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针灸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其发展与多学科融合密切相关,学科交叉对创新和推广针灸疗法至关重要。针灸与光、电、磁、红外线、微波等科学技术结合,创造出先进实用的针灸诊疗仪器,为临床、教学等方面都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本文就针灸学科的独特优势,探讨学科交叉促进针灸技术创新发展的应用,并进一步思考在针灸技术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本文源自张晶潾; 许安萍; 李志刚; 韩丽, 针刺研究 发表时间:2021-06-25
【关键词】针灸技术;学科交叉;转化医学;医工结合
学科交叉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围绕问题和需求协同创新,才能促进成果转化。针灸作为传统医学,在向外推广和传播时,也要创新发展。而创新,指的不仅是设备上的创新,更是理念上的创新。学科交叉恰恰能推动针灸理念的创新发展。其中,“医工结合”在针灸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的优势。目前,针灸技术与电、光、声、磁等结合,已经研制出多种装置,如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脉冲针灸装置、内热式针灸仪、激光针灸仪、穴位探测仪、微波针灸治疗仪、超声波针灸仪、远红外线针灸仪、磁效应针灸装置[1]等,一方面丰富了针灸的诊疗手段,另一方面规范了针灸操作及刺激量。
1学科交叉促进针灸技术创新发展
1.1电针
针灸与电学结合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脉冲电针仪。电针发展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使电针治疗仪具有参数多样、动态可调等特点。临床试验也有很好的效果[2],但目前对电针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标准还缺少系统研究。电针刺激参数稳定、可调,可以持续刺激穴位,提高疗效。研究显示,不同频率电针能促进中枢不同部位释放不同的物质,其治疗效果亦有不同。如低频电针能促进内吗啡肽释放,发挥镇痛作用,而高频电针无效。对兴奋性低下的疾病应使用稍弱的电针,如周围性面瘫、肌无力等电针治疗时刺激不宜强;对功能亢进型疾病,如肌肉痉挛、躁动性精神病使用稍强的电针,可降低组织兴奋性[3]。孙申田教授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时也提出面瘫急性期即可用电针治疗,但电流刺激强度宜小,后遗症期治疗面肌痉挛时,可在率谷透刺角孙的基础上,在运动区下1/5透刺,并连接电针(连续波,频率<30Hz),每次留针30~40min,可减少面肌痉挛、面肌倒错等症状的频繁发作[4]。另外,有研究[5]显示,临床应用电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发现电针对患儿腓肠肌痉挛即时改善效果优于普通针刺,说明电针能更有效刺激肌肉,使痉挛肌与拮抗肌达到肌张力平衡的状态。
在仪器研制方面,与艾灸结合的电温针、多功能电针仪等也是目前针灸领域技术创新的热点。此外,针型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如钙离子型传感针、氧分压传感针、神经递质传感针,实现了生命体内某些特定化学物质的微创、在体和实时监测。随着交叉学科逐渐发展,这类传感器有望应用于临床,指导针灸临床向标准化、量化发展[6]。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仪器的参数检测和分析处理功能不断完善。在未来,我们可以建立电针模拟手针的数据库,从深度、频率、力度等多种角度入手,储存全国针灸名家的手法,进而推广学习[7]。
1.2针刀与超声波———可视化针刀
针刀疗法是一种经皮微创软组织松解术,对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已拓展到多种疾病治疗。针刀虽然已形成了比较完整、规范的体系,但在传统的针刀治疗中,医者只能靠手下感受和患者的主观感受施术,这对医者的操作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增加了感染、瘢痕粘连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针刀的推广。
对于针刀的可视化,以往有学者借助CT、核磁做过尝试,由于辐射、成本高以及不能实时引导等因素,这些研究最终没有深入[8],而超声波具有波动属性,可以探测、负载信息以及定位[9],将其应用于针刀可视化定位治疗,可以避免上述不利因素,实现可视化针刀[10],因此已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1项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11]显示,高频超声对手指肌腱有较高的分辨率,显示清晰,具有精准定位、精准引导、精准疗效评价的优势。另有研究[12]显示,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L5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局部血肿、神经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这为L5S1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精准化的疗法。超声与针刀治疗的结合,两者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广了针刀疗法的临床应用。
1.3激光针灸仪
激光针灸仪的原理是以激光束聚焦为针,扩束为灸,用低强度的激光直接聚焦或扩束照射穴位,对穴位进行有效的刺激,较为常用的有He-Ne激光针灸治疗仪、CO2激光针灸治疗仪等。在针灸学领域中,激光仪用于穴位照射,除了具有针刺作用,同时具有温热效应,类似于热灸。激光针灸以激光为刺激源,具有无疼痛感、无创伤、可自主调节的优点,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还可以对传统针灸中禁针、禁直接灸的穴位,如神阙、会阴进行刺激[13-14]。现在的激光针灸更加多元化,主要表现在光源种类和机体导入方式等方面,控制系统也趋于智能化[15]。激光的应用也扩大了针灸治疗的病种范围。例如,儿科病症以往应用针灸疗法受到一定限制,应用激光针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有研究[16]报道,采用激光针灸治疗0~3岁儿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激光针灸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西医干预组的80%,且治愈时间短,可见激光针灸治疗不仅患儿及家属依从性高,且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便携性高的激光设备将使针灸临床治疗更便捷,更高效。
