生一旦进入等级考备考期间,不仅要对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整合,还要将地理1某些可以进入等级考要求的内容由合格考提升到等级考,实现与选修Ⅰ-1教学要求的高位对接。同时,还涉及如何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进行整合融合,以及如何搞好自然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的有效衔接,并消除知识的碎片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间的立体架构。这一点对年轻教师而言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缺乏课程观意识,不能站在地理的综合性高度去审视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学困生如何逾越繁难的自然地理

  新高考下,伴随选课走班的实施,山东省选择地理学科学生的占比超过60%,虽然吸纳了一部分尖子生,但数量极少,学困生基数却十分庞大,一旦进入难点集中的自然地理模块,教学备考进度十分缓慢,学习效率极为低下。

  二、自然地理的教学备考策略

  1.老教材的“二度”开发

  新高考下,老教材自然地理与《指导意见》要求成为一对矛盾体,即原本一册自然地理老教材,却被人为拆分成根本不存在的地理1 和选修Ⅰ-1两个模块,让师生不知所措。笔者认为,老教材的“二度”开发是教学备考的最佳选择。

  高一上学期教学建议延续老教材,但是要回避对某些教学难点进行“深耕”,如“地球运动”“三圈环流”等学习难点,这样既保持了自然地理内容结构的完整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又避免学生对学习地理产生畏惧心理,同时也为等级考备考复习预留了时间和空间。高一下学期临界合格考的那段时间,地理教學须回归《指导意见》要求,巩固双基、落实基础,保证全体学生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的高及格率。

  高二上学期教学依然沿用老教材,但是需要搞好“深耕”和“高位对接”。即把地理1涉及等级考的内容,选择性“架高”与等级考教学实施高位对接。事实上,地理1中的某些内容只是为了迎合合格考的要求才降低难度的,其教学要求侧重于观察、识别、描述等行为层次,而作为知识本身以及能力要求方面均需要在高考复习时给以体现。例如,在复习大气的垂直分层时应补充逆温现象的原理,在复习水循环时应将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分析透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这些知识本身的重要地理意义。同时,高三一轮复习要回归《指导意见》要求,致力于地理理论、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的创新,尤其要关注立德树人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训练,以提高学生等级考试的现场学习能力和现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助新课标教科书,重构自然地理教学内容

  新高考试点之初,地理1新增内容“地貌景观”和“自然灾害”,因为没有现成教材,给教师教学目标定位及内容选择与组合造成不确定性。随着2019年秋季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目前,高中地理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四个版本的教材在山东均有使用,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新课标教科书,重构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修正完善之前这两项新增内容的缺陷与不足,使教学备考回归持续发展的轨道。

  推荐阅读:《地理教育》(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重庆师范大学主办。经历了24年的风风雨雨,也为祖国地理教育事业的推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