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扫码关注公众号

民族音乐学习的新型教学的重要性

来源: 树人论文网 发表时间:2018-06-04
简要: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民族音乐学习的新型教学的重要性的相关内容,本文就是通过对民族音乐学习的新型教学的相关内容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以及介绍,且本文仅供相关人士参考,希望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民族音乐学习的新型教学的重要性的相关内容,本文就是通过对民族音乐学习的新型教学的相关内容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以及介绍,且本文仅供相关人士参考,希望大家能有收获。

中国民族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音乐;高校;学习

  一、引言

  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浪潮中,民族文化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个国家都在关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人们进一步的重视,在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体现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也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动力。优秀的民族音乐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理想追求。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但是同时也看到,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浪潮,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发展和保护自身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国家当前的重要课题,作为每一位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弘扬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工作。

  二、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浪潮中,一股韩流、日朝风的流行音乐以不可抵挡的趋势从外国席卷整个中国,给我国的民族音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流行音乐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其实流行音乐能让广大学生喜爱所接受就在于它通俗易懂,比较贴近他们的心灵。他们能够在流行音乐的歌词中找到自己成长的足迹,认为流行音乐是在诉说他们的心情,谱写他们的故事。他们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自己逝去的青春,流行音乐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当前在许多大学校园里的广播都弥漫着流行音乐的气息。播放的不是王力宏、周杰伦的“台风”,就是少女时代、鸟叔的“韩流”,或者就是陈奕迅、容祖儿的“港潮”。当前“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也像一股龙卷风一样席卷各个校园。占据了校园广播几乎大半个角落,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如痴如醉、深陷其中。我经常可以听到在学生口中哼出那些连自己都听不懂的格调不高、吐字不清让人似懂非懂又满是矫揉造作的韩国歌曲。如果任凭这些音乐充斥着校园,这些歌曲充斥着学生心灵,不仅不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三、问题所在

  下面是对几个年级的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卷的情况,主要围绕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做出如下表格:通过这三个年级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情况:15-25%的同学喜欢民族音乐,有60-80%的同学都喜欢流行音乐,除此之外,有10-20%的同学对戏曲感兴趣,仅有5-15%的同学了解安徽的黄梅戏。当我问学生能说出几个民族音乐家的名字,大多数同学只能说出几个人,但是一问流行音乐歌手,他们都能说出一大堆名字,有的外国歌手我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很严峻且让我们深思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上课表现来看,许多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表现出懒散、贪玩、玩手机的状态。针对这个问题追问了一些学生,然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老师上课只关注经常交流的学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二)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三)配套声像资料缺乏,学生只能听,不能看到动态画面,缺乏音乐的感染力。(四)体系较封闭,课堂上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所以针对上述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四、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学生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个民族音乐作品的需要给学生提供视觉材料,比如图画、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等。然后通过学生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空间,为音乐作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

  (一)“情节感染”式教学模式

  “情节感染”式教学模式,就是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伴随着老师讲故事去感染学生的情感,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使用这种模式就是用民族音乐的创作背景和歌唱内容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欲望。2015级音乐班讲音乐欣赏课所用的“情节感染”式教学方法教案及总结报告如下:教学题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对小提琴乐器和协奏曲有个了解;能力目标,能够哼唱这首曲子主题的旋律;情感目标:通过对这首曲子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观,陶冶情操,并能够在音乐的情感中展开联想与想象。教学的重点内容:《梁祝》的介绍,小提琴的认识,协奏曲的了解;难点内容:怎样在不同的音乐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本次“情节感染”式教学法,采用多媒体、小提琴等教学工具,教学过程包含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四部分。1.新课引入,学生在聆听音乐前明确课堂问题,教师发表导言后播放动听的音乐和有关梁祝图画的幻灯片,此教学设计步骤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心聆听及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充分感受梁祝的形象,不由自主地进入到音乐的情景,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眼前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2.教师介绍梁祝这首作品的地位,以及作曲家何占豪、陈刚的生平经历及代表作品,这首曲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主奏乐器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聆听,听完后展开学生讨论,学生们自由发言,互相讲解自身的感受。《梁祝》旋律起伏较大,有的地方抒情平缓,有的地方欢快急速,有的地方凄凉哀伤。主奏乐器是小提琴。此教学设计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品及作曲家,通过聆听旋律的特点,提升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3.师生互动环节,老师现场演奏《梁祝》,通过现场的即兴演奏让学生沉浸在梁祝二人的爱情世界,教育学生要有宽厚、仁慈的心灵。4.课堂总结,《梁祝》动人的音乐旋律让我们的情感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其实每一首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的魅力就在于此,让我们用心体会,用爱读懂。最后播放音乐《梁祝》,目的是与课前相呼应,让学生沉浸在《梁祝》的旋律中,回味无穷。通过这一节课,我觉得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情节感染”式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情感,用讲故事的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熟悉了音乐的旋律还能了解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二)“比较分析”式教学模式

