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纺织类的核心期刊论文投稿范文(两篇)

来源: 树人论文网发表时间:2017-09-28
简要:下面是两篇纺织类的核心期刊论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满族传统色彩元素在纺织品的应用,在纺织品种加入满族的各种传统色彩从而提升纺织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第二篇论文

  下面是两篇纺织类的核心期刊论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满族传统色彩元素在纺织品的应用,在纺织品种加入满族的各种传统色彩从而提升纺织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第二篇论文介绍了纺织品含油率测试标准,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对洗净羊毛、羊绒产品的含油率的影响。

纺织学报

  《满族传统色彩元素在纺织品的应用》

  摘要服饰是展示民族文化以及审美价值观的主要载体,不论是服饰图案、样式、纹样还是色彩都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我国现代纺织品领域,偏好于满族的各种传统色彩元素,将传统色彩与现代时尚工艺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纺织品的艺术性以及审美性。文章主要对满族传统色彩元素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展开研究,对其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进行探究,以此来唤起人们对我国传统色彩的关注。

  关键词满族;传统色彩;纺织品;应用

  满族作为我国清朝的统治阶级,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满族传统色彩元素逐渐被应用在现代纺织品领域,丰富了现代纺织品的艺术内涵,同时也给我国现代纺织品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说,满族传统色彩与现代工艺的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我国纺织品领域纺织设计的艺术审美性和时尚性[1]。笔者在研究满族传统色彩元素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上,先从满族传统色彩的类型、特点以及象征意义上进行阐述,然后分析该色彩在纺织品领域的实际应用,最后,深入剖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1满族传统服饰色彩

  1.1满族传统色彩的类型

  满族传统色彩可以分为两种,主要是根据阶级身份来划分,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满族百姓与统治阶级服饰使用的颜色存在较大的差异,民间服饰更倾向于白色、红色、绿色等,统治阶级更倾向于明黄色、橘黄色、蓝色、紫色,而白色、红色等一般作为辅助色存在,双方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阶级不同。

  1.2满族传统色彩的文化内涵

  满族又叫女真族,他们生活在天气严寒的北寒之地,人们为了保暖选择基本没有颜色的棉麻,所以在满族传统服饰中经常出现白镶边[2]。清朝只有皇帝才能够穿明黄色的服饰(图1a),以皇后、太后为代表的后妃一般只能穿橘黄色(图1b),皇后、太后可使用正黄色,妃以上可用橘黄色,妃以下大多使用红、白、粉红或者是紫红等颜色(图1c)。皇帝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高层,帽子上缀有红缨并以宝石结顶,帽子大多应用蓝色、黄色、红色间杂而成,其他服饰则大多都是黄色打底,应用青色、红色来进行装饰(图1d),主要原因:红色代表辟邪、寓意吉祥如意,黄色代表正中央、正德、高贵等,青色或者是绿色代表庄重、威严,通过色彩能够展示出统治阶级的尊贵地位。

  皇家大臣、近亲侍卫的服饰色彩与皇帝等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皇子的服饰不能够使用明黄色,一般偏向于金黄色(图2),而亲王等的服饰色彩一般都是青、绿色、月白色,而大臣的服饰色彩则与亲王服饰又有所不同,主要是蓝色、绿色等,如图3所示。其实满族的传统色彩属于区域色彩,具有较强的个性,能够通过这些色彩将当地的生态、区域、民俗以及文化传统表现出来。综合来说,满族的传统色彩在实际应用上,强调搭配协调作用,在整体的设计上,图案色彩和服装色彩要求实现和谐之美,能够通过色彩的搭配来将民族风情和艺术特色表现出来,以此提升色彩的审美价值[3]。

  2满族传统色彩在纺织品领域的实际应用

  满族传统色彩应用在服饰设计上,通过与其他花纹、配饰的搭配等向人们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文化。满族传统色彩的搭配性很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甚至超过现代的色彩搭配,在色彩的整体应用上,呈现出浪漫、高雅、华美的格调[4]。我国传统色彩与现代颜色的应用有些许不同,在现代的纺织品领域中,出现一些迎合某些人群的口味而呈现出来的色彩,而传统民族色彩则更注重表达,真正用途在于表达一些抽象的观念和思想情感,如满族传统色彩就是在表达社会阶级差异以及不同的服饰制度,传统色彩浓厚的思想底蕴,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文化精神和独特的象征意义。

  在现代社会,满族传统色彩应用在纺织品领域上,完全打破阶级限制,在色彩的应用上要求更高,需要将色彩的艺术性以及时尚性完美结合起来。现代纺织品领域,设计师在服饰设计上,逐渐认识到“民族风”的重要性,并将自己的民族思想通过传统色彩表现出来,而满族传统色彩经常被应用在纺织品领域,设计通过各种色彩搭配以及纹样搭配,淋漓尽致地展现我国传统色彩之美。

