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边界总是处于不断移动的状态,形成了扑朔迷离的多元景观。在此种变化的背后,一种趋势却逐渐彰显:艺术总是不断抵达其原初的生命源头,回到人原本所是的身体及其生活世界。
王晓华, 艺术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10-12
1917 年, 杜尚把男用小便池命名为《 泉》(Fountain),匿名送到美国艺术家协会展览馆,他只在上面写了“R. MUTT”和“1917 年”的字样,这成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艺术事件。经过复杂的博弈,《泉》已经被公认为艺术品。这看似非常荒唐,却表明了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转向,即回到人的生命本体和生活世界去界定艺术。
杜尚为何要匿名参展呢?因为这个展览是他参与策划的,他想通过这个行为来测试一下艺术界的反应。据说“R. MUTT”是其笔名,而“1917 年”是“创作”时间,其中“Mutt”的意思是傻瓜、笨蛋、无关紧要的东西。显然,这幅作品不无调侃意味。他可能未曾料到的是,这一行为造就了著名的“理查德 · 马特案例”(The Richard Mutt Case)。匿名送展的《泉》被主办方拒绝,评委给出两个理由:第一,它粗俗不堪,可能引发不道德的联想;第二,它不过是一个剽窃物,是一个普通的管道系统,而非艺术品。
从表面来看,杜尚此举可谓完败—他本是美国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the Society of Independent Artists)的联合创办人(co-founder),而此协会却拒绝了他匿名送展的作品。《泉》被著名摄影师阿尔弗雷德 · 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拍照后,原件消失无踪,据说它被斯蒂格利茨砸碎了。然而,这个只剩下影像的作品后来却引发了模仿狂潮。杜尚和他的粉丝不断地复制《泉》,每一件作品都被写上同样的笔名和日期。尽管这些复制品并不相像,但它们最终成就了杜尚。《泉》升格为现成品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被当成杜尚的图标(Icon)。此后,他把衣帽架、车轮放入艺术展厅,引发观众的强烈反响,有质疑也有欢呼,这一现象持续至今。
杜尚同时被称为艺术家和反艺术家,他造反、越界、出位,似乎是艺术世界的浪荡子,却又被公认为 20 世纪西方艺术界的“神”,这究竟是为什么?从艺术史的角度看,杜尚所做的事情颠覆了传统的艺术观念,他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ready-made” 即现成品艺术范畴。他相信艺术家的意向能够决定什么是艺术,如果艺术家选择小便池为艺术品并予以展示,艺术便于此诞生。他有一句名言:所有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艺术,只要艺术家说它是即可。
进入 21 世纪,杜尚的《泉》更加“羽化登仙”。 2005 年,它被全球 500 位艺术界权威人士评为“对艺术史影响最大的艺术作品”。由于杜尚的影响力,其仿作可以卖到 200 万美元。从某种意义上说,《泉》已经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甚至成了被颠覆的对象。2003 年,艺术家索尔 · 梅尔曼(Saul Melman)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上焚烧了《泉》的模型。据说,在场的 1500 人目睹了它的象征性毁灭—颠覆者被颠覆,这就是艺术家的命运。不过,这个事件说明《泉》已经成为“经典”,同时也可能会使人产生疑惑,难道西方人真的疯了吗?这个过程是否具有合理性?其实这个过程非常合理。
《泉》所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什么是艺术?”如果“小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如果没有什么不是艺术,那就什么都是艺术。如果什么都是艺术,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艺术。这似乎是个无解的悖论。果真如此吗?是也,非也。或许,出乎意料的是,颠覆者并不总是向着未来绝尘而去;恰恰相反,真正的颠覆是回到起源,是去掉遮蔽性的掩饰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杜尚是原始艺术家。
为了理解此中奥秘,需要认识杜尚颠覆传统艺术的深层原因—摄影术的兴起。1837 至 1839 年间,路易—雅克—曼德 · 达盖尔(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等人发明了摄影术,包括绘画在内的传统艺术遇到了空前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就是迎接挑战的一种方式:与其在机械复制的时代模仿现实,不如让事物直接出场。
