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巨峰’葡萄为试材,使用不同材质与颜色的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期为‘巨峰’葡萄成熟期及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渐变蓝纸果袋、全绿纸果袋、黑色防虫网果袋套袋期间会显著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摘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迅速提高至正常水平,可用于调控果实成熟期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黑网果袋可显著增加果实硬度,白网果袋则可显著降低果实硬度;全透明塑料薄膜果袋、白网果袋较传统白纸袋更有利于果实着色。
朱潇婷, 现代园艺 发表时间:2021-08-30
关键词:避雨设施;套袋;品质;成熟期
果实套袋是一种改变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措施,利用物理隔离的方法,阻断了外源病菌传播到果穗、果实上的渠道,降低了病虫害侵染果实的概率。研究表明,葡萄套袋可预防和减轻果实病害,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改善果面光洁度,果粉厚而均匀,可提高葡萄的外观品质,增加经济效益[1-2] 。
近年来,随着葡萄避雨设施在南方的应用,克服了南方多雨导致的葡萄易发生病害的问题,而传统的葡萄白色纸果袋套袋后,果实果皮颜色与不套袋果接近,使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无显著变化[1] ,套袋的优势不明显。
通过研究不同材质与颜色的果袋套袋对‘巨峰’葡萄成熟期及内外品质的影响,以期能够为本地葡萄生产过程中果袋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指导避雨设施条件下葡萄差异化栽培。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 2020 年在临海市河头镇殿前村临海市斗笠果蔬专业合作社葡萄园内进行,葡萄品种为巨峰葡萄,树龄 6 年,株行距为 1.0m×1.5m,采用避雨设施栽培。
选用蓝色渐变纸果袋(以下简称渐变蓝)、白色纸果袋(以下简称白纸袋)、绿色纸果袋(以下简称全绿)、绿色渐变纸果袋(以下简称渐变绿)、半塑料薄膜半白色纸果袋(以下简称半透明)、黑色防虫网果袋(以下简称黑网)、白色防虫网果袋(以下简称白网)、全透明塑料薄膜果袋(以下简称全透明) 作为葡萄果穗套袋材料,其中以白色纸果袋为对照。于 7 月 6 日进行套袋,以 20 株葡萄为一个处理小区,每个处理重复 3 次。
于 8 月 17 日、8 月 21 日、8 月 25 日(8 月 21 日摘袋)测定各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每个处理分别随机选择 6 个果穗,每穗采果穗不同部位果实 4 粒测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
于 8 月 25 日测定各处理果实硬度,随机选择 6 个果穗,每穗采果穗不同部位果实 4 粒测其果实硬度。果实硬度使用 GY-4 水果硬度计(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定,测定方法为葡萄果实剥皮后测定。
于 8 月 21 日、8 月 25 日测定各个处理的果实色差,每处理随机选 5 个果穗,每穗采果穗不同部位果实 4 粒测定色差,用 CR-400 手持色差计(Konica Minolta 日本)测定色泽指标 L*、a*、b*,位置为每个果实的赤道部位。果面色泽明亮度 L* 值取值范围[1,100],L* 值越大,果面亮度越高,反之则亮度越低。红绿色差指标 a* 值取值范围[-60,+60],a* 正值为红色,负值为绿色;黄蓝色差指标 b* 值取值范围 [-60,+60],b* 正值为黄色,负值为蓝色,a* 、b* 绝对值越大,颜色越深[3] 。利用 a* 和 b* 值可计算出色泽饱和度(Chroma,C*)值,C*= [ a×2+ b×2]1/2,并计算出色调角(hue angle,h°)值, h°=arctangent b*/a*。进而计算葡萄果实颜色指数(CIRG),CIRG=(180°–h°)/(L*+C*),该指数评价葡萄果实外观色泽的标准为:CIRG<2 为黄绿,2< CIRG<4 为粉红,46 为蓝黑色[4]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材质与颜色果袋的透光率
由表 1 可知,不同材质与颜色果袋的透光率差异极大,其中透光率最高的为全透明组,与半透明处理中同材质的一面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渐变蓝、全绿透光率最低,2 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白纸袋(CK)与黑网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
调查中发现,在不摘果袋的情况下,半透明果袋其透光率较差的纸面一侧,果实着色显著慢于透光率好的塑料膜一侧。但从图 4 可以看出,透光率低的渐变蓝、渐变绿、全绿纸果袋在未摘袋条件下果实着色均表现不佳,但黑网果袋在未摘袋条件下果实着色情况则显著高于全绿和渐变绿果袋,说明影响果实着色的不仅是果袋的透光率,还与果袋的材质、颜色相关。
