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来源、核心要义及时代意义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1-04-22
简要: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精准扶贫“是内生动力、”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共享发展“是根本路径”、"共同富裕“是根本路径纳入到逻辑框架中,彰显了其核心要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来源、核心要义及时代意义

  本文源自陶娴静; 姚宏志, 理论建设 发表时间:2021-04-21《理论建设》(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精准扶贫

  摆脱贫困历来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并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作出了新的要求和阐释。2021 年 2 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系统梳理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来源、核心要义及时代意义,对于进一步落实“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逐步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富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发挥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来源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形成不是主观上的臆断,一蹴而就,而是在原有理论之上孕育出的新成果,具有深邃而又丰富的理论根基。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反贫困思想以及中华传统文化消除贫困思想为主要依据,结合当前的国情党情,形成了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一)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中有诸多关于反贫困问题的论述。尽管鲜有直接论述“扶贫脱贫”的章节,但他们始终将反贫困思想贯穿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认为,造成工人阶级贫困的重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异化劳动,即工人的辛苦劳动与自我价值的严重分离。要想改变无产阶级的贫困境况,必须废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恩格斯曾指出,“贫困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2],“通过社会化生产,保证社会成员在物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充分发展”[3]。也就是说,无论任何时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是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必要前提,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的物质保证。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反复强调,只有彻底铲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才能获得自我的彻底解放,成为真正的世界主人。此外,列宁也强调党对贫困治理的领导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明确提出要在社会分配制度上将“按劳取酬”和“各尽所能”紧密结合起来,“使所有劳动者过上最幸福的生活”[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贫困治理的方法和途径,分别从彻底废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等方面,阐明了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同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让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深刻探析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并且科学地概括出了不同阶段的特征。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明确划分共产主义社会的时间路线,但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中蕴含着广大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并且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新时代消除贫困、决胜脱贫攻坚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反贫困思想的赓续升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进反贫困实践。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铲除了农村贫困落后的根源——土地私有制。毛泽东认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导致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的重要原因,要想真正摆脱贫困,必须走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道路。邓小平洞悉到社会主义中国所处的贫困状况,创造性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5]的论断,认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并进一步提出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关于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进程,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我国的贫困状况。江泽民深入基层调研考察,创造性地提出开发式扶贫模式,指出“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6]是改变农村贫困面貌的新出路。胡锦涛在已有扶贫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他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并从我国现实贫困原因入手,在医疗、教育、环境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精准脱贫,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等,开启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反贫困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三)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消除贫困思想的合理借鉴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具有历史继承性。不论是古代“大同社会”的思想,还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民为邦本”的理念,都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产生的重要源泉之一。

  一是对古代“大同社会”思想的批判与吸收。《礼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渊薮,在古代,未来理想社会最初衍生的形态是“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其意思是在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这一设想规划了一个财产公有、人尽其能、各享其乐、没有等级差别的理想社会。因此,“天下为公” 的大同社会成为古人所追求和期盼的目标。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认为,“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7]。他强调要用“大同”社会来代替私有制,使邻里乡亲之间相爱又平等,并主张通过改良君主立宪来找到一条真正通往大同的道路。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主张:“民生主义是对于贫富争平等的,不允许在全国男女中存在有大富人和大穷人的区分。”[8]即使传统的大同社会缺乏牢固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这些天下为公、以民为本的思想无疑会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民为邦本”,即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为民造福,执政地位才能坚如磐石。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将“爱民”“惜民”“恤民”作为德政的主要内容。“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9],只要百姓其乐融融,国家和社会才能够持久稳定。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精髓[10]将人民放在首位,并认为国家与君主只是服务于人民。这些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丰富滋养。例如,习近平同志在 2014 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多次引经据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孟子·滕文公上》)等,阐明爱民忧民、扶贫济困的思想[11]。习近平同志强调了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精髓,又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升华,彰显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时代价值。

  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国情,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在有关新时代反贫困的报告、批示、讲话等文献中,形成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精准扶贫”是内生动力、“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共享发展”是根本路径、“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的核心要义。

  (一)政治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反贫困事业成功的关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党的正确领导,那么反贫困工作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勇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时代大任,带领广大劳苦人民积极探索脱贫致富道路。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让人民群众在政治上获得了自由与解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让人民群众在经济上获得了财富和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办好中国的事情。党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然也是中国特色反贫困事业的政治保证。

  习近平同志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2]党是带领人民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主心骨,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保持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反贫困事业。一是建立脱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制。为夺取脱贫奔小康的全面胜利,形成中央负责统筹、省级担负总责、市级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的工作职责,探索出一系列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的领导方法。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贫困问题较突出地区的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12]科学统筹、谋划全局、逐级上报,将脱贫致富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是检验脱贫攻坚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我们党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12]在推进反贫困的实践中,党员干部要积极推进、落实好帮扶政策,将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开发的动力。此外,基层工作任务多,事情杂,基层单位通过充分调动“优秀大学生”“退伍军人”等青年群体力量,激发基层工作活力,全力解决困难群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从而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内生动力:确立精准扶贫基本方略

  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为切实推进反贫困事业,党和人民政府对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做了全面规划。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新思想,并强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下好“精准扶贫”这盘棋。习近平同志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因此,精准扶贫需要在“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 “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上下功夫,切忌做表面文章。

