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琴表演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所谓的“二次创作”是指根据已有的音乐艺术作品由演奏者进行的第二次艺术创作,它是连接作曲家和欣赏者之间的桥梁。在表演过程中,演奏者不仅需要传递作曲家的情感,还要表达自身的认知与见解,如此才能把作品完美地呈现给欣赏者。如何把作品的共性传递得不落俗套,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展示的同时又不至于太过突出,是每一位演奏者都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钢琴演奏者应对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这样在实际创作或是表演的过程中,才能对作品做出更为合理且精准的诠释。
本文源自戏剧之家,2020(24):64-65.《戏剧之家》杂志是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戏剧之家》主要栏目: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融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炉;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艺术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它不再仅仅是上流社会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变得越来越大众化,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其中属钢琴艺术最为突出,学习钢琴也成为了许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钢琴作品演奏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演奏者是否具有熟练的技法与高超的水平,还在于传递创作者情感的同时是否能展示出自己的个性,感染听众,与听众产生一定的共鸣。这便要求演奏者要学会平衡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一、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共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所谓共性,强调的是不同事物间具备的相同属性,其具有一般、普遍、概括的性质。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任何事物间都具有一定的共性。音乐作为情感艺术,在对情绪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欢乐、忧郁、悲痛、激动等,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的演奏中都会体现出来,一定时期的作品都会具有特定的时代印记与风格,这就是艺术中的共性。一个音乐家本身的个性再张扬,创作理念再新颖独特,也不可能跳出时代的需求与要求,更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钢琴音乐艺术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经历不同的时期,但每个时期的音乐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上,还是在艺术主旨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一位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在对一首作品进行演奏时,不会仅仅凭借个人的兴趣和意愿对作品进行胡乱改造或曲解,而是会尽可能地还原作曲家本来的创作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阐释和延伸。例如19世纪波兰音乐家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作品10号之12“革命”),此曲创作于1831年9月,当时的波兰因为华沙起义失败而遭遇沦陷。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情结的肖邦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乐中,写出了这首著名的练习曲。全曲采用了右手壮烈的八度音旋律和左手狂风暴雨般跑动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肖邦在得知祖国沦陷后悲愤欲绝的心情。不同的钢琴表演者在演奏此作品时所展现的风格各有千秋,但是想要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的,这便是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的体现。
(二)个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个性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心理学对“个性”的研究成果表明: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钢琴演奏者的艺术个性是二度创作主体所具备的各种因素的有机复合体,诸如艺术技巧、生活阅历、文化修养、世界观、音乐才能等等。当这些因素在相互渗透与融合中产生作用时,它们就形成了音乐表演主体所具有的一种创造能力。这种创造能力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表现在演奏者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过程中,使这个演奏者对音乐的阐释区别于其他演奏者。这种独特的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和音调内涵所显示出来的美的、独特的感受能力和认识能力;另一方面是音乐表演者所具有的独特的表现方法。一首优秀、经典的钢琴艺术作品,在展现当时社会背景与历史意义的同时,更多的是展现创作者或演奏者自身独特的个性与风格。在充分满足当时社会普通大众审美的基础上,展现出自身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正是因为钢琴艺术表演领域的丰富性与个性化,才令其充满魅力与趣味。例如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其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流传至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与追捧,其中《土耳其进行曲》也是大众最为熟知的作品之一。不管演奏形式是钢琴独奏还是四手联弹,不同演奏者对这首曲子进行表演时,在传达出相同情感的基础上,都会让听众从演奏技巧、风格特点,以及对细节的处理上,感受到不同演奏者对该曲别具一格的音乐表达。同时,不同听众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式等,这些都会影响其对音乐的理解。正如莎士比亚曾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便是钢琴表演艺术中个性的体现。