  “比较分析”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发散创新思维,将作品进行比较,独立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是2016级音乐班讲音乐欣赏课所用的“比较分析”式教学方法教案及总结报告。教学题目:欣赏民歌《茉莉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比较欣赏不同地区《茉莉花》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民族音乐风格的不同特点;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风格《茉莉花》,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音乐的能力,在欣赏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创新,提升审美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比较欣赏多部《茉莉花》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重点内容:通过比较分析不同风格《茉莉花》了解不同地区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难点内容:通过比较分析不同风格《茉莉花》,培养学生分析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学方法:“比较分析”式教学法;教学工具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包含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四部分。1.新课引入,比较欣赏江苏、河北、东北等地区民歌《茉莉花》的演唱风格。三首不同风格的《茉莉花》有什么各自的特点?分别是哪些地方的方言?学生听完之后,互相讨论,最后总结。第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玩转柔和,更具抒情性。江苏人讲话其实是很温柔的,有句话叫“宁听江苏人吵架,不听浙江人讲话”;第二首河北民歌《茉莉花》旋律柔美细腻,节奏速度尤其平缓,而且歌曲每句的结尾都有较长的拖腔;第三首东北民歌《茉莉花》曲调风格热情洒脱,甚至伴有二人转的喜剧色彩。通过聆听不同地区《茉莉花》的演唱特点,来体会我国南北两地音乐文化的差异。2.师生互动环节,老师教唱歌曲《茉莉花》。这首歌曲运用几种地方方言演唱,有几个字跟普通话发音不同,分别是满、我、采、将。老师用电子琴伴奏,教同学们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并抽查学生演唱。学生跟读,寻找地方方言乐趣。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都希望老师能够给予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教学生跟读地方方言,体会每个地区的语言文化特点。通过教唱《茉莉花》不仅能活跃课堂上的气氛,更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茉莉花》曲调的印象。通过让学生上台演唱,锻炼他们的舞台经验。3.拓展欣赏,播放两段在国际舞台上演唱《茉莉花》的视频。观看两段《茉莉花》的演唱录像,谈谈感想。一段是中国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举办世界级音乐会演唱的《茉莉花》。另一段是中国小女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演唱的《茉莉花》。通过欣赏这两首茉莉花作品,树立学生民族音乐在心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了解到世界人民也喜欢我国的民族音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听外国人演绎的《茉莉花》版本。一首是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选段《茉莉花》,另一首是美国作曲家肯尼•基改编吹奏的萨克斯曲《茉莉花》。通过欣赏外国人的演唱,加深对这首歌曲的印象,意识到民族音乐经久不衰的魅力。4.课堂总结,通过对于歌曲《茉莉花》的欣赏,学生之间以及学生教师之间展开讨论。《茉莉花》作品走上了世界的舞台,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每一个华夏儿女都该为此感到骄傲、自豪,这恰恰证明了中国的民族音乐经久不衰的魅力。《茉莉花》作品只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沧海一粟,学生们以后应更多地去学习和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五、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新课标下的高素质音乐老师,这种优秀的音乐老师需要具备民族音乐的主题观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能够肩负起推广和发展当地地民族音乐文化的职责。只有这样优秀的音乐老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工作。并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是推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方式。为了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还希望同行们能多研究相关的课题,为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刘畅 张艳 陆梅梅 单位:铜陵学院

  推荐阅读:《中国民族》杂志是中国政府民族工作职能部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机关刊物,创办于1957年,是全面报道中国55个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状况的唯一一份中央级新闻性、综合性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