随着摄影术的发展,电影最终诞生。1895 年 3 月 22 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次播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La sortie des ouvriers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此后,其他艺术形式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模仿现实方面,摄影术乃至后来的电影工业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相比之下,传统画家难以与之匹敌,艺术必然发生变革。现在看来,杜尚所做的实验其实与摄影术具有深层的联系:一方面,摄影术的挑战迫使艺术家转型;另一方面,摄影术可以记载活动和产品,留下它们存在的证明,这恰好催生了行为艺术。
在摄影术“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前,身为画家的杜尚曾进行应战。创作于 1912 年的《下楼梯的裸女》(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e)显然是他受电影启发而完成的作品,其中借鉴了摄影术的手法—连续摄影成像原理,试图将身体运动的瞬间叠加到一个平面上。虽然《下楼梯的裸女》现在被公认为杰出的艺术品,但是它相对于摄影作品来说,显得比较凌乱并令人难以理解。事实上,《下楼梯的裸女》曾经在法国被撤出巴黎独立沙龙展,也因此事件,本来出生于法国的杜尚远赴美国纽约。
前述摄影师斯蒂格利茨将杜尚的“小便池”砸碎,杜尚对此举动是既恨又爱:恨的是自己的作品芳踪难觅,爱的是砸小便池的事件使他声名鹊起。后来,他给斯蒂格利茨写了一封信,大意如下:你知道我如何看待摄影术吗?我非常乐意看到它使人们藐视绘画,直到其他的东西使摄影变得让人难以忍受。[1] 实际上,他早已出手,于 1913 年创作了《自行车轮》(Bicycle Wheel):把自行车轮放到一个凳子上,形成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景观,此景观就被当成了艺术品。有意思的是,杜尚原来是画家,但是他却走上了一条反对绘画的道路。在他心中,绘画和现成品之间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
现在看来,杜尚虽然开启了一个时代,但他并不是最激进的现当代艺术家,在他将小便池放进艺术馆之后,类似的实验层出不穷,演绎了各种出人意料的可能性。
新现实主义(New Realism)的奠基人、瑞士艺术家丹尼尔 · 斯波里(Daniel Spoerri),于 1960 年创作的《吉斯卡的早餐》(Kichka’s Breakfast,图 1),把餐具、罐头盒子、食物放在一个板子上,然后把这个板子放在椅子上,如此,艺术品就诞生了。斯波里后来把这些餐具放到绘画的展厅中,由于展厅中其他绘画作品的存在,这些餐具正式成为艺术作品。可见,这些艺术行为比杜尚的行为还要激进。不过,我觉得斯波里的这个作品与杜尚的《泉》相呼应,杜尚的“小便池”关涉的是身体的排泄功能,而斯波里的“餐具”与身体的某些器官—嘴和整个消化系统相关联。斯波里把自己的艺术称作“吃货艺术”,他从 1968 年就开始发起“吃货艺术运动”(Eat Art movement),还开办了斯波里餐馆(Restaurant Spoerri)和吃艺术走廊(Eat Art Galerie)。晚年的他看上去已经像个大厨而非艺术家了。
此后,现成品艺术绵延不绝。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创作出现于 2003 年:意大利艺术家雅尼斯 · 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把麻袋片固定在墙和柱子上,将之命名为《合成》(Composition)。他认为自己的艺术属于贫穷艺术(Arte Povera),认为艺术不需要较多的装饰,只要把现成品放到一定的语境中,艺术就诞生了。显然,他的思路完全延续了杜尚的轨迹。那么,杜尚究竟要颠覆什么?他和库奈里斯等人看似轻狂,实则大胆而深刻,他们要颠覆的是有关艺术的成见:艺术之为艺术,就在于它可以突破已有边界,能够重新定义自己。
这种颠覆的一个深层动机就是回到生命本体。杜尚说过一句名言:“我热爱生活、呼吸胜过工作。”[1] 既然生活最为重要,那么人能不能制作不是“艺术” 的作品?这是杜尚之问。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作品在英文中写作 works,它是劳动的产物,不一定要符合狭隘的艺术定义;相反,艺术应该根据作品的发展来定义自己。这是个重要命题:我们不能根据艺术的定义去呆板地衡量艺术家的创作,而是要根据艺术家的创作来不断扩展艺术的边界。