2.2 不同材质与颜色果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从图 1 可以看出,使用不同颜色与材质的果袋会影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未摘袋的情况下,8 月 17 日,各处理中以渐变绿、白网、白纸袋(CK)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且无显著差异,渐变蓝、全绿、全透明、半透明、黑网均与白纸袋(CK)间存在显著差异;8 月 21 日,各处理渐变蓝、全透明、半透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其中全透明提升最为明显,与白纸袋(CK)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已无显著差异。8 月 25 日,摘袋后 4 日,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从图 1 还可以看出,白网与白纸袋(CK)摘袋与否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全透明与白纸袋(CK)在前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得较慢,但后期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显著差异,套袋与摘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而使用渐变蓝、渐变绿、全绿、黑网套袋在未摘袋情况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其中渐变蓝、全绿、黑网未摘袋时均显著低于白纸袋(CK)。摘袋 4 日后,各处理果实品质与 CK 一致,说明使用渐变蓝、全绿、黑网套袋对推迟果实成熟期有显著效果,且不会造成果实品质下降。
2.3 不同材质与颜色果袋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从图 2 可看出,不同处理可滴定酸波动较大,摘袋后除半透明处理外均有一定程度上升。说明不同材质与颜色果袋套袋处理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2.4 不同材质与颜色果袋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从图 3 可以看出,不同材质与颜色果袋处理的果实硬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摘袋 4d 后,各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黑网处理硬度最高,除渐变蓝之外的其他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白网最低,与黑网、渐变蓝、白纸袋(CK)之间差异显著。
2.5 不同材质与颜色果袋对果实色差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未摘袋时代表果面亮度的果实 L* 值以渐变绿最高,全绿次之,渐变蓝再次之,3 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白纸袋(CK)间存在显著差异;全透明 L* 值最低,与白网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白纸袋(CK)间存在显著差异。摘袋后 L* 值以全绿最高,黑网次之,2 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未摘袋时,果实红绿色差指标 a* 值以全透明最高,与白网、黑网、半透明、白纸袋(CK)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以全绿最低,与渐变蓝、渐变绿之间无显著差异。摘袋后,以全透明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未摘袋时,代表黄蓝色差指标 b* 值以全绿最高,与白纸袋(CK)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渐变蓝、渐变绿之间无显著差异;全透明 b* 值最低,与白网、半透明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摘袋后,b* 值以黑网最高,与全绿、白纸袋(CK)、白网之间无显著差异;以渐变蓝最低,与渐变绿、半透明、全透明之间无显著差异。
从图 4 可以看出,葡萄果实颜色指数(CIRG)不同处理差异较大,除全透明、白网、黑网外,其他处理摘袋前后均存在显著差异。摘袋前以全绿、渐变绿着色最差,均为粉红偏绿色,2 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白纸袋(CK)间存在显著差异;全透明着色最佳,白网次之,均为深红色,2 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白纸袋(CK)间存在显著差异。摘袋后,全绿着色最差,黑网次之,2 个处理的 CIRG 均低于 5,为红色;其他处理的 CIRG 值均在 5~6 之间,为深红色,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3 结语
套袋可以显著降低葡萄果实的发病率,减少裂果现象,并显著减少果实机械损伤,但对果实内在品质没有提高[1] 。大棚避雨栽培可有效减少雨水进入,减少病虫害的侵染几率,也相对减少机械损伤。因此,大棚栽培环境下,在减少发病率、机械损伤等方面套袋已非必要手段,且由于大棚内温度变化剧烈,套袋果易发生日灼、漏袋等问题,葡萄套袋的目的不宜仅仅局限于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其传统套袋模式经济效益减弱。现代社会消费者对果色、成熟期、硬度等差异化的需求增加。因此,通过不同材质、颜色果袋套袋,从而对葡萄成熟期、内外品质等加以调控,是在不改变栽培品种的情况下,最为经济的方式。本次研究发现,各种材质和颜色的果袋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果面光洁、果粉保持良好;白色防虫网果袋透光率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着色好,且不易形成日灼、漏袋等问题,果实硬度较低,该材质果袋具有常规套袋的优点的同时,具有便于观察果实成熟度、果袋可重复利用等优点,但由于其材质不能避雨,仅适宜在避雨设施内使用。渐变蓝纸果袋、渐变绿纸果袋、全绿纸果袋、黑色防虫网果袋在推迟果实成熟期方面效果显著;摘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在 4d 后可恢复正常水平,其中全绿纸果袋、黑色防虫网果袋果实着色水平恢复需要较长时间;黑色防虫网果袋的果实硬度较常规套袋要高。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