  (1)生产扶贫。解决生产力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使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13]在整个脱贫攻坚战中,经济基础成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关键一环。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采取转变社会生产方式、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壮大公有制经济、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精神扶贫。针对少数贫困群众固守原有思维模式,等靠要”“无体力无劳动”等现象严重突出,强调必须以精神扶贫为重心,补齐精神短板,使困难群众真正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只有引导困难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精准扶贫工作才能获得实效。

  (3)教育扶贫。“扶‘人’应先扶‘智’”,这是习近平同志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论断。这不仅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新要求,更是从文化层面帮扶困难群众的重要方法。针对我国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充分、居民受教育程度低等问题,通过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来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通过教育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家庭彻底脱贫。

  (4)生态扶贫。生态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向和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生态问题成了“民心之痛”。因此,为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政府采取生态补偿脱贫的新方略,充分发挥养殖业、旅游业和种植业等特色产业优势,让绿水青山逐渐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只有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真正的“根源”,中国反贫困实践才会见实效,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满意和认可。

  (三)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如此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是因为他深刻地领悟到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归宿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4]。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时代的重托,也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前提。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人民立场出发,高度关注扶贫开发工作,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做到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心中有民,从而在实践中彰显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人民立场。

  事实上,早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十分关注“反贫困”事业,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梁家河,作为农村知青,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农村的落后,真正体会到当地人的贫穷,为改善生活,他带领当地人寻求沼气新能源,使当地因沼气而受益。在正定,为解决当地人民温饱问题,他及时调整粮食征购基数,鼓励大家解放思想、摆脱束缚,大力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并立下以身许国 “下苦海”的决心,让更多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福建,他强调要牢记“人民政府”中的“人民”二字,深入农村基层工作,积极探索和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从而有力地调动了贫困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他担任中共中央书记之后,依然心怀伟大的人民情怀,将“摆脱贫困,逐渐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始终不忘带领人民脱贫致富。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接见中外记者时强调:“要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5] 2018年4月,他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14]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归根到底是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具体来说,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的分配、全面小康社会的推进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责任担当和人民情怀。

  (四)根本路径:坚持共享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反贫困事业的完成,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终极旨归,共享发展主要针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要让人民群众从源头上共享社会主义发展硕果。“共享”,简单来说,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发展”即为事物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共享发展”所追求的是均衡、协调的全方位发展,而不是片面、孤立的发展,可以是发展的规则、发展的机会或发展的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各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诸多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导致现阶段社会成员得不到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难以实现。习近平同志认为。“共享理念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16]在共享发展的实践中,首先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蛋糕”不仅要做大,更要公正合理分配好“做大的蛋糕”。习近平同志指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在第二次分配中更要注重公平。其次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绝不能出现片面发展局面。此外,在共享发展的理念下,要处理好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关系,保证其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共享发展不等于平均主义,一味地强调结果平等,将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有做到共享发展,找到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智慧之钥”,共同富裕才能够真正实现,获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

  (五)最终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简简单单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必须结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时代形势,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实践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结合当时国情,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方法和路径,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发展战略,从不同方面有效地推动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如邓小平在充分考虑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大局”构想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大局”即沿海地区要较快发展的大局和 “沿海”带动“内地”更好发展的大局,这个构想是先富带动后富、先富支持后富的实际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区域间矛盾。“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先实现人民温饱,再达到小康水平,最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这种一个阶段一个目标的循序渐进,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可能性,增强了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17]。随后,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新三步”的发展构想,明确指出要在“达到小康水平” 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在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上都反复强调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十五年”战略蓝图。第一个十五年:即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4]。 2020年后,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经济科技实力、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居民幸福指数将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个十五年:即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4]。到2050年,我国将成为集经济、文化、人力资源、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等多方位的世界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将会基本实现,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从上述战略目标可以看出:从“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再到十九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一时间规划图充分反映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也凸显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迸发的磅礴力量。

  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时代意义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蕴含着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要求。十八大以来,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需要我们把握现阶段发展特点,重新规划和调整中国反贫困思路,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彰显中国特色,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揭示了扶贫工作规律,为解决贫困难题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纲领,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

  (一)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华传统消除贫困思想和党的历届领导人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结合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形势,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其一,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战略。习近平认为精准扶贫是关乎我国全面小康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一环。习近平强调要在一定时间内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以及“如何退”等问题,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二,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形势,提出了共享发展脱贫,强调用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同志认为,要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在改革发展的硕果中享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他倡导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消弭分歧,增进共识,让世界人民在共商共建共享中实现共同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科学性,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反贫困的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二)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方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并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同志始终以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继而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想带动贫困地区、贫困人民脱贫致富,必须聚焦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仅制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而且指出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由此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行动纲领[18]。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具体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强化,人民幸福感稳步提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更为可喜的是,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832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近 1 亿贫困人口完成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光荣使命,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9]。这些显著成就有力地诠释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向和定位,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强大张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行动指南。

  (三)为世界反贫困实践贡献了中国方案

  贫困问题是当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反贫困事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20]。中国脱贫是世界脱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仍有 7 亿左右极端贫困人口中,如果不把中国累计在内,全球贫困人口数量是呈上涨趋势。可见,全球减贫事业是一件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贫困问题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减贫道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重点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目标、任务、理念、路径等方面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这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书写了人类史上最独特、最成功、最美丽的中国故事,为消除区域贫困,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富裕提供了中国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样本,为世界反贫困实践贡献了中国方案。此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发展条件和基本特征。中国在实现自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在通过经验分享、资金支持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向其他欠发达国家提供支持,主动走出去拥抱世界,从而大力推进了世界反贫困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