事实上,杜尚他们所做的尝试符合艺术的原初定义。在西方艺术发端之时,人们曾经把艺术理解为制作,亦即古希腊语中的 poiësis。依据这种理解,制作一双鞋和创作一首诗歌不一定具有本质的区别。换言之,原初西方艺术语境中的人工制品就是艺术品。由于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因此艺术也属于技术这个范畴。一旦将这个线索敞开,艺术就会绽露其久被遮蔽的形貌。譬如,1886 年,凡 · 高画了一系列关于“鞋”(图 2)的作品,颠覆了当时有关“美的艺术(精致艺术)”(fine arts)的成见。按照杜尚的看法,凡 · 高的做法并不算激进:根本没有必要画鞋,直接把鞋放到展厅就行了,因为鞋本身就是艺术品。这种行为不是颠覆性的,而是回到起源的尝试。
至此,可能有人会认为,较之西方人,中国人更热爱纯的艺术。其实不然,古汉语中的“艺”写作 “蓺”,原意就是种植,这是个象形文字,表示双手握住幼苗的动作。种植和制作都是行为,区别在于:古希腊文中艺术的定义偏向于手工业、技艺、工匠行为,而汉语中艺术的定义源自一种农业文明的语境;不过,二者殊途同归,都表达了对劳作的尊 重。在涉及艺术的原初定义时,中西方艺术家的先辈曾经不谋而合。
可见,杜尚以自己貌似荒诞的行为完成了对原初艺术美学的回归:第一是对技术美学的回归—艺术即技艺;第二是对生活美学的回归—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明白了这两点以后,我们就会知道杜尚所做的工作具有非常伟大的意义。
但是不能认为杜尚解决了一切问题,恰恰相反,他引发了更加复杂的思考:如果艺术与实用制作或栽培没有任何区别,那么它就根本没有独立性;从逻辑上讲,这是不可能的。怎样去理解这二者的差异?如插秧和插秧舞,插秧舞是艺术活动,而插秧这个活动本身很少被当成艺术行为—当然在真人秀和行为艺术中插秧可以被当成一种艺术。二者的区别在于,插秧是一种具有实效性的劳动,而插秧舞是供人欣赏的模仿行为;前者会产生实用效果,后者具有审美价值。
实际上,小便池也分两类:一类是卫生间的小便池,一类就是被放到展厅中的小便池。很少有人到卫生间去欣赏小便池的美丑或其他艺术特性;一旦小便池被放到展厅中,它就是被观看、鉴赏、审美的对象,就有可能成为广义的艺术品。理解到这个层次以后,小便池为何能“荣升”为艺术品这个问题已经不难回答:小便池脱离了实用性的领域,业已“羽化登仙”;此外,即使小便池不是艺术品,但将它放到展览馆的行动却是艺术行为。
贡布里希曾说过:“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1] 这句话貌似极端但非常深刻:必须根据艺术家来定义艺术,而不能总是用先在的法则衡量创作。事实上,在超越了精英主义立场以后,艺术并没有变得一无所有。杜尚之后的艺术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多元化。
如前所述,杜尚将小便池放到展厅的行动是艺术行为。小便池等现成品属于生活用品,支撑生活的是行为。现成品艺术和行为艺术之间存在一种深刻的联系,如果有人围观或被录像,杜尚将小便池放到展览馆的行动就是一个艺术事件。随着摄影、录像、后期制作等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行为艺术诞生了。许多行为艺术不一定需要太多的资金支持,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实现各种奇思妙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为艺术可能更接近艺术的本性:从原初含义的角度看,对制作和种植的模仿其实就是行为艺术。如果说现成品艺术是邀请物直接出场;那么行为艺术则呼唤身体直接展现自己,在物出场的同时,身体也克服了自己在艺术中的某种缺席状态,一场身体和物体的联欢开始了。
作为达达主义乃至超现实主义的参与者,杜尚还是个行为艺术家(performance artist)。为了理解其中的具体线索,有必要介绍一下达达主义(Dadaism)与西方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的关系。达达主义的早期参与者主要是诗人,诗人喜欢朗诵,朗诵时间久,听众必然感到厌倦。为了活跃气氛,诗人经常进行吸引观众的现场表演,而他们就成了西方现当代行为艺术的先驱。借助摄影术,这些表演被记录下来,正式进入艺术品行列。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杜尚把小便池送到展览馆的行动也是行为艺术。
达达主义者一度活跃在瑞士苏黎世的伏尔泰酒馆(Cabaret Voltaire)。1916 年,雨果 · 巴尔(Hugo Ball)和经常在这里表演的诗人们发表了如下宣言: “拉丁语里面的 producere 是生产、使某样事物存在的意思。不一定要生产书籍,我们还可以生产‘艺术家’。”[2] 这个宣言明确了艺术原初的含义就是生产,同时又指出了“producere”在古希腊文中所不具有的含义:艺术家的自我生产。杜尚在将小便池放到展厅后,还参与了“艺术家的自我生产”。1924 年 12 月 21 日,他在《电影短剧》(Ciné Sketch)中饰演走出伊甸园的亚当。
