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出学生思维概念,阐述其内涵和作用,应用与语文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研究针对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使其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从而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 键 词:学生思维;主体地位;个性共性;教学方式
一、学生思维产生于语文教学实践的理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新课标大纲也是明确指出“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育下,学生主体地位被每位教师所重视;多年从教实践,让一线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思考,去研究问题,才是现代教育下的发展必然。我们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反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每次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运用的就是学生思维。所以学生思维是产生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教学理念。
二、学生思维的内涵与作用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逢遇到问题,总会"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学生思维是思维能力的一种,它的实践运行体是学生,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生活中每天面对的学生。它是学生的主体行为,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如果一名学生充分的调动了他的主观积极性,去认真思考,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个理念——学生思维。研究清楚学生是怎么样思考的,是学生思维研究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自己精心备课讲解,但是学生不买单的情况,这是我教学问题的常见病。究其根源,我们会发现其实是因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课堂是成人思维角度思考和准备的,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思考,所以精心准备的知识大餐,但是不合学生的口味,那么自然吃的少,吸收就更少了。善用学生思维,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去组织教学语言和方法,让学生自 己去对问题产生兴趣,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教育终极目标。“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不是每位教育者梦寐以求的吗?
每个学生的想法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教师去一一理解,这个过程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这是学生思维的最难点,需要细致的观察、记录和整理,利用教师心理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学生思维进行缜密的分析,有针对性的研究大多数学生思维,从而设定多数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同时针对个别学生特定的学生思维,因材施教个别指导,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三、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的运用和发展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明确了学生思维,就会知道学生容易接受知识的表达方式,例如某种学生擅长机械性记忆,某些学生擅长理解性记忆,某类学生擅长书写,某类学生擅长口语表达,当作为语文教师,你了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思考的模式和方向,教师就可以在语文教学上有针对性的,合理的给学生搭配组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语文学习上,发挥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方面特长,应对语文考试中的各种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接受知识了,开始思考问题了,从而取得他们
觉得骄傲的成绩了,同时也可以使语文教学达到我们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到利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用他们的想法去学习,去思考,去感受语文学习中的成就感,从而爱上语文学习。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思维的运用和重视会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语文的教与学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会越来越占据主体地位,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学生思维的充分运用,才会让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变成现实,会让我们的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当然,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位老师充分的去了解学生的想法,思维动向,行为习惯,表达方式等,对于学生个体的研究非常细致,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数据记录等,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每位学生设立思维数据库,针对每位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甚至与特定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思维特殊性研究透彻后,将学生一一归类,找出其一般性,加以强化和完善,结合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些教学方法的个性与共性的融合,以打造适合学生思维的教育新方式。
总之,学生思维作为一个孕育于教学实践中的理念而提出,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个性思维而展开探索和研究,先完成个性方案,然后达到共性融合。对于新课标的实现,语文未来的教育发展都会是有利的尝试和进步,期待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将它一一完善。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