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02年中国电影院线制开始运行,至今已有20年,院线制改革激活了中国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国有院线既是中国电影院线的奠基者,也是中流砥柱。国有院线在院线制改革中进行现代企业改制,既有锐意改革的成就,也有转型的阵痛。国有院线所产出的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相比民营院线而言,国有院线存在着市场话语权式微的情况。本文通过梳理院线制改革背景下国有院线的发展,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院线制改革 国有院线 市场话语权 下属影院
2001年底,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出台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标志着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正式开启,院线制运行自2002年至今已历20年。回顾20年院线制改革,中国电影市场从2002年的年度票房9亿元到2019年的642. 66亿元,电影票房增长了70倍;从市场规模来看,银幕数从2002年的1845块到2021年的82248块,就观影人次而言, 2002年观影人次为1. 5亿次, 2019年为17. 21亿次,增长超过10倍[1]。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院线制改革极大地拉动了中国电影的高速增长,成就了中国电影的奇迹。
一、院线制改革政策及发展阶段梳理
中国最早的院线雏形出现在上海,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上海在1996年就拥有了两条院线,一条是上海电影公司的上海永乐电影院线,另一条是依托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上海东方院线。2000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行院线制,促进跨地区经营”,并且允许境外资本和非国有资本进入電影院线的创建。2001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又印发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提出“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推进院线组建”,并且首次明确院线的职能为“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同时以政策为工具,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敦促各省市电影公司必须参与改革,在2002年6月1日前组成院线。由此, 2002年6月1日,正式确立了院线为放映市场主体,彻底突破了原来按照行政区划的三层级发行体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院线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院线整合,扩大院线规模,以资产或契约形式紧密联结”。2008年12月,国家电影局出台的《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指导性意见》首次对市场中充满争议的分账做出了规定,制片方的分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3%,影院一般不超过50%,院线的分账空间为7%。2018年12月,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在院线制实行17年后首次明文规定了院线退出机制,为院线整合确立了政策引导。2021年11月,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为中国电影院线的未来发展指定了方向:支持院线公司并购重组,推动资产联结型院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对不符合现行准入条件的院线实行退出,显著提高产业集中度。
回首20年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政府不断转变职能,从“划桨者”到“舵手”,逐步将部分权力下放到市场,激发市场活力。根据2002—2021年的票房、影院和银幕的增长特点,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可将院线制改革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市场磨合期(2002年—2004年),这一时期的电影票房从9亿到15亿,影院数从1024家到1188家,银幕数从1845块到2396块。2002年中信文化传媒组建了第一条行业外资本院线“世纪环球”,至2004年末,包含2002年由各省市电影公司组建的35条院线在内,全国总共有36条院线。2002年到2003年间,影院增长和银幕增长速率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分别为2. 05%和5. 85%[5],直到2004年,票房、影院和银幕数出现明显增长,表明院线制在实行之初经历了一个市场磨合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稳步提升期(2005年—2009年),以2005年万达组建电影院线为拐点,带动了院线产业的鲶鱼效应,万达凭借资本联结的优势从2005年的第七跃至2009年的第一。同时,从2005年至2007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重组与整合,来自不同行业背景的多元资本主体如万达、金逸、横店、时代华夏今典、大地等开始探索院线品牌的建设。这五年里,票房、影院和银幕都在稳步提升,平均年度票房增长率为32. 62%,平均年度影院数增长率为7. 19%,平均年度银幕数增长率为14. 55%,这一阶段的兼并、重组与整合为后续的院线发展与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为快速扩张期(2010年—2016年),这一阶段院线纷纷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域,加快影院建设,院线放映也完成了以数字放映取代胶片放映,院线所占市场份额逐渐两极分化。在这七年间,票房、影院和银幕数都快速扩张,繁荣增长,平均年度票房增长率为34. 61%,平均年度影院数增长率为27. 39%,平均年度银幕数增长率为34. 71%,这一阶段院线市场竞争白热化,头部院线增长迅速,中小规模院线开始出现生存危机。
第四个阶段为市场调整期(2017年至今),这一阶段市场逐渐规范,院线格局基本确立,集中度不断升高。单银幕收入连年下跌,观影人次增长跟不上银幕增长,院线经营压力增大。从2017年至 2019年,票房、影院和银幕数均放缓了增速,平均年度票房增长率为9. 36%,平均年度影院数增长率为10. 63%,平均年度银幕数增长率为24. 32%。由于疫情影响, 2020年票房和观影人次分别下降为204. 17亿元和5. 49亿人次[6], 2021年由于国家疫情防控初见成效,票房和观影人次恢复到472. 58亿元和9. 88亿人次[7]。这一阶段出现的明显特点是互联网资本的介入,院线由粗放式发展转向集约化,低效率的小规模院线亟待整合。
推荐阅读:国外出版经济学专著流程
论文指导 >
SCI期刊推荐 >
论文常见问题 >
SCI常见问题 >