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紧随教学案例出现的往往是问题,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案例使用的效果。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对案例教学的问题设计陷入了诸多误区,致使问题主题与教学案例牵强附会,问题内容与活动主题大相径庭,问题难度与学生实际迥然有异,问题旨意与活动目标南辕北辙。只有走出误区,科学的设计问题,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案例的应有价值,才能促使心理健康活动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活动课;案例教学;问题设计;误区;实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刊是直接服务于一线教师的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中央级专业月刊。2012年以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全体同仁正在为争取获得“全国优秀刊物”称号而加倍努力工作着。
归正案例教学法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因教学案例所具有的情境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案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各个课堂环节中,热身案例、导入案例、活动案例及拓展案例的使用,极大的丰富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提高了活动课的质量。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案例使用的效果,然而,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对案例教学的问题设计却陷入了诸多误区,只有走出误区,科学的设计问题,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案例的应有价值,才能促使心理健康活动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案例教学问题设计的常见误区
问题是纽带,是桥梁,更是方向。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如果不能充分认识案例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就极易在问题主题、问题内容、问题难度及问题旨意的设计上陷入种种误区,进而影响对教学案例的使用,最终影响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效果。综观当前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堂,案例教学问题设计的常见误区有以下几种。
(一)问题主题与教学案例牵强附会在问题设计时,问题的主题来源于教学案例,要与呈现的教学案例有紧密联系。然而,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有些教师把教学案例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看作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工具,没有看到教学案例本身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功能,使得问题设计的主题与教学案例相脱节,教师只是针对案例分析案例,偏离了课堂活动中问题的主题,出现问题与教学案例各自“单打独斗”的局面。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案例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的重要性,没有认清教学案例的功能,甚至有些教师扭曲了教学案例的功能,致使教学案例的使用走向了形式化,没有实现教学案例与活动课中的问题设计的有效沟通。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问题的主题只有来源于教学案例,充分发挥问题和教学案例的合力,才能在课堂上依托教学案例更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问题内容与活动主题大相径庭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心理共鸣,从而引出心理健康活动的主题,因此,问题的内容设计要紧扣活动主题,才能发挥问题的应有价值。有些教师对活动主题缺乏明确的认识,缺少精确的分析,没有将活动主题细化和深化,导致在问题设计时所提出的问题内容和活动主题相差较远,割裂了问题内容与活动主题之间的联系。有些老师一味的为了问题而提问,完全无视活动主题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心理活动课中的低效问题或者是无效问题,将活动主题“束之高阁”的活动课是不可能在活动中实现本节课的活动目标的。比如,在“独一无二的我”这节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活动的主题是“正确认识自己”,在导入环节,有位教师呈现案例后提出的问题却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显然,这个问题的内容与活动主题是不匹配的,通过这个问题是无法引出活动主题的,即使勉强引出活动主题,也极易让学生迷失在这个不恰当的问题中,找不到活动的目标和方向,最终这节活动课也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作用。
(三)问题难度与学生实际迥然有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有些教师对学情缺乏深入的分析,没有认真的分析学情,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么过易,要么过难,问题难度与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不匹配,导致问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问题如果太简单,则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就无法深度参与课堂,进而使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失去了必要性;问题如果太难,则使学生纠结于问题的答案求解中,无法顺畅的开展课堂活动,进而使心理活动课的开展失去了有效性。问题的难易程度只有与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相匹配,才能发挥问题的应有作用。就整个小学阶段而言,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各有其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例,此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之后的问题时忽视其思维发展特点,超越了其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案例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效果。
(四)问题旨意与活动目标南辕北辙在一节高效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大到整体的活动设计,小到课堂上一个具体问题的提出,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深思熟虑甚至是精雕细琢,这其中都是教师的教学智慧的凝结。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教师紧随教学案例提出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问而设计问题,仅仅是为了体现师生互动而提问,这也只是发挥了问题的最低层次的功能,而丢掉了问题的更高层次的旨意,从而出现问题旨意偏离活动目标,甚至与活动目标南辕北辙的情况。问题的旨意要与活动目标相一致,才能通过问题推动活动的开展,才能借由问题更好的发挥教学案例的作用,最终实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案例教学问题设计的实践归正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问题是教学案例的活化剂,是活动过程的助推器,是活动目标的催化剂。问题设计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针对在案例教学问题设计中的诸多误区,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问题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将问题和教学案例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有效开展,使心理健康活动课真正散发出浓郁的“心理味”。