二、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关系的探析
(一)共性与个性的关联性
从辩证思维角度来看,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是相互统一又具有一定独立意义的。个性之中兼容共性,倘若不存在个性,那么共性也是不复存在的。共性包含个性,个性中又容纳着共性。在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是个性的主要构成因素,但在某种程度上,共性又会对个性产生一定的束缚。以钢琴表演艺术为切入点,对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可发现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在创作过程中,过于迎合大众审美,而创造出太多同质化、公式化的艺术作品,不利于艺术品质的提升,甚至阻碍了艺术的发展。但过度强调个性,把自己的情感不合理地强加于原作品之上,无法与听众产生一定的共鸣,这样的艺术在展现与发展的过程中,显然是缺乏生命力且没有意义的。脱离共性的艺术,终究会被行业所淘汰。例如,曾在西方盛行的达达主义,凭借其否认一切、破坏一切的艺术理念,在短期内迅速崛起。但其打倒一切的错误思想,并不能获得更多人的接受与认可,这种不成熟的思想流派最终也走向了灭亡。因此,在钢琴艺术进行具体表现时,演奏者需要对艺术作品探本溯源,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应保留艺术的共性,与听众在思想情感上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而确保钢琴艺术作品能得到永久的流传。当然,在钢琴表演艺术中,还需具备一定的个性,即表演者自身在艺术修养、音乐素养、钢琴技艺、表演形式等方面展现出的独特风格。在确保音乐品质的基础上,让听众欣赏到与众不同的钢琴表演。
(二)共性与个性的互补性
在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还具备一定的互补性。作曲家在进行创作时,不仅需要结合特定时代背景与时代风格下的音乐表达手法,同时还需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其中。表演者在演奏钢琴作品的过程中,既要仔细地斟酌和揣摩作曲家的创作动机和情绪状态,又要表现出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属性、文化内涵、情感表达等,还要结合自身的音乐品味、个性特征等,将其进行融合,从而呈现出一首完美的作品。中国著名钢琴家李云迪,被誉为“21世纪的肖邦”。他之所以能将肖邦的作品演绎得活灵活现,是因为他将肖邦想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的个性相结合,对音色的控制、结构的把握,以及对分寸的拿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把浪漫主义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更多的听众能够感受到肖邦音乐的魅力。由此可见,在对钢琴作品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既要合理表现其共性,与听众产生一定的共鸣,还要具有自身独特的表演风格,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才能获得更多人的喜爱与认可。无论是在对音乐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还是在对作品进行演奏的过程中,都需要对个性与共性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其能相互促进,演绎出更加精湛的作品。
(三)共性与个性的渗透性
钢琴表演艺术中,针对个性与共性的把握,即在将其作为重要的艺术创作参考依据时,哪个要素占据更大的比例,是更多地展现艺术作品共性的一面,还是更多地突出演奏者的个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在特定的环境下,钢琴艺术表演中共性与个性的表达是可以灵活转化并相互渗透的。例如,音乐作品中的音量、音律、调性等元素,这些都充分体现出音乐的共性。但对相关的音乐元素进行设计时,又会通过不同的参数与数值,使其与其他同类型作品产生区别。在这个过程中,能全方位地展现出音乐作品及创作者的个性。钢琴演奏亦是如此,即便弹奏同一首曲目,表演者虽都会遵循音乐作品的特质,运用具有一定共性的音乐技巧将旋律传送到听众的耳朵里。但不同的演奏者,基于自身情感传达的特殊性,以及特定的表演风格,又会展现出不一样的表演氛围。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条件下,共性与个性是相互渗透的,共同成就了一出听觉盛宴。
(四)共性与个性在大众审美中的体现
在听众对音乐作品或表演形式进行接纳的过程中,其优劣的核心判断标准就是能否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与感动。任何一首作品的诞生,都将以审美客体的身份进入社会,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能感染到更多的听众,具有一定的艺术传播价值,这一切都是由社会的审美实践来决定的。听众在欣赏钢琴作品的过程中会感受到音乐的共性情绪,即欢乐、悲伤、活泼、抒情等。但基于听众个体心理、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即便是同一首音乐作品,带给听众的感受却是不尽相同的,在这个过程中又充分体现出艺术审美的个性。只有立足于共性与大众审美的基础之上,个性之花才能得以绽放。
三、结语
在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演奏者要想和听众产生一定的共鸣,就需要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自己的认知与见解相互融合,对作品进行充分的分析,尊重作曲家的原意,准确地拿捏好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尺度。演奏者既不能只基于固定的表演风格、弹奏技巧,向听众展现出大家习以为常的音乐表达,也不能过于强调自身的个性,而严重忽略大众对钢琴艺术的审美。总而言之,在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同时两者之间还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与渗透性。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