谈到这里,有个问题已经不可回避:如果不断突破自己的边界,艺术会不会丧失自己的本有特性?是否会被“稀释”为一般性的人类活动?现在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在超越了狭隘的“美的艺术”视域之后,艺术至少具有三个特性—人工性、假定性、超越性。
第一个特性是人工性,艺术是制作、栽培、表演,具有清晰可辨的人工性。自然界中没有绘画、雕塑、诗歌、电影,再激进的实验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如有的自然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但它不是人类劳作的产物,也就不是艺术品。相比之下,安迪 · 沃霍尔(Andy Warhol)的《可口可乐》(Coca Cola)是艺术品—虽然他仅仅是把可口可乐瓶的图案放到画板之上,但这是现成品艺术的一种变形,是向杜尚致敬的一种方式。据说《可口可乐》现在能卖到 5000 余万美元,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
再回到杜尚。1919 年,杜尚对印有达 · 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明信片进行了恶作剧式的“改写”:在美丽的面庞上添加了胡须,并且写下了一串字母 “L.H.O.O.Q.”。这个作品后来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正是由于这一“改写”活动,明信片成为杜尚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杜尚所做的工作是“戏仿”经典:达 · 芬奇的《蒙娜丽莎》原本展示了一种理想的女性之美。然而到了杜尚这里,端庄的蒙娜丽莎长了胡子,蜕变为具有男性特征的女性。现在,评论家普遍认为杜尚的《蒙娜丽莎》表达了跨性别性(transsexuality),而女性的外表下隐藏着达 · 芬奇的自我写照(the self-portrait)。无论如何,这种戏仿具有人工性,因而会造就相应的艺术事件。
戏仿是一种行动,行动本身也可以成为艺术。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艺术家艾伦 · 卡普罗(Allan Kaprow)提出了偶发艺术(Happenning Art)概念,认为艺术的根本是活的行动(a live action),强调绘画、诗歌、音乐、舞蹈、剧场都可以是其基本元素。与传统艺术不同,偶发艺术关注自发性的动作、过程、表演者与观众的参与。到了 60 年代,偶发艺术这个术语不再流行,代替它的是更加专门化的范畴,如身体艺术(body art)。进入 70 年代以后,它被归入行为艺术的大标签之下。变中之不变的是对自由、行动、身体的重视。在一些行为艺术中,表演者主动进入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体验动作和结果的关系,而身体的感受性则因此凸显出来。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克里斯 · 伯登(Chris Burden)。1971 年,他打响了进行极限体验的第一枪,从此变得声名显赫。他的作品《射击》(Shoot):让一个人拿着小口径的来福枪去射击他的左臂;本来的设想是子弹擦破其手臂,但是没想到的是,在射击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子弹射穿了他的手臂。于是,这个略显血腥的行为艺术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借助摄影术,这个行为艺术被记录下来,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经典”。1974 年,他表演了《刺穿》(Trans-Fixed):他躺在一辆甲壳虫汽车的前盖上,双手和双脚被钉起来。这显然是模仿耶稣受难的场景,但是他又出现在一个世俗的画面中,因而作品具有悖谬性的指向和意义。
第二个特性是假定性:艺术品既是事物 / 事件,又是人造的符号。它同时属于物理世界和意义世界,具有虚实二重性。1929 年,勒内 · 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创作了绘画作品《这不是一只烟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图 3),深刻揭示了艺术的特性。画面中的烟斗确实不是一只烟斗,因为它是一个图像;然而,图像所指又确实是烟斗。只有体悟到了这种二重性,才能真正理解这件艺术作品。又如杜安 · 汉森(Duane Hanson)的《超级市场购物者》(Supermarket Shopper), 创作于 1970 年, 戏 讽了当时流行的消费主义。