(一)精选视角,理清问题与教学案例的内在关系问题来源于教学案例,同时又服务于教学案例的使用。抛开教学案例去设计问题,则忽视了教学案例的实践价值,也降低了问题的可操作性;而抛开问题设计呈现教学案例,则丧失了教学案例的针对性,因为教学案例与紧随其后的问题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视角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问题主题的生成,教师应从教学案例自身的内容出发,结合心理活动课的目标,选取指向心理健康活动目标的视角,依据案例提出问题,实现案例与问题的相伴相生和相辅相成。学生听到问题后,即能明白问题与教学案例的关系,学生能依托案例理解问题、借助案例思考问题、围绕案例回答问题。例如,在“事半功倍巧复习”这一课中,在导入环节,某教师呈现了一个“某同学平时学习中因为能够做到及时复习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教学案例,紧随案例之后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该同学在学习中使用的复习方法有效吗?他具体是怎么做的?你在平时又是怎样复习的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更有效的引出活动课题。很显然,教师并不是单单依据教学案例本身来提出这个问题的,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以活动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更好的发挥教学案例的作用,使教学案例和问题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活动目标。
(二)精细设计,促成问题与活动主题的紧密联系心理活动课的问题设计要以学生心理特点和主题内容为总的指导原则,这是心理课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每个心理教师必须遵循和重视的原则。[1](P24-25)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以对问题回答的要求不同为例,可以把问题分为4类,即辨别类问题、描述类问题、探索类问题和发展类问题。[2](P141-142)不管在教学案例呈现之后提出的是哪一类问题,都要指向活动主题,因此很有必要对问题进行精细设计,使问题真正具有“内涵”。有“内涵”的问题设计应该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前世今生”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不但要考虑问题对本节知识学习所起的作用,更应该考虑到对所设计问题的知识连续性和整体性。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寻找,引导学生对新的问题与旧的知识发生联系,让新问题与旧知识相互“碰撞”来重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避免问题设计落入过于“直接”误区。[3](P73-74)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出活动主题,通过问题的探究展开活动主题,通过问题的解决突出活动主题。教师可以从问题中设计关键词,关键词既是提炼自教学案例又是诠释于活动主题的。通过关键词向学生传达有关活动主题的信息,将问题与活动主题紧密相连。例如,在“撕碎奖状的红红”的教学案例中,围绕认识“多变的情绪”这一活动主题,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红红为什么会撕碎奖状?红红在撕碎奖状前后经历了什么?她体验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借助案例间接感受“多变的情绪”。这样的问题很显然是与活动主题紧密联系的。通过对问题的精细设计,实现问题与活动主题的紧密联系。
(三)精准选材,拉近问题与学生心理的实际距离在活动课中,教师紧随教学案例之后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教学案例,理解案例情境,由案例情境推及实际生活,由案例中的他人联系学生个人实际,逐步的推进课堂中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但是,如果所提问题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不匹配的话,就无法达到以上所述的效果。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在问题之前所呈现的教学案例是否源自学生现实生活、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需求,同时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准的选择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既要服务于活动目标的实现,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既能为教师开展课堂活动提供媒介,又能为学生理解活动内容提供平台。教师只有精准的选择教学案例,才能发挥教学案例的多元化功能,紧随案例提出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才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所问是我想知的、老师所讲是我所需的”,才能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精确定位,促成问题与活动目标的有效链接每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都应该有明确而具体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又具体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在案例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正是为了利用教学案例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因此,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问,而是为了推动活动目标的完成。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4]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对问题进行精确定位,问题既要立足教学案例,又要指向活动目标。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控制问题的数量。问题设计太少,课堂气氛就不浓厚,学生参与的范围也小了,他们没有参与的乐趣,一味被动地听,容易厌倦,因而失去积极性。如果问题设计多了,他们又容易失去思考消化的余地,容易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看着热闹的课堂其实并非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反而抹杀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无法创新。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切忌“蜻蜓点水”、即问即答,甚至天马行空,要使学生在充分思考后对问题产生领会和理解。[5](P42-243)教师通过科学的问题将教学案例贯穿活动全程,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案例,利用案例探究生成活动主题,围绕活动主题展开活动过程,通过活动体验实现活动目标。可见,这一完整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始于问题而又归于目标的,科学而又精确的问题设计将有助于心理健康活动目标的完美达成。
参考文献:
[1]石丽媛.积极思考深悟成长———浅谈心理活动课的问题设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2011,(11)上半月刊.
[2]国晓华.案例教学法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教育教学论坛[J],2015,(9).
[3]薛统乐.走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中的误区.当代教育论丛[J],2018,(12).
[4]杜亚强.走出品德教学“问题”设计的误区.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J],2015,(1-2).
[5]郭上干.“教学问题”的设计误区与策略教育教学论坛[J],2015,(11).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