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猕猴桃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20-09-19
简要:摘要:猕猴桃作为一种常见水果,含有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能有效保护身体免于或减轻因氧化而引起的损伤。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猕猴桃的抗坏血酸、黄酮、酚类物质和原花青

  摘要:猕猴桃作为一种常见水果,含有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能有效保护身体免于或减轻因氧化而引起的损伤。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猕猴桃的抗坏血酸、黄酮、酚类物质和原花青素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研究方向。

农技服务

  本文源自农技服务,2020,37(09):6-9.《农技服务》杂志主管主办: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技服务》杂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4-8421,国内统一刊号:CN52-1058/S,邮发代号:66-29。《农技服务》杂志是广大农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农业管理者科技成果发表、获取先进农业技术知识、了解农业政策和市场信息的优秀载体。该刊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期刊”称号,在贵州省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中获第一名。为了提高办刊质量,并解决作者发表科研成果所需,我刊特邀请您和您的同事投稿。

  猕猴桃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猕猴桃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抗坏血酸、酚类物质、黄酮和原花青素等多种对抗氧化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赋予猕猴桃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帮助消化、预防慢性便秘、止渴利尿和保护心脏等作用[1]。

  自由基是机体受到氧化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氧化性的有毒化学物质,其直接损伤细胞和机体的整个组织,并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严重。自由基将加速衰老、引起心血管异常、血管动脉发生硬化以及炎症等病状[2]。因此,以平衡机体细胞氧化还原系统为目的的抗氧化已经广泛应用到食品、药品中。已有相关研究证明,在众多水果中,人体吸收利用猕猴桃抗氧化物质的效率比其他水果高[3],因而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前景。

  1、猕猴桃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猕猴桃中含有的抗坏血酸、黄酮、多酚以及原花青素等均有显著抗氧化能力[4]。近年来,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评价已成为研究热点。

  1.1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C6H8O6)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人体中的利用率可达94%[5],对自由基有极强的清除效果,但人体缺乏合成抗坏血酸相应的酶,因此只能从外部摄取。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均含有丰富的抗坏血酸,在猕猴桃中的含量尤为突出,素有维生素C之冠的美誉。在血清脂蛋白氧化的抗氧化剂临床试验中发现,抗坏血酸可以保护低密度脂蛋白(LDL),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6]和癌症的发病率[7]。此外,其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坏血症、防心脏病、保护牙齿和牙龈等多种功能[8,9,10,11,12,13]。

  1.1.1抗坏血酸的提取工艺

  提取猕猴桃抗坏血酸常用方法有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法。在浸提法提取抗坏血酸的试验中,唐功等[14]以三氯乙酸、草酸、盐酸+草酸混合溶液3种提取剂对猕猴桃抗坏血酸的提取量进行了对比;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抗坏血酸的试验中,一般采用盐酸和乙醇作为提取剂对猕猴桃抗坏血酸进行提取试验[15,16]。由表1可见,采用浸提法时,使用2%草酸+10%盐酸混合液作为提取剂,可以获得最佳的提取效果,猕猴桃抗坏血酸提取量为78.73mg/100g;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抗坏血酸的试验中,盐酸作为提取剂,猕猴桃抗坏血酸的提取量高达140.15mg/100g;而用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猕猴桃抗坏血酸的量为78.71mg/100g。因此,在对猕猴桃抗坏血酸的提取工艺上,采用以盐酸为提取剂的超声波辅助法可达最佳提取效果。

  1.1.2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活性

  抗坏血酸是猕猴桃发挥抗氧化活性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17],能有效清除活性氧和氮种类如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二氧化氮和硝氧自由基[18]。目前,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猕猴桃抗坏血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是0.0039mg/mL,ABTS清除率的IC50是0.0505mg/mL,当抗坏血酸浓度在2.0~4.0mg/mL时可100%清除超氧自由基[16];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IC50为1.52mg/mL,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1.51mg/mL[19];并且,根据陈霞等[20]在大鼠身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能有效降低丙二醛(MDA),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数量增加,保护肝脏不受酒精引起的过氧化损害。可见,抗坏血酸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

