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2-03-31
简要:摘 要:为了探讨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设计,搜集原始数据并进行编码登录处理,构建了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基塘农

  摘 要:为了探讨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设计,搜集原始数据并进行编码登录处理,构建了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技术、政策措施、市场因素、生产主体和生态环境5个范畴;其中生产技术是根本因素、政策措施是保障因素、市场因素是驱动因素、生产主体是直接因素、生态环境是内在因素。基于此,建议加强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建设基塘农业发展示范基地以及提高农户生态养殖认知水平,以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基塘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扎根理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指出高质量发展目的在于促进思想改革、推动经济增长、调整生产结构以及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指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关键在于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0年《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乡村产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农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而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主要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9个城市群。基塘农业是指将低洼处深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成为基堤,基堤上种植农作物,其生长、加工过程中生产的物料又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形成一个循环、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基塘农业丰富的物质、精湛的技术以及雄厚的文化,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动力。然而,随着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日新月异,资源过度消耗、土地日益紧张以及农村人口外流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基塘农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深入探讨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对于推动珠三角乡村产业振兴,实现珠三角城乡高质量发展衔接具有深远意义。

  当前,学者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以及空间地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陈昌兵认为创新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必须注入创新元素[1]。针对高质量发展中的数量和质量,钟钰指出要辨证看待两者关系,把握好新时代市场需求,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质量和产业效益[2]。辛岭和安晓宁构建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测度了31个省区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了各地区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3]。孙江超指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总结现实中存在的困境,并从土地政策、科技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等角度提出了相關建议[4]。在产业内容以及空间区域上,董自庭以贫困山区食用菌优质资源为研究内容,重点分析了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元主体共同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对策[5]。余绍辉等以湖南省油茶产业为例,采用实地调研和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湖南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了深入分析[6]。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但尚缺乏对珠三角基塘农业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探讨了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珠三角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典型的质性研究方法之一,该方法最早由著名美国社会学家格拉泽和施特劳斯于1967年在其著作《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的策略》中提出。该方法的产生受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影响,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强调解决问题方法是分析和推演[7]。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搜集原始数据,把数据资料进行逐字、逐句分析,撰写备忘录并不断修正结论以接近现实理论。扎根理论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科学的逻辑、编码典范和互动地思考[8]。科学的逻辑强调依靠归纳、演绎和比较方法构建理论并通过检验;编码典范指资料搜集到理论建构编码登录的一系列规范过程;互动地思考强调思考单位间的互动关系和现实社会中的结构关系。

  扎根理论是一整套完整和独立的研究方法,囊括研究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等内容[9]。截至目前,该方法的发展已非常成熟,并且在许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管理学问题具有一整套操作流程,具体包括5个阶段、9个步骤[10]。第1阶段是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要求广泛阅读文献,选择和确定具有现实价值的研究问题。第2阶段是样本选择。初始取样和理论取样是扎根理论样本选择的2个关键环节,样本的选择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第3阶段是数据分析。编码登录是扎根理论中促使原始数据形成概念化的重要环节,同时要求研究者的编码过程时保持开放态度和进行持续比较。第4阶段是理论建构。根据编码发展形成的概念,梳理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并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第5阶段是理论饱和度检验。理论饱和主要指收集到的新数据对理论没有形成新的贡献,如果理论饱和度通过检验,那么接下来就对理论模型进行严谨的讨论和解释。扎根理论的优势在于从经验中发展新概念、新理论,因此采用扎根理论分析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能系统、清晰地构建理论解释框架。

  1.2 数据来源 珠三角基塘农业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快速发展并持续和传承至今,是一部活态的文化史。珠三角基塘农业历经几次变迁,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以来,珠三角基塘面积大幅减少,目前珠三角地区基塘面积20万hm2,主要分布在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6市。为确保收集数据的全面性,本文选择以上6市作为研究区域,具体样本根据扎根理论方法论在研究区域中进行选择性抽样。扎根理论的首要工作是确定研究对象并搜集原始数据,其中常用搜集方法包括访谈法和文献资料分析法。为保证研究数据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搜集原始数据。选择访谈对象应满足以下2个基本原则:一是了解珠三角基塘农业基本情况;二是积极配合访谈工作。具体访谈情况如表1所示。

  为确保数据的顺利搜集,利用课题组在开展基塘农业技术推广期间进行数据收集,时间长度为2021年02—06月。在访谈前预先告知访谈对象具体的访谈时间、地点和访谈提纲,使访谈对象提前做好准备。一共收集了18份访谈文本,其中4份来源于政府有关部门、4份来源于专家学者、6份来源于生产主体、2份来源于农业合作社、2份来源于消费者;同时,通过图书馆、网络数据库以及新闻报纸搜集有关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有关的论述内容。筛选和整理后,最终形成了1.6万字的详细质性访谈和文献书籍文本资料。

  2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2.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指对初始搜集的原始数据进行逐字逐句分析,紧扣研究问题参考原文本内容提炼初始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初始概念的内涵、意义以及逻辑关系将意思相同或相近地归类到同一范畴。通过整理和分析搜集回来的本文资料,共提取与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程度较高的165条原始语句。为保证概念和范畴能全面反映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邀请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联想和讨论。由原始语句、初始概念到初始范畴的层层推进,经过不断分析、推敲和归纳,最终形成了51个初始概念和21个初始范畴。限于文章篇幅,本文节选有关代表性的原始访谈语句片段和编码方式作为例子说明研究过程,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详细列出51个初始概念和21个初始范畴,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2.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11],目的在于挖掘、理解和建构初始范畴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主轴编码中,以21个初始范畴为基础,选择1个作为轴心,在此基础上其他初始范畴围绕这一属性寻找相关关系,最终归纳出5大核心范畴:生产技术、政策措施、市场因素、生产主体以及生态环境。其中,种苗供应、生产结构、资源利用、科研技术和信息管理归类为生产技术范畴;土地政策、金融政策、政府服务、乡村法规和人才保障归类为政策措施范畴;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市场预测和农资供应归类为市场因素范畴;利益权衡、认知态度、生产方式和个体素质归类为生产主体范畴;水土质量、基塘位置和基塘规模归类为生态环境范畴。其主轴编码的过程和结果见表4。

  2.3 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是在所有形成的核心范畴基础上,选择1个核心类属,通过不断比较、梳理和概况各范畴与核心类属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能把所有类属关联的模型。本文研究的核心类属是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在反复比较中,与165条原始概念、21个初始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都存在明显关联。经过讨论和分析,最终确定生产技术是影响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因素,生产主体是影响基塘农業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因素,市场因素是影响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政策措施是影响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因素,生态环境是影响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因素。

  2.4 模型构建 模型构建是根据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起来。本文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后,最终形成了21个初始范畴、5个核心范畴。根据生产技术、政策措施、市场因素、生产主体、生态环境与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系,构建基塘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发展理论模型,具体见图1所示。

  推荐阅读:农技推广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