  其中,旗袍就是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女性服装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是在满族旗装元素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要求变化而来的,本身承载着民俗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展现着时代文化。旗袍代表优雅、知性,主要展现女性的内在涵养,善解人意地裹出东方女性柔美的身体曲线,同时又含蓄地传达着女性的魅力和性感[5]。现代旗袍常用桃红、奶白、钴蓝、草绿、紫罗兰等色彩,整体上会呈现出艳丽、温和、明亮之感,经常使用红色、紫系、黄色等色系,如图4所示,很少会单纯应用暗色系的色彩,如黑色等,即使在应用黑色,也会用红色、白色等亮色来进行搭配,如图5所示[6]。

  3满族传统色彩的实际应用价值

  满族传统色彩具有较强的专制意味,在现代纺织品领域的实际应用上,逐渐改变了其专制意味。满族传统色彩元素既有汉族服饰色彩所不具备的浓郁满民族特色,又有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不可能兼备的广泛流行性,因此,在纺织品的实际应用上,满族传统色彩的应用价值在不断地提高。在现代纺织品领域中,满族服饰常见的纹样以及刺绣(龙、凤、鹤、鹿、花、草等)图案等都被大量应用,另外,满族色彩也可与现代的“中国风”服装设计有效结合起来,通过色彩的搭配能够全面提高纺织物的艺术品位。

  简单来说,满族传统色彩的应用优势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满族传统色彩具有较强的民族继承性与传承性,容易得到大众心理上的认同,同时也能够刺激消费欲望;(2)我国满族传统色彩具有较强的民族性,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向外国人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文明,这种带有浓厚中国色彩的纺织物品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3)满族传统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文化意蕴更加丰富,色彩逐渐突破传统限制,色彩的实际创新性越来越强,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高[7]。

  4结语

  满族传统服饰色彩强调色彩一致,层次分明,展现华丽与朴实的两极化。随着我国国力的日渐强盛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尤其是在现代服饰的搭配上,要求实现艺术性与时尚性的和谐统一。我国纺织品领域的纺织物等在实际设计时,应继承传统服饰设计的精华,并顺应现代时展的潮流,改进现代设计观念,创新纺织品领域的设计内涵,应用满族传统色彩来提高现代纺织品领域设计的艺术品位。

  作者:代沙日娜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纺织品含油率测试标准》

  目前国内出台的关于含油率的标准中,除了棉不做检测要求,其他都有相应的检测标准测定含油率。不同的产品标准中,含油率考核项目名称有所不同,有“残脂率”“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含油率”“乙醇萃取物”等。本文对比分析了GB/T14272—2011《羽绒服装》附录C中残脂率测定、FZ/T20018—2010《毛纺织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测定》、GB/T24252—2009《蚕丝被》附录C中填充物含油率试验方法、GB/T6504—2008《化学纤维含油率试验方法》、GB/T6977—2008《洗净羊毛乙醇萃取物、灰分、植物性杂质、总碱不溶物含量试验方法》中洗净羊毛乙醇萃取物试验方法这5种标准之间的异同点、萃取得到的油剂(脂)以及油剂(脂)的来源,并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对洗净羊毛、羊绒产品的含油率的影响。

  1标准异同点

  表1中列出了5种标准中含油率测试的主要异同点:5种标准中含油率的测试方法都采用索氏抽提法,从表中可以看出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类的萃取溶剂都是乙醚,羊绒是二氯甲烷,洗净羊毛是乙醇。由于萃取溶剂不同,回流温度也不同。另外,根据标准规定的每小时回流次数来调整回流温度,因此即使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的溶剂都采用乙醚,但是回流温度还是略有不同。5种标准的测试方法中,含油率的计算公式相似,需要注意一些细节,羊绒、蚕丝都需要测定萃取后试样干燥质量,化学纤维需要测含水率,羽毛羽绒需要做空白样,洗净羊毛需要做3次平行试验,其他都是两次。

  2萃取得到的油剂(脂)以及油剂(脂)的来源

  采用乙醚、二氯甲烷、乙醇分别作为萃取溶剂从纺织品中萃取得到的油剂(脂)列在了表2中。从表中可以看出,除羊毛制品外,化学纤维、羽绒羽毛、蚕丝都用乙醚做萃取溶剂。一般油剂都溶于乙醚,乙醚是一种沸点低,毒性较小、含有憎水基团的非极性化合物,能溶解脂溶性化合物,如油剂和粗脂肪。化学纤维中的油剂主要来源于纺丝和纺织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助剂,这些助剂可以纺织或消除静电积累,并赋予纤维柔软平滑的特性。含油率是化纤的重要指标之一,过低会导致生产过程中因摩擦产生静电,过高会影响纤维的吸湿性,纤维也易沾染灰尘。羽毛羽绒中的油脂主要来源于经过洗涤、消毒工序后残留的鸭、鹅体表油脂。若油脂过高易产生异味、滋生细菌,过低会影响羽绒外表结构,易碎而影响产品保暖性。