  表1不同提取方式提取抗坏血酸的效果

  1.2黄酮

  黄酮(C15H10O2)是由碳原子连接2个含有酚羟基的苯环而形成的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已有相关研究证明,黄酮具有抗油脂过氧化、抗病毒、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功效[21],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已经应用于食品、药品中。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报道猕猴桃黄酮的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

  1.2.1黄酮的提取工艺

  由于黄酮结构以及存在形式的不同,不同的黄酮甙元化合物的活性和溶解度之间也有显著差异,一般情况下游离的甙元易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及一些稀碱性的溶液中。目前,黄酮的提取工艺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刘长江等[22]利用乙醇为提取剂的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猕猴桃黄酮,平均提取率为0.0297%;王菲等[23]采用乙醇为提取剂的微波辅助法提取猕猴桃黄酮,平均提取量为0.322mg/g;何婷婷等[24]使用乙醇作为提取剂对猕猴桃汁中的黄酮进行提取,将多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表2),结果显示,在相同提取剂和料液比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法、浸提法、闪氏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法4种方法中微波辅助法的提取率最高,达2.98%。之后何婷婷等[24]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猕猴桃汁进行处理,微波辅助法、闪氏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法3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分别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3.7%和12.4%。因此,可以优先考虑微波辅助法进行猕猴桃黄酮的提取。

  表2不同提取方式提取黄酮的效果

  1.2.2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黄酮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以起到清除一定自由基的能力。王菲[19]通过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4个抗氧化指标对猕猴桃中黄酮进行了抗氧化评价,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16mg/mL、7.33mg/mL、9.16mg/mL,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IC50为0.46mg/mL,而且在试验过程中还发现,猕猴桃黄酮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浓度成正相关。近年来,石浩等[25]发现黄酮能有效减少过氧化氢对HaCaT细胞产生的氧化伤害,对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表明,猕猴桃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1.3多酚

  多酚是一种由40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酚类物质,不同的结构会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主要以环状结构的形式存在于猕猴桃中。已有相关研究证明,多酚是猕猴桃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效果。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消化不良、抑制糖尿病、抑制衰老、抗动脉慢性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抗过敏引发的皮肤炎、预防阿尔兹海默症、预防肿瘤等[26,27]。

  1.3.1多酚的提取工艺

  多酚由羟基化合物构成,其化学结构决定了可与多种溶剂相溶。周跃勇等[28]利用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溶剂进行猕猴桃多酚提取对比试验显示,丙酮的提取效果最好,达78.3mg/100mL;卜凡琼等[16]确定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法进行了猕猴桃多酚的提取试验,提取量为12.3mg/100mL;张驰松等[29]使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猕猴桃多酚,提取量为28.2mg/100mL(表3)。经过数据对比得知,在以丙酮为提取剂的浸提法、以乙醇为提取剂的超声波辅助法和微波辅助法的3种提取方法中,使用丙酮溶液作为提取剂的浸提法提取量最大,达78.3mg/100mL,而微波辅助法的提取时间最短,效率最高,但提取效果欠佳。

  表3不同提取方式提取多酚的效果

  1.3.2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多酚是得到广泛认同的有机抗氧化剂,其可提供出氢原子或电子,与金属离子进行螯合[31,32]。卜凡琼等[16]研究发现,猕猴桃多酚清除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4386mg/mL、0.0035mg/mL和0.0433mg/mL。另有相关研究表明,猕猴桃多酚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IC50值分别为6.61mg/mL和251.87mg/mL,并且猕猴桃多酚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60Coγ射线对小鼠造成的氧化损伤[27]。说明,猕猴桃多酚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较强抗氧化效果。

  1.4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是由数量不同的表儿茶素或儿茶素组成,主要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作为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应用广泛[33]。此外,有临床研究显示,原花青素可以起到保护血管[34]、减少类似骨质疏松的症状、保护皮肤和减少肾结石等作用[35]。

