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6-09-06
简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都不相同,河口瑶族自治县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边陲,因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口而得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都不相同,河口瑶族自治县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边陲,因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口而得名。本文是一篇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

  摘要:地名是语言符号和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活化石”。本文以云南省河口县的壮族语音译地名为研究对象,剖析当地民族语地名的结构特点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河口,壮语地名,语言文化

  如今居住在河口瑶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瑶族和苗族,但是由于历史迁徙、语言文字等原因,苗瑶语地名极少。由于全县的少数民族语地名中,壮语音译地名居多,近50条,所以本文选取了河口镇、南溪镇、瑶山乡、莲花滩乡、老范寨乡、桥头苗族壮族乡的状语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以期透过这些少数民族地名,再现该民族的语言特色、思维认知以及生产生活等。

  一、壮语地名的语言特色

  (一)壮语地名绝大多数由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

  壮语地名以双音节为主,有的加上方位名词、程度副词构成了多音节地名。比如“坝吉”,壮语中的“坝”指“小沟”,“吉”指“小河”,因村寨建在小河沟口而得名,加上方位名词“上、下”便组成了两个三音节的地名“上坝吉”和“下坝吉”。

  (二)壮语的构词语序(中心语+修饰语)在地名中的体现

  壮语的语法结构和汉语的“主语——谓语——宾语”相同,但词序却大相径庭。汉语的修饰成分在中心词组之前,而壮语语句中的修饰成分或限定成分一般位于被修饰的中心词之后,指示代词放在整个修饰词组的后面。例如:“曼岜”,“曼”指“村”,“岜”指“石头”,义为“石头较多的村子”;“那排”,“那”指“田”,“排”指“一片”,义为“住在有一片片农田的地方”。“曼”和“那”作为中心语位置居前。

  (三)壮语地名由地理通名+地理专名构成

  地名一般由地理专名和地理通名两部分构成,地理专名是构成地名词组的定语部分,通名是指普遍存在的有明显共性的地理实体。壮语地名由通名+专名构成,且数量多,有规律。例如:“曼”指村、寨,“那”指田,“南”指水,可以构成以下地名:曼:曼娥、曼美、曼路、曼坝、曼来那:那沫、那排、那么、那梭、那卡南:南溪、南屏、南夏、南琐、南昌。

  二、壮语地名蕴含的历史文化

  壮语地名是早期壮族人民生活的缩影,透过丰富多彩的壮语地名,可以了解早期特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一)壮语地名体现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

  河口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边陲,海拔最低点在南溪河和红河的交汇处,仅76.4米,为云贵川三省的最低点,因此,许多地方以地势低平的水田、河沟来命名。例如:“那么”,“那”指“田”,“么”指“泉水”,义为“有泉水的田”;“曼美”,“曼”指“村”,“美”指“小河边”,义为“小河边的村子”。以水田、河沟命名的地名还有“那排、那湾、南溪、坝吉、谷美”等。另外,河口县面迎北部湾的海风,背靠大围山梁柱,夏日长,湿度大,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在河口壮语地名中以动物命名的数量极少,有“光索”,义为“野兽出没的地方”,“底母”,义为“黄牛寨”等少数。而以植物来命名的有数十条,如“戈哈”,“戈”指“山脚”,“哈”指“野姜”,义为“有野姜的山脚”;“曼美”,“美”指“花”,义为“鲜花盛开的村子”;“谷满”,“谷”指多,“满”指“李子果树”,义为“李子果树多的地方”;“马多依”,“马”指“来”,“多依”指“一种野生多依果”,义为“在有多依果树的地方居住”。探究这些以植物命名的地名,可以了解早期该地的植物资源状况。

  (二)以人名、称谓命名的壮语地名

  以人名代地名的命名方式,具有纪念意义和史料价值。瑶山乡的壮语地名“波者”,是以建村的先驱者来命名;尼嘎,系一壮族女性名字,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壮族女先驱尼嘎在此建村,故得名;尼博,同样出自壮族女性名字。以女性人物的名字来命名地名,在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地名中实属罕见,从侧面反映了勤劳勇敢的壮族妇女,在本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外,常以喜庆的称谓来命名,例如“老豆田”,壮族有些村落在建村时取名“老对田”,后演变为“老豆田”。壮族婚礼中,称新郎为“老对”,称新娘为“滴对”,义为成双成对,人们把对幸福生活的期待融入到地名的意蕴之中。

  (三)壮语地名体现了早期农耕文化的印迹和崇尚自然的情怀

  在不具备现代化条件的年代,壮族人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一代又一代得以繁衍生息。山川河流、自然资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成为他们命名的依据。自然淳朴的思维意识融入到居住地的地名中,这也是壮族人民崇尚自然、融于自然的具体体现。

  三、结语

  地名是在人们长期的历史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很强稳固性的词汇系统。本文透过斑斓多姿的壮语地名,分析了河口壮族的语言特色和历史文化。为了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河口县众多少数民族的地名文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地名志[Z].1999

  [2]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相关期刊简介:《南京社会科学》(月刊)创刊于1990年,是由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南京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刊物。本刊主要发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当今热点问题的研究。《南京社会科学》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