1.4多功能艾灸仪
传统的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等。艾灸的物理作用主要为温热刺激和光辐射,因此研发艾灸仪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增强艾灸的物理作用以及控烟两个方面。通过多功能艾灸仪对艾绒进行加热,可以解决艾绒燃烧时产生烟雾、污染空气的问题。同时可多路输出,根据病情或人体各部位耐温度的不同自动调节体表施艾温度和工作时间,最大程度地发挥艾灸的疗效[17-18],提高工作效率,解放施灸者的双手。有研究[19]显示,传统艾灸和艾灸仪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艾灸仪辅助治疗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传统艾灸。在原发性痛经、病毒性肝炎、大肠息肉腹痛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相较于药物及常规护理,多功能艾灸仪总有效率较高,可达到96%,操作也更为方便安全[20-22],且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艾灸组。
目前,市场上已有灸具实现了智能控温、无线便携、可手机控制,但尚不具备深度学习、收集用户数据的功能。因此真正实现灸具的智能化还需要时间积累和深入探索。未来,利用传感器技术或机器学习方法改良灸具,提高灸具的智能性,发展智能化可穿戴灸具,是艾灸仪发展的趋势[23]。
2针灸技术的转化现状及思考
2.1科研成果的转化现状
近年来,我国论文、专利产出数量位于世界前列,然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当前美、英等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已到达70%左右,而我国转化率普遍约为20%[24]。因此我们需要探究转化医学在针灸中的应用。转化医学是连接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其模式主要分为两型,其中Ⅰ型是从实验台到病床,主要是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前期或临床研究;Ⅱ型是常被科学工作者所忽视的“循证基础上的应用推广”,主要是临床研究通过循证医学获取证据再应用推广到临床实践中[25]。
转化医学为针灸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国内有关针灸转化医学的临床研究较少,大多停留在Ⅰ型模式,如运用生物标志物研究经络现象,探索针刺效应机制等[26]。从2009—2019年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分类来看,个人申请最多,占54%,这说明我国针灸领域的创新主要以个体为主体。从专利成果转化的角度来看,针灸相关领域因大多科研成果掌握在个人手中,其转化为市场产品的可能性较低,适用于临床需求的可能亦相对较低[27],这一点可能是转化医学的Ⅱ型模式未得到实践的一个因素。
2.2技术转化的未来趋势
在转化医学Ⅱ型模式的落实过程中,重点在于推广应用针灸诊疗仪器,这一点需要贯彻在未来技术转化的全程中。目前,针灸诊疗仪器在技术上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模块化、数字化、多功能化的趋势发展[28]。但新型针灸诊疗仪器还未得到推广应用,大多只存在于实验室,临床应用率不高。医院普及率较低及针灸装备设施相对落后问题不仅影响针灸疗效,还影响针灸服务质量的提升。另外,现有的设备大多数仍趋向于标准化的单一操作,而立足于因人而治、辨证论治的操作受到限制。因此,在着重提高针灸诊疗仪器的临床普适性的基础上,应侧重研发复合型仪器。前者立足于推广,保证仪器操作相对简单、培养操作人才、推动仪器向大众化发展,进一步使得居民在社区医院即可便利享受科技资源;后者要求在技术层面结合智能传感,突出个性化诊疗。如智能通络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后弛缓性瘫痪时,利用微电子技术,通过调制含有磁性的脉冲电流对体表经络、腧穴进行有效刺激,从而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此外亦可根据患病部位调节各种治疗手法[29],实现了针灸技术的有效转化。
2.3推进技术转化的对策
目前,我国已开始重视转化医学发展,相继建立了多个转化医学中心,出台了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以及促进转化运用的相关意见,并且制定了针灸转化研究规划,加强了专业化机构建设,以上措施大大推进了针灸学科技术转化的进程。
但同时,在针灸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过程中,不可一味求新。首先,基础研究者要重视科研选题的临床应用价值,要加强针灸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密切沟通与合作,强调转化型研究,把握技术转化未来趋势。与此同时,高校同企业之间要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另外,加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以及专业团队的培养,支持高校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基金,完善配套设施,推广最新的技术和设备,搭建医疗资源多学科交叉共享平台[30],多项措施并举才能有利于促进针灸学科技术转化的良好循环。
3结语
针灸的现代化发展必然要充分吸取现代科技的成果。学科交叉是发展的趋势,针灸在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中,不断迸发出活力。我辈肩负发展针灸事业的历史使命,很多针灸学者都在为此共同努力[31]。只有不断推进针灸学的跨学科交流合作,守正创新,才能促进针灸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