  1.4.1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因对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相关文献偏少,目前仅石浩等[37]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猕猴桃原花青素进行了提取,即以70%乙醇作为提取剂对猕猴桃果实干燥粉进行超声提取,再加入体积比为1∶4的正丁醇-氯仿溶液,体积为乙醇提取液的1/3,充分混匀后静置15min,去除变形蛋白质等杂质,经过洗脱、干燥得到纯度为82.36%的原花青素粉末。

  1.4.2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

  原花青素因其单体的聚合数量和方式的不同,导致其功能和活性出现差异。关于猕猴桃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面鲜有报道,猕猴桃原花青素可以保护HaCat细胞免受过氧化氢的氧化伤害[36]。另有其他原花青素的研究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83mg/mL和0.054mg/mL[37];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为0.474mg/mL[38];原花青素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有较好的抑制效果[39]。因此,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

  2、展望

  猕猴桃含有多糖、三萜及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抗坏血酸、黄酮、多酚和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和抗氧化能力评价均有相关研究。在提取工艺方面,猕猴桃黄酮的提取工艺种类繁多,猕猴桃抗坏血酸和多酚次之;猕猴桃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较少;因而应进一步探讨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方法。在抗氧化性方面,抗坏血酸和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较强,黄酮和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相对次之。猕猴桃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相关研究偏少,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有待于对其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世珍.中华猕猴桃的营养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5):48-49.

  [3]王玲,李正权.猕猴桃抗氧化物质含量最高[J].中国果业信息,2009,26(3):33.

  [4]张婷,李琛,罗安伟,等.8种猕猴桃不同组织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2016,37(19):88-93.

  [5]陈清硕.水果之王———猕猴桃[J].世界农业,1998(4):31.

  [13]杜毅,孙传化.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6):749.

  [14]唐功,杨肖,黄小蓉,等.猕猴桃中维生素C提取工艺条件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3):34-38.

  [15]李宁,李舒雯,蒋思清,等.正交试验优化野生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提取工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11):223-225.

  [16]卜凡琼,代雨婷,冯武,等.徐香猕猴桃多酚抗氧化特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38(1):112-118.

  [17]赵莹.猕猴桃叶总黄酮的提取与纯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19]王菲.软枣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1.

  [20]陈霞,张锐,胡锴,等.野生猕猴桃与维生素C对大鼠酒精性肝脑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J].现代食品科技,2018,34(4):6-10.

  [21]陈晓慧,徐雅琴.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工程,2006(3):12-14.

  [22]刘长江,王菲,栾云峰,等.软枣猕猴桃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条件优化[J].食品科学,2011,32(14):100-102.

  [23]王菲,栾云峰,刘长江,等.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软枣猕猴桃黄酮[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9):6-10.

  [24]何婷婷,柴军红,金志民,等.软枣猕猴桃多糖、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活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1):199-201.

  [25]石浩,王仁才,吴小燕,等.软枣猕猴桃黄酮对过氧化氢诱导HaCa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食品科学,2018,39(13):229-234.

  [27]左丽丽.狗枣猕猴桃多酚的抗氧化与抗肿瘤效应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8]周跃勇,王岸娜,吴立根.从猕猴桃中提取多酚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3):56-60.

  [29]张驰松,张驰翔,郑旗,等.面法优化微波提取猕猴桃总多酚工艺[J].食品安全导刊,2015(26):74-75.

  [30]陈玉清,金沈雄,诸萍,等.丙酮氰醇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J].劳动医学,1999(4):223-225.

  [33]赵平,张月萍,刘俊英,等.原花青素分级分离[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6):75-79.

  [35]范明远,叶音.体内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4):303-305.

  [36]石浩,王仁才,庞立,等.软枣猕猴桃原花青素对H2O2诱导细胞损伤的预保护作用[J].现代食品科技,2019,35(1):1-8,88.

  [37]黄尚荣.龙眼皮渣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及其活性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14.

  [38]陈月英,王彦平,孙瑞琳,等.葡萄皮渣原花青素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6(11):123-126.

  [39]禹华娟,孙智达,谢笔钧.莲原花青素在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0):2132-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