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悬浮系统是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核心独有部件,是研究列车电磁兼容关键因素及特征的基础。基于其悬浮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本文对悬浮电磁铁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电磁干扰影响进行研究。采取Ansoft Maxwell 3D仿真软件对电磁铁模块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并通过试验对悬浮电磁铁周围磁场强度进行采集。研究结果表明,悬浮电磁铁对车载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可忽略。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列车; 电磁兼容; 悬浮电磁铁; Maxwell 3D
《安全与电磁兼容》(双月刊)创刊于1989年,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主办。本刊是中国唯一介绍电子产品安全与电磁兼容有关内容的专业期刊,是集权威性、学术性、实用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技术性刊物。
1 引言
中低速磁浮交通是一種利用电磁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之上,并通过直线电机推动列车运行的新型交通方式[1]。电磁悬浮是依靠电磁铁与轨道之间的电磁吸力来实现悬浮,保证列车无接触运行。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工作时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场,因此研究悬浮电磁铁对列车的电磁干扰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2 悬浮电磁铁理论模型
2.1 磁浮车辆悬浮电磁铁概述
中低速磁浮列车由三节车组成,每节车有5个悬浮架,每个悬浮架具有左右两个悬浮块,每个悬浮块安装4个电磁铁[2]。电磁铁悬浮模型如图1所示,轨道下面是线圈、铁芯和电磁铁磁轭,电磁铁和导轨之间的气隙为悬浮气隙,悬浮轨道和电磁铁铁芯的材料均为A3钢。当绕在 U型电磁铁上的线圈通电时,将有一穿过悬浮气隙同时交链电磁铁与轨道的主磁场产生,轨道被主磁场磁化,进而与电磁铁之间产生很强的电磁吸力,在电磁铁向上的电磁吸力作用下,列车悬浮于轨道上方[3]。
2.2 电磁铁简化模型
为方便计算,现对电磁铁模型进行简化,假设轨道与电磁铁正对且没有俯仰运动,不考虑电磁场的波动性,只针对悬浮电磁铁模块中单个电磁铁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研究。
电磁力F与悬浮气隙磁通密度之间的关系[4-6]如下:
其中B为悬浮气隙磁通密度,i为线圈励磁电流,N为电磁铁绕组匝数,S为电磁铁单侧的磁极面积,δ为电磁力F的等效作用点与轨道底面之间的悬浮间隙,μ0为真空磁导率,取值4π×10-7H/m。
磁通密度B包括激励部分Be和轨道感应涡流产生的Bi
假定悬浮气隙磁场磁通密度B的方向与y轴平行,忽略边缘效应,由于B是连续的,涡流分析是XOZ二维平面二维问题,则B是关于x,z的函数。激励部分Be在气隙中为恒定值B0,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得到
3 有限元仿真分析
电磁铁和轨道实际上都是采用具有非线性导磁性能的材料,并且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悬浮气隙之间存在漏磁现象,难以用解析方法求解电磁场的特性。因此本文选择离散化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数值法对悬浮电磁铁三维瞬态场模型[7]进行仿真求解。
中低速磁浮列车电磁铁的结构参数:电磁铁匝数N取360匝,激励电流I取35A。利用软件Maxwell建立悬浮模块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X 轴为电磁铁的宽度方向(即轨道的横向),Y轴为电磁铁的纵向方向(即轨道的纵向),Z轴为垂直轨道的方向。通过计算得到的悬浮模块模型磁场强度云图,如图3所示。
在图4所示采样线1处,画一根参考线为采样路径,采样线长度为375mm,观察气隙磁场强度的变化,得到如图5所示的气隙磁密曲线。
从图5中可以看出,电磁铁与轨道之间的气隙磁场分布较为均匀,磁场强度在0.8T左右。在整个悬浮模块的两端存在着磁场泄露,但在离端部很小的距离内就急剧下降。
4 电磁铁对车体电磁干扰的分析
由仿真結果可知,磁场在轨道中部和电磁铁磁轭处的强度相对较大。在仿真模型的中部,以轨道的上表面(面向车体的表面)为起始位置,沿Z轴正方向取一根长度为300mm的采样线2;以电磁铁磁轭的外侧面为起始位置,沿X轴负方向取一根长度为300mm的采样线3;仿真计算磁场强度与电磁铁距离间的关系。采样线的位置如图6所示,磁场强度的采样结果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在Z轴正方向0~300mm的范围内,磁场辐射强度变化很小,约3mT左右。由图8可知,在X轴负方向0~300mm的范围内,磁场辐射强度从34mT减小到3mT。
为考虑电磁铁磁场辐射对车体设备的影响,在第二节电磁铁的中间位置(Y=900mm)取电磁铁的一个横截面,并在横截面上不同区域均匀的选取若干个采样点,采样该横截面的磁场分布。采样点分布在如图9所示的3个区域。依照图中位置依次测量采样点处的磁场强度,仿真结果经MATLAB处理如图10、图11、图12所示。
由图10、图11、图12可知,随着离电磁铁距离的增加,磁场强度急剧减小。考虑到车体设备大多数离电磁铁的距离超过0.5米,依照图示的变化趋势,磁场强度很弱,故电磁铁对车载设备的影响可忽略。
5 试验
通过对比测试,检测在静态条件以及动态运行时悬浮系统包括电磁铁对BTM设备工作的影响。静态测试中,列车开启悬浮时,在2MHz附近存在一定的干扰(-62dBm左右),但不影响应答器接收,静态测试结果符合BTM工作要求。动态测试中,当列车平稳运行以及加速运行时,在应答器工作频段(2.5MHz~6MHz)内存在-50dBm~-55dBm 的干扰信号,属于弱干扰信号,可能影响应答器信号接收质量。
6 结束语
通过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电磁铁上部(F轨上方)、下部和侧面3个区域的仿真分析可知,磁场强度随着离电磁铁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减小,在离电磁铁300mm的范围以外,磁场强度仅为几mH。因此通过试验证明列车运行时电磁铁对车载设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参考文献:
[1]赵志苏,尹力明,罗 昆. 磁悬浮列车转向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J]. 机车电传动, 2000, (6):11-13.
[2]罗茹丹,吴 峻,李中秀. 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间隙传感器所处环境空间电磁干扰的研究[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8, (11):7-12.
[3]罗 芳,张昆仑. 常导磁悬浮车悬浮电磁铁的电磁场分析[J]. 机车电传动, 2002, (1):27-28.
[4]彭显付,叶云岳,林国斌,等. 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电磁分析与应用设计[J]. 机电工程, 2006, 23(2):35-38.
[5]龙遐令.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理论和电磁设计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6]陈贵荣,刘少克,郝阿明. 中低速磁浮列车用混合电磁铁设计分析[J]. 都市快轨交通, 2013, 26(3):73-76.
[7]倪鸿雁,刘少克. 磁悬浮列车悬浮电磁铁电磁场三维有限元分析[J]. 铁道机车车辆, 2005, 25(5):40-42.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