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近两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指导下,全国各地的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而陕西省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尚且存在众多非遗保护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解决。由此,在文化扶贫战略下对本地非遗英翻人才的培养是促进和保护非遗文化的最佳选择之一。
本文源自文化产业2021-01-30《文化产业》杂志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山西出版集团主管、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全国性期刊。国内刊号:14-1347/G2;国际刊号:ISSN1674-3520;邮发代号:80-933。本刊始终坚持“感受文化创造财富”的办刊宗旨,秉承“用财经理性融合文化感性”的办刊理念,整合各方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外宣英译的问题及策略;英译人才培养模式
一、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作为文化旅游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各个领域和方面,其中包括传统手工艺、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俗戏剧、民间舞蹈、传统医药、传统体育等众多方面。展现了陕西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独特创造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也促进了陕西文化的认同和对外界的交流,对文化的传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正是因为社会变革的速度太快,且这些传统文化缺乏保护措施,导致我们省内非遗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但通过对近期政府出台政策的了解,为保护传承良好优秀传统文化,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采用了 “立法式”“名录式”“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 等方式颁布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使得陕西非遗保护的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保护队伍不断壮大,非遗实践日益活跃,社会认同感不断增强,非遗保护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为了促进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发展,让外国游客更多的了解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宣传推广陕西的独特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上,英译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宣传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加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的目的[1]。
二、非遗外宣英译的问题及策略
在申遗成功之后,艰巨的任务才真正开始,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认为:“我们不仅要鼓励申报世界遗产,更应该关注遗产在一个区域之中的命运。”成功申遗,这远远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难题:如何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这不仅仅是文化局要面对的问题,整个国家都在寻找更加合理的方案[2]。
在政府对项目进行支持后,各大高校对学生进行人才的培养,但调查发现,其培养的学生英译作品的品质相对不高,对本地的非遗文化并不了解,在英译过程中存在有生硬、勉强现象。例如陕西非遗名录中出现的“陕北民歌”“黄帝传说故事”“陕北秧歌”“秦腔”“刺绣”“剪纸”等一些在国内外都很有名气的文化,通过文章的表达,更要展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来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且鼓励和带动英译人才培养计划的进行,使更多的大学生及相关学士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和关心,培养其民族荣誉感和传承,从而使他们坚持在英译领域中的研究学习和深造[3]。
针对外宣英译中的文化差异难点,以陕西秦腔为例,一般的国外读者可能会把秦腔一词定义在意识形态或文化中不能理解或接受的文化差异词。再例如传统春联和贴画中的门神,财神爷等人物形象,虽然这对中国本土人民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与外国民众而言就相对不那么熟悉了。
在优秀的参考文献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非遗英译研究起步时间较晚,成果较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内部原因主要包括:
(1)非遗面临失传。非遗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很多东西是从老一辈人口中得知,而当今年轻人成长环境和经济条件不同,导致很多非遗面临失传的风险。
(2)非遗英译工作对译者能力要求较高。非遗是中国数千年历史的积淀,典籍中又多为古文,英汉语言差异较大,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部原因主要包括:
(1)本地化翻译人才储备不足。我国的英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学内容较为宽泛。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MTI 研究生教育并没有明确的特色专业方向或领域,缺少本地化课程内容。
(2)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缺少与本地化特色相结合的实践环节。MTI研究生教育虽有教学实践,但多与公司合作,翻译内容五花八门,很少与非遗项目结合起来,并未实现为本地化翻译服务[4]。
三、翻译人才培养的建议
( 一 ) 翻译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高校在考虑培养人才方面,更应重视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扎实的巩固。作为高校外国语学院,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和本土化的翻译事业,在人才挑选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有利的资源,鼓励和促进其他英专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高校外语院系学生,应立足于根本,对中外文化进行深入学习后,用翻译量实现翻译质的转变。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各大高校应贴合当地的非遗文化保护政策与策略,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本土化翻译水平和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做以提高[5]。
( 二 ) 在课程开设及师资力量方面
目前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本科课程都以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语听力等方面为主,很多学校甚至等学生大三时期才开设翻译课程,涉及到非遗英译方面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学校应该适当加设相关类课程,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变通从而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系统的培训。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实践的能力,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翻译教师,必须要求其自身在拥有扎实理论的同时,拥有丰厚的实践工作经验来传授学生。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翻译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各大高校更应该重视对翻译专业师资团队和人才的培养[6]。
( 三 ) 对人才的要求与建议
研究了2020国标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7],了解到国标方案和大纲要求专业学生应参加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鼓励英专学生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翻译资格英语(口/笔译)考试,掌握以上考试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熟悉本专业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了解国际惯例,能够灵活运用。要求学生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既具备中国情怀又拥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强。同时也要求了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外语功底和汉语文化功底。也应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移情的能力,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结合非遗文化本地民俗故事来开阔思维和情感想象。
相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英语翻译人才更应具有全面素质及从事的工作,就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这也是一项十分艰辛的活动,唯有其勇于进取、坚持到底才能做出成绩。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