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农业水平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我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并查阅相关资料,介绍该县概况;分析小型水利工程改造与提升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目前我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概况;必要性;小型水利工程;改造与提升;建议和措施
《地下水》杂志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察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也是目前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一、概况
(一)地理位置
无为县地处皖中,南濒长江,北依巢湖。全县地形较为复杂,总的地形趋势是东南低、西北高,东南沿江一带系圩洲区,西北、西南为丘陵山区。所谓“水聚东南,山环西北”,是无为县地貌的基本特征。大体可分为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平原区又可分为:低圩、洲地、平畈。低圩平原以县境东部圩区为主,沿西河延伸到县境西部。一般高程在海拔10米左右,水网发达,面积9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6%。多为潜育型水稻。土壤含砂量高,土质疏松肥沃,以旱作为主。低岗平畈处于县境中部,既有低岗、残丘,又有平畈、田园。高程一般在海拔12~14米。面积52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8%。地势起伏,土壤肥沃,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以潴育型和侧漂型水稻土为主。
(二)水文气象
无为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严寒期较短。由于冷暖气团活动和交锋频繁,降雨年际和年内分配悬殊。据统计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12029mm。降雨量最大年份为1991年,降雨量为1986mm,最小为1978年,降雨量为672mm,两者相差3倍。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中,汛期5~9月份降雨量在700mm以上,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而汛期降雨中,成灾的暴雨多发生于6月下旬~7月中旬,此间多年平均降雨量约250mm。降雨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匀,是造成该地区涝、旱灾害频繁的主要成因。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县农田水利设施主要问题表现为:农田排灌系统不完善,部分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沟渠普遍存在淤积现象,农田排灌标准不高。为此我县近几年来实施了很多小型水利工程改造与提升项目,如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灌区、八小工程等项目。
三、存在的問题
(一)设计阶段
由于项目规模较小,大部分勘测设计费都低于五万元,可直接委托,导致设计单位良莠不齐,设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加之很多设计单位对我县的地质条件及水文气象并不了解,故初步设计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施工图的绘制水平参差不齐、施工图不够详尽、设计深度精度不够、工程概算粗糙和校对、审核、审批工作不完善等许多问题:如东南圩洲区沟渠整治中边坡及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设计坡度1∶1.5,而东南圩洲区区内土层属第四系长江冲洪积地层,以粉质壤土、粉砂为主的松软土,且含水量较高,边坡达不到1∶3施工难度大,且易造成滑坡、塌陷;山丘区的抗旱渠道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设计过厚,标准过高;更有甚者没有实地勘测或根本没有勘测,导致箱涵主体长度比堤防有效长度短等诸多问题。
(二)施工阶段
(1)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相当多管理单位对人员技术培训不够重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偏低,不能很好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规范管理,对工程前期、筹划工作重视不够,很难对全过程实现全方位、高质量的管理等。
(2)监理单位。由于大部分监理费比较少,各乡镇可直接委托监理单位,有很大的主观倾向性,导致监理单位良莠不齐,有很多监理单位没有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资质,监理人员东拼西凑,普遍存在工作素质和技术水平低下。作为负责工程施工“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质量、进度、费用控制,合同、信息管理,项目组织协调)的监理,自身存在这些问题,又因为勘测设计粗糙、不符合实际,需要变更的设计越来越多,必然造成工作量大、难度大、责任大、风险更大。
(3)施工单位。十万元以下的项目可直接委托,十万元至两百万元在施工企业小额库中抽取,很多施工企业中标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实施,工程施工层层分包,导致现场施工队伍能力差、水平低,很多都是没有资质的当地施工队,对施工工序一问三不知,自检自查不到位,这样的施工队伍如何能保证施工质量。
(三)检测阶段
因为工程规模小,大部分项目只有简易的混凝土检测,没有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更没有岩土、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和竣工检测。很多堤防加固和沟渠清淤质量无法保证,工程量无法准确计算,审计单位不接受三方签证的工程量,迟迟不出审计报告,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四、建议和措施
(一)设计阶段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审查,邀请水利工程规划、施工、概算等方面的专家,审查是否符合有关专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审查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的深度要求,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和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审查工程概算是否科学而准确,防止任意扩大投资规模或出现漏项,从而减少投资缺口,避免实际造价大幅度地突破概算。
(二)施工阶段
(1)建设单位。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培训,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熟悉整个施工过程,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做到全过程、全周期、全方位的项目管理。
(2)监理单位。确保监理单位必须有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资质,有专业的监理人员,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实行旁站监理,进行现场跟踪监理,以保证工程质量。
(3)施工单位。确保施工单位必须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质,严禁主体工程转包,劳务分包必须有专业的施工劳务资质,有过硬的施工队伍和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人员,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三检制”,切实做好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三)检测阶段
通过打捆招标,提高标准,确保有资质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中标,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应的质量检测知识和能力,对水利工程实体以及用于水利工程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进行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测和竣工检测。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水利工程改造与提升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合格的工程就必须要提高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质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健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和考核办法,落实质量责任制。
参考文献:
[1]无为县当地资料介绍.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