  蚕丝中的蛹油来自于蚕蛹,含油率高则回弹性差,也会影响吸湿透气性,产生异味[5]。由于羊属哺乳动物,存在汗腺,因此羊毛纤维中的生理性杂质主要有皮脂腺分泌的脂蜡、汗腺分泌的汗质和脱落的皮屑等。当溶剂为二氯甲烷时,只溶解脂蜡;当溶剂为乙醇时,可同时溶解脂蜡和汗质。在生羊毛线的处理过程中,将羊身上剪下来的油毛,通过洗毛机,去除脂蜡、汗质等,最后烘干,得到洗净羊毛。

  因此洗净羊毛乙醇萃取物,测得的含油率是衡量羊毛脂、汗是否被有效去除的关键,用于评价洗毛质量的好坏。在将洗净羊毛梳成条状的羊毛条过程中,会加入和毛油以赋予散纤维平滑、柔软和抗静电的特性,利于羊毛纤维顺利通过梳毛、纺纱等设备,避免产生散毛、缠绕、断头等现象,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反映的是羊绒针织品中所含的可被二氯甲烷溶剂萃取的成分,主要是生产工艺中添加的各种和毛油,如纺纱油剂、洗涤剂、柔软剂等,也含有少量的未被洗净的天然羊毛脂蜡。如果生产工艺中添加的和毛油用量不当,就会使产品的该项指标偏高,严重者出现异味,手感发黏[2]。

  3乙醇与二氯甲烷萃取效果比较

  为进一步探讨乙醇与二氯甲烷两种溶剂对羊毛产品含油率结果的影响,设计了两组试验,将一份洗净羊毛与一份羊绒产品按照FZ/T20018—2010、GB/T6977—2008分别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两种溶剂的测试结果有较大差异,其中以乙醇为萃取剂的测试结果远远大于二氯甲烷,分析原因如下:

  (1)溶剂化学极性不同。两种萃取溶剂中,二氯甲烷为中等极性溶剂,只能溶解纤维中残存的脂蜡以及生产工序中添加的和毛油等脂溶性化合物。乙醇为强极性溶剂,除能溶解脂溶性化合物,还能溶解纤维中残存的汗质等水溶性化合物。因此,乙醇的试验结果远大于二氯甲烷。

  (2)溶剂沸点的不同。常压下,乙醇的沸点为78℃,二氯甲烷40℃,因此,萃取时乙醇的提取管温度远高于二氯甲烷,而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羊毛鳞片层的打开,并能促进可萃取物质的溶解。尽管用乙醇作为萃取溶剂时得到的含油率较大,但是两种溶剂测得的含油率评价的是不同工艺指标,洗净羊毛乙醇萃取物,用于评价洗毛后羊毛脂、汗是否被有效去除。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主要反映的是生产工艺中添加的各种和毛油添加是否适量。

  4结论

  5种含油率的标准差异主要有萃取溶剂以及计算公式不同。5种含油率标准中溶剂萃取物不同:羊绒产品主要是和毛油;化学纤维主要是助剂;洗净羊毛主要是脂蜡和汗质;羽绒羽毛主要是鸭、鹅体表油脂;蚕丝主要是蛹油。含油率结果大小与溶剂的极性大小和沸点高低正相关,即溶剂的极性越大,沸点越高,其含油率越大。

  参考文献:

  [1]李建峰,唐振华,陈绍华,等.纺织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福建轻纺,2010(12):40-42.

  [2]杨爱景,王金城.羊绒针织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质量控制[J].中国纤检,2008(8):52-53.

  [3]蒋洁蓉,刘娟,茅沈杰.羊毛被不同标准含油率指标和测试方法的比较[J].上海毛麻科技,2013,41(11):50-52.

  [4]林丽云.羽毛羽绒残脂率测定过程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纤检,2015(3):71-73.

  [5]李兵,盛家镛,史常春,等.家蚕丝绵含油率测定方法的研究[J].丝绸,2008(4):46-47.

  作者:包海峰 庄园园 杨沁睿 管诗嘉 林圣光

  推荐阅读:《纺织学报》创刊于1979年,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0253-9721,国内统一刊号:CN 11-5167/TS。主要报道国内外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