作者塑造了凡俗的女性形象,后者是假定性的存在,可以置换为其他人物,我们不能因此断定汉森歧视女性。事实上,汉森又创作了许多逼真的假定性形象,有男性、女性、跨性别者,但变中之不变的是人物的凡俗品格。这也折射出杜尚的影响—从日常现成品到日常人物,艺术正在回归生活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代艺术或多或少与杜尚有某种联系。如中国艺术家应天齐的作品,在他的 “迷墙”(图 4)系列中,观者可以看到真实的残破的墙壁,但却不会真的将之当作建筑材料—只有在假定性的语境中,《迷墙》才能显现其“谜”(神秘性、象征性、开放性、不可预测性)。显然,这个作品与杜尚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应天齐还完成了名为《碎裂的黑色—零点行为》的行为艺术,他所砸碎的是一块黑色的玻璃,这块玻璃既是实物,又是具有多重意义的所指,砸碎它的行动也具有假定性。这是所有行为艺术的特征。即使是在伯登那场看似危险的行为艺术《射击》中,艺术的假定性仍然没有消失:按照原来的设计,射向他的子弹应该仅仅擦破皮肤。
第三个特性是超越性:所有艺术品指向它所不是的东西;它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在成为艺术品的一刹那,事物 / 事件就已经脱离了其原初的位置,延伸到不确定的某处,具有难以事先预料的意义。艺术是越位,是探险,是癫狂。譬如,杜尚的《泉》也具有超越性:小便池被放到展厅以后,它牵连出一个生活世界,升格为“有意味的实物”。
在当代行为艺术中,超越性具有更加具体的内容。譬如,通过对身体的深度改造,作者重塑自己的形貌、角色、身份,探究生存的意义。在相关艺术家中,圣 · 奥兰(Saint Orlan)是佼佼者。她的作品《圣奥兰的诞生》(The Reincarnation of Saint Orlan),通过一系列手术,她试图拥有蒙娜丽莎的额头、维纳斯的下巴、戴安娜的鼻子,集各种特征于一身,重塑自己的形貌和身份。由于整台手术被直播,很多人看见了她身体被切开的过程。为了解释自己的行为,她发表了《肉体艺术宣言》(Manifesto of Carnal Art):“我可以看见自己的身体被切开,没有痛苦,我可以一直看见自己的内脏,一个新的镜像阶段。”[1] 从 1997 年开始,奥兰与另一位艺术家合作,利用数码技术创作了“自我杂交”(Self-Hybridizations)系列,演绎自我的可变性、女性美的多元性。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行为艺术开始探索另一种超越性。如果说伯登和奥兰还停留在人类的常规场地,那么相关艺术家则进入了人类与机器交互作用的界面(interface),演绎与 AI 共舞的可能性。如行为艺术家斯泰利奥斯 · 阿卡迪乌 [Stelios Arcadiou,艺名:斯迪拉克(Stelarc)],从 1980 年开始举行多场展览和表演,展示了人类自我强化的可能性。他甚至憧憬人类借助技术和艺术永生的可能性。他做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为艺术实验—给手臂植上一个蓝牙耳朵,并到处展示,这个耳朵已经成为他的一个图标,据说已长好的耳朵可以跟蓝牙设备连接起来。又如,他的作品《第三只手》(The Third Hand,图 5): 通过腹部的感受与机器手臂互动,指挥后者完成写字、倒水、绘画等活动,人因此变成了多媒体,变成了赛博格(cyborg)。后来,他又预演了星际旅行的可能性。从传统角度来看,这些行为(表演)很难被称为艺术品,因为它已经跟所谓的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把它定位为艺术,因为他在进行表演,而这些活动具有清晰可辨的人工性和超越性。由于他演绎的是未来可能成为主流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如杜尚一样关注的是人和物的命运,可以说,他是杜尚的精神后裔。
总之,在杜尚把小便池放到展厅之后,西方艺术走上了一条回归起源的道路,演绎了人们预料不到的一些场景。如一个 18 世纪的人可能想象不到小便池有一天会跻身于艺术品的行列,但是杜尚他们做到了。后来,西方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又演绎了更加激进的艺术行为。所以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艺术家,艺术就不会死去;相反,未来的艺术将会实现更加丰富的可能性。通过与 AI、其他人工制品、自然物相结合,艺术家可能把自己的领地扩展到太空,创作我们现在无法预想的作品。不过,变中之不变的是,无论具体的实验如何花样翻新,艺术总是不断抵达人原本所是的身体及其生活世界,回到我们具体的生存体验。艺术的边界可以不断扩展,但是艺术的根本特性不会消失:它是制作,是种植,是人类身体的一种自我表现、自我演绎、自我扩张。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