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校也开始不断扩招艺术生,从而使得艺术生入校的门槛降低,特别是音乐学院,但在音乐领悟与学习方面,诸多学生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音乐器材不充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情况,影响教学质量。针对这一问题艺术教育论文发表期刊《中国文艺家》发表论文音乐课堂创新音乐教学模式探究,探讨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
摘 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随着高校教育的扩张,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声乐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量迅速增长。教育界对声乐教育的关注强度不断增大,高等师范声乐教育管理能否适应时刊发展,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等师范声乐专业学生的能力以及就业。本文就目前我国音乐课堂教学管理现状展开论述,探究了创新音乐教学模式,旨在改善高校声乐教学现状,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模式;表演;综合评价
一、学生实践形式多样化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出来的是音乐表演人才,既然要表演,必然就需要参加艺术实践,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应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舞台锻炼机会,如定期举行声乐教学汇报、观摩音乐会,无论唱得好还是坏都上台,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现的机会,并安排相关的教师做专业点评,给学生以正确的学习导向,一方面在学生之间起到互相学习交流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之间教学质量相互促进、提高,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很好的训练。另外,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会上的各种唱歌演出和比赛,并不是说学生沉迷于演出,放松甚至忽视了对声乐基础理论和基础专业技能的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应处理好演出与理论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扩大音乐学院的影响力,举办独唱音乐会的学生越来越多,舞台上歌唱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每年的师范技能比赛,多才能的学生在逐步增加,一年一度的毕业音乐会,一届比一届精彩,学生的歌唱和舞台驾驭能力明显提高。实践形式多样化,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明显提高,通过把学生推向社会实践舞台,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二、音乐教学数字化
目前我国高校在声乐教学上仍旧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尚未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对于多媒体教学、分层教学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还不够完善,教学方法单一而落后。数字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节奏及和声练习,以及教授作曲、分析各种音乐风格流派的写作方法和音乐史等内容。这种直观、准确、有效的练习方式可使声音、图像、文字、乐谱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还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世界各信息网络获得更大范围内的知识信息,从而极大地开阔受教育者的眼界为学生全面地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有利条件。数字音乐技术为声乐大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传统的声乐教学多数是一对一,要占用很多的时间。近年来随着各校的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有的学校开始实行2~3人同时上课的办法授课,以缓解师资压力,但这样一来教学时间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大大缩短,教师的授课内容也难免压缩从而引起教学质量的下降。而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使多数人同时接受某一个课题的教育,如声乐作品的处理、演唱表演等;声乐大课对于高师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为多看、多听、多练提供了条件。数字音乐技术是时代的产物,更是社会的需求,数字音乐教学手段及其辅助教学手段已经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功能,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及其和音乐越来越密切的结合,数字音乐技术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音乐教学中,非凡是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三、音乐教学文学化
情由感生,乐由情起,就是说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建立在音乐文化本身所散发的魅力和内涵的基础上,而正是学生对音乐的这种情感牵引着学生们的灵魂。教师必须采用精准的文学语言表达方式,给学生创造设计与音乐艺术作品内涵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师正确的思想指引下充分地发挥其想象力。创造设计音乐文化文学语言情境的关键是音乐课堂上教师文学语言表达的正确性,教师文学语言的精心设计能够给学生带来对音乐艺术的兴趣,而这种情更是音乐文化艺术创作的核心,指引着学生感受音乐的创作意境,因此它是对音乐艺术作品最好的诠释。音乐艺术教学中根据音乐创设的文学语言情境,使得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含义有了一定的认知,切身感悟到音乐艺术本身生动形象的美感,使学生接受美的育化,提升对音乐艺术审美情趣的水平。例如,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与《彩云追月》的婉转及悠远;琵琶曲《十面埋伏》激动人心的战场画面重现,其名字的含义和音乐的主题歌的意境相融洽。文学语言的魅力是无形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的,它是音乐艺术创造的基础与传递的核心。把音乐艺术所蕴含的艺术意境形象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才能激发学生充分的想象力和音乐方面的潜能,并且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艺术当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和音乐文化艺术的熏陶。
四、综合评价学生音乐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课堂考试方式一般为传统的评分标准,如音色是否优美、表达是否完美、风格是否贴切等,这种只偏重对声乐技能展示进行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表演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无法实现多元化教育的目标。而且,这种考试方式有时候会有失公平,通常先上台的学生即使表现不错但得分却不高,随着考试的进行,越往后上台的学生得分越高,而且整场考试结束后,教师也觉得身心疲惫,这也是学院声乐教师都有所意识而又不易改变的问题。因而,学院目前应丰富声乐考试模式,改变传统声乐考试仅凭几首作品的演唱来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采取有效方法对学生开展综合音乐素质评价。可以将学生对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音色音质是否优美的辨别能力、对演唱技巧存在问题的纠正能力、对中外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表现的能力、辅导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等都设定评分标准,建立较为全面的评分体系,以此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地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把声乐考试分为独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甚至小合唱的形式考试。形式多样的考试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进行考试的同时享受到单人及小组团结协作的乐趣,探讨和掌握不同表现形式的演唱特点和方法,也为以后的艺术实践奠定坚实基础,而且这种考试形式也可以达到节约考试时间的目的,避免教师长时间重复监考,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发师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所肩负的责任是培养一批优秀的全方面发展的具有综合实力的音乐师资人才,而非仅仅是几个专业的声乐表演者。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创新声乐教育,提高教师文学素养和职业技能,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全方位地综合评价学生音乐素质,培养学生声乐表演能力,使学生具有成为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艺术科技,2013(03)
[2]李静.高师声乐教育发展趋势之我见[J].艺术研究,2011(1)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期刊《中国文艺家》杂志创刊于1954年,为新中国著名刊物之一。 本刊高屋建瓴、全面细致地聚焦文艺界风云人物、反映文艺家的生存状态与艺术行为,追踪文艺界的热点事件,解读各种文艺现象,关注各种文艺潮流;倡导积极的价值取向,发出自己富有批判精神的声音.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