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一国实体经济的核心部分。因此,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无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一、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工业发展的认知误区。①“去工业化”思潮尘嚣甚上。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在科技创新上已经拥有多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技术。然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国内外学者开始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勾画了一幅“去工业化”蓝图。
撇开意识形态的巨大鸿沟和阻隔不谈,单从美国企图守成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现实以及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型国家的国情来说,“去工业化”思潮无法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何况“经济增长最恒久的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制造业是现代社会技术创新的第一源泉,制造业始终是实现独立发明和技术改进的核心领域”。 中国“去工业化”的结果只能导致制造业发展不充分,从而代之以低价值、低效率的低端服务业,我国经济无法确保可持续增长和发展。
②“第三次产业发展至上”的认识误区。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通过测算60多个国家GDP中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以及劳动力在各产业中所占比重后认为,由于三次产业生产率的相对变化以及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将持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将持续上升;当农业所占比重小于20%、工业所占比重高于服务业所占比重时,该国便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农业所占比重小于10%、服务业所占比重大于工业所占比重时,该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
根据库兹涅茨工业化进程划分标准,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因而不少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已经实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应该逐步“去工业化”、重点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事实上,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均离不开现代工业对其支撑和改造。当前,我国部分劳动力从一、二产业逐渐转移到第三产业,三产增值比重也超过50%,但我们不能迷信第三次产业至上化,因为三产占比的提高和就业人口的增加并不一定表明生产效率的提高。
③“绿水青山”就是“去工业化”误区。事实上,工业化产生的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看,并不在于工业化本身,而主要是因为传统工业化的技术水平低、治理能力差所致。解决传统工业化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通过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促进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治理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去工业化”。
持续推进工业化不仅可以积累资金和创造财富,还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习近平同志于2005年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7年他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治国理政国策。然而,地方政府在督察环评工作时,个别工作人员无视行业与企业的差别,无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不同,无视工业技术变迁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环评的指标达标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简单等同于“去工业化”。
2.工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①关键环节或领域的技术创新尚未获得革命性突破。集成电路。同美、日、韩、欧及台湾地区的国际芯片巨头相比,我国集成电路企业关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专利布局等技术创新还非常落后,中兴事件、华为事件就是惨痛的教训。工业机器人。虽然已经掌握关于机器人的本体设计、制造、软硬件系统开发、运动规划等技术,但其核心零部件引进率依然高达70%以上。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现代工业的核心装备,我国自主开发的数控机床在精度上还远无法同德、日相比。工业软件。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E(计算机辅助仿真)等工业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设计能力还严重滞后。关键零部件。轴承等关键零部件性能、精度、使用寿命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动机一直是我国航空等工业发展的短板。
②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缩企业盈利空间。近年来,劳动力成本轮番上涨,低工资时代一去不复返,加之《劳动法》的颁布,致使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明显。为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硬任务,工业企业环境治理成本大幅上升。城镇化发展加剧土地供需矛盾,传统低价供给模式不可持续,工业用地成本增加。金融资本脱实向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税制改革滞后,企业税赋负担较重、经营成本较高。
③落后产能的过剩问题依然严重。经历2004年-2008年的高速发展和危机后的“四万亿”救市,我国产能严重过剩。为去除产能过剩、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扩大有效供给,中央政府推出了“去產能 、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政策和举措,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当前我国在电力、煤炭、炼铁、炼钢、建材、造纸、家电、水泥、化肥等10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仍然严峻。加之受国际形势影响,部分过剩产能的商品价格不降反升,这进一步增加了化解产能过剩的难度。
④粗放型工业增长方式无实质变化。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要素的数量投入和规模扩张来推动和实现,这必然导致资源消耗水平高、有效利用率偏低。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我国工业制造依然处于“微笑曲线”底部,即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的生产环节,而在品牌、设计、研发、营销等附加值较高环节我们的话语权较少,缺乏竞争力。 这表明我国虽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具有相当话语权的制造业强国。
⑤“双重挤压”的国际竞争态势加剧。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为阻止中国的崛起势头,美国特朗普政府以逆转中美贸易现时格局为借口,想方设法制造经贸摩擦甚至发动贸易战。自去年以来,中美贸易战态势加剧,这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特别是,美国屡次挥舞关税大棒对我国出口美国商品进行打压,把华为等中国企业纳入美国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供应商向华为提供商品和服务,多次要挟其他国家禁止使用华为5G产品和服务,等等。
二、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推动选择性产业政策与竞争性产业政策协调发展。我们需要实现产业政策的转型,即从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过渡,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也要利用好政府的指导性功能,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既有活力和动力,又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和轨道。
2.构建激励充分的创新生态体系。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有利地位,增强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关键办法是充分发挥创新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实施创新驱动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无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创新工作的重视。一是提高科技研发的投入强度,提高政府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支出力度;二是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速折旧制度、研发人员权益制度;三是完善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制度;四是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
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虚”“实”协调发展。我国经济“虚”“实”脱节的根源在于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低导致社会资本无机可寻,因此促进经济“虚”“实”协调发展的主要举措有:①深化生产要素产权制度改革。包括对土地、矿山、劳动力、基础产业、金融、知识产权等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深化改革,盘活“僵尸资源”,激活社会资本,真正实现资源的竞争性优化配置。②完善产业或行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推行“负面清单”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放宽非公有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真正打破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
4.深化政绩考核制度改革构筑制造业绿色屏障。一是纠正制造业等于污染的错误理念;二是弱化GDP 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权重,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科技创新等指标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三是对地方政府党政一把手等干部实行绿色离任审计制度;四是建立环境破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五是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六是鼓励地方政府推进以“大、智、移、云”为核心的智能制造。
5.深化国家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改革,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实行教育经费投入年度增长制度;二是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三是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夯实基础教育;四是加大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逻辑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力度;五是加大国家重點实验室建设力度;六是实施人才强国“梧桐计划”从国外引进高端人才;七是建立鼓励人力资源开发的现代财税制度;八是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6.促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实现对外开放高度化。一是使制造业发展同“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二是积极在沿线东道国建立产业园区,使制造业发展同东道国园区建设结合成起来;三是积极开发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钢铁企业,化解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困境,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钢铁的庞大需求;四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化解我国相关产业产能过剩危机,实现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升级目的。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推荐阅读:《化学工业》(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化国际咨询公司(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主办。为“化工系统信息成果